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形象塑造与湖湘文化创新的研究,对当今的湖湘文化的转型、改变人们心目中的湖南印象进而促进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南的历史形象有一个显晦反复的过程.晚清以来,湖湘人才崛起.至新中国成立,湖湘文化如日中天.湖湘文化的创新和湖南(人)形象的改变,要走"三自"之路,即克服文化自负,进行文化自省,走向文化自觉.创造湖湘文化,可以旧瓶装新酒,转换创造,通过对文化本体的诠释,并兼容并蓄非湖湘文化优秀传统,注入适合现代后工业社会的内涵,以创新湖湘文化,契合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承担历史与时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湖湘文化渊远流长 ,对湖湘大地上一切事物均有相当影响。湖湘文化与湖南旅游之关系包括 :湖南旅游是湖湘文化新的重要载体 ,它促进了湖湘文化遗址的保护与重修 ,加快了湖湘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 ;湖湘文化则是湖南旅游的特色和出路 ,它本身即是湖南旅游的重要资源 ,是湖南旅游发展的突破口 ,同时它对于湖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形势下,湖南“湘军”足球俱乐部,必须不断总结中国足球产业发展的历史,依托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联合湖南强大的电广媒体,运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手段,走市场化的道路,做大做强“湘军”足球产业。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天地》2005,(5):70-71
祁剧,发祥于湖南祁阳,旧称祁阳戏,又称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始定名祁剧。她适应湘西南民风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代表了以祁阳为中心的湘西南千百万民众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蕴含着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是湖南现存地方剧种中最为古老、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舞台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郭沫若先生曾评价“祁剧是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周恩来总理曾指示:“要发展祁剧。”近几年来,祁阳县委、县政府按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的要求,以抢救祁剧资源、振兴祁剧艺术为己任,扶持祁剧,精心打造祁剧文化品牌。以祁剧500年庆为契机,积极拓展祁剧文化产业的经济潜能。  相似文献   

5.
湖湘财政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制度、职业道德的总和。近年湖南财政系统加强学习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但也还存在个别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高、参与意识不强以及纵向推进不深、横向发展不均等不足。应进一步把握财政文化建设规律,提高财政文化建设认识,制订财政文化建设大纲,营造和谐财政文化氛围,注重财政文化建设实效,谋求财政文化建设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多元的商业时代,近世以来湖湘文化精神中关注现实政治、讲求经世致用为人生第一要义的价值观被极大地摇撼,湖南作家的文化心态发生变化。入市,似乎是商业时代湖南作家的必然选择,而入世,这个湖南文人永恒的文化情结,则是他们入市行为的驱动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7.
湖湘文化对元代湖南散曲的影响,主要渗透在元代湖南散曲的创作主体和客体中,具体表现在元代湖南散曲作家、元代湖南散曲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以及创作诸方面。本文在概括列举这种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作结:元代湖南散曲,是在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繁荣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湖南自古不乏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用她特殊的文化元素,铸就出了湖湘大地上一座座不朽的历史文化名胜。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享有“千年学府”盛誉的岳麓书院;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24日,在湖湘商文化品牌活动“湖湘本土财富峰会”的第二届会场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中心掌门人王建国教授语出惊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一传统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屈原、贾谊的忧国忧民思想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宋代湖湘文化形成时期,湖湘学子积极参加抗金抗元斗争,表现了反抗外族入侵的民族精神;近代湖湘学子尤为重视经世致用,主张学习外国长处,抵御外敌侵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体现了湖湘文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璀璨的湖湘文化在历史孕育中熠熠生辉,成为杰出的地域文化代表。这里曾有过仁人志士的慷慨奋进,也有无声无息间缓慢流转的民俗血脉。当代高职院校以特有的教学地位,可以承担其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将湖湘文化发扬光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命的理论教学系统,具有实践感知精神的“开放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及面向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启发机制,促使学生将古老的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奏响,进而圆满完成高职院校弘扬本地文化和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湖南中小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一大批中小企业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湖南中小企业文化深受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等特质影响,但也存在受企业主影响大、功利性强、缺乏深厚文化积淀等不足。文化强省背景下,湖南中小企业文化发展,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注重企业文化提炼与实践,重视大型民营企业优秀文化的学习,创建特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湖南省把本土文化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呈现了可喜态势.湖湘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厚,按照温总理在全国十一届人大会上讲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湖南要实施"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1号省之目标,依笔者之浅见,湖湘文化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在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落实发展对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湖湘红色文化是三湘大地各族人民优秀传统、崇高精神的智慧成果。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其拥有了独特的地方性、坚定的革命性、内在精神的传承性等优秀特质。湖湘红色廉洁文化具有巨大的现实主义教育价值,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现代高职教育思政课程内在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湖湘红色廉洁文化深层育人、育德教育的价值,借助高职思政课堂引领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文章对湖湘廉洁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将其有效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提出加强湖湘红色廉洁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课堂融合、加强湖湘红色廉洁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实践融合等对策,使其共同构筑立德树人之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眼于湖南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传承,更致力于对湖南旅游文化的建设,确定了该课程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分项目标,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湖湘大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熟悉并掌握旅游从业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大力培养熟悉本土文化的旅游从业人才,真正做到旅游与文化相结合,使我省的旅游真正绽放出独有的文化气蕴。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湖湘文化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以政治作为人生第一要义”,这是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使然。而当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渐渐远去,特别是当发展经济成为当今最大的政治诉求时,湖湘文化如果仍然沿袭以往政治上的“路径依赖”,是不可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形势要求我们,时代呼唤我们,素以推动历史为己任,以政治业绩为荣光的湖南人,务必尽快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将文化心理从传统的政治至上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将今天的经济业绩视为昔日政治业绩的承续,把今日的经济精神作为昨天政治精神的弘扬。如是,既能一脉相承,也能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中部崛起和中华民族新世纪腾飞的征程中,重振湖湘雄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湖湘稻作文化起源、炎帝和舜帝的民本思想、古代凤凰图案的和谐理念以及湖南民俗文化和山水文化积淀等几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哲学的认识基础和文化基础,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萌芽于湖南远古稻作文化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刊8月记事     
《企业家天地》2006,(7):5-5
1日,本刊按照湖南省期刊协会《关于开展文化援藏活动的通知》要求,将援藏的第一笔捐款汇至西藏山南地区。这次文化援藏活动,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援藏工作的有关精神,响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号召,促进西藏文化建设,加强湖湘文化和西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27日下午,学院在南校区隆重举行迎新年暨第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成果荟萃演出活动。院领导与各校区千余名师生共聚一堂,庆祝学院第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精彩落幕,并喜迎2008新年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为统领,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重点,以丰富大学文化生活和优化大学文化环境为依托,传承“博学善思,厚德自强”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史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