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币的价值     
母亲病倒了,病情比以往每次都重.她老人家快70岁了,我心里格外沉重和担忧.   一天,已经是后半夜了,母亲柔弱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赶紧爬起来快步来到母亲床前.母亲又让我把妻子也叫过来,我茫然而顺从地照办了.母亲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小小的红布包,然后慢慢地一层一层解开.里面是一些古币,有三十几个,外圆内方,青铜颜色,像出土文物.   ……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习惯     
在"瓜菜代"饿死人的年代,母亲在一个鞋底厂上班,那时我刚上小学.为了多赚点工资,母亲常把"工作"带回家,飞针走线纳鞋底.一天.我放学回到家,饿的前心贴后心.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我径直走到盛饽饽的篮子前说:"妈,我吃点东西."母亲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空空的篮子,习惯性地用针锥子拨了拨自己前额的发丝,无奈地摇摇头.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27日,清明节前一周,张大中做了件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纪念母亲王佩英. 此后,纪录片和纪实作品<我们的母亲王佩英>一度发酵,并为张大中带来荣誉和尊重. "我的创业资金是母亲拿命换来的,而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让我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张大中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我把公司卖给黄光裕以后,由企业家变成资本家了,我就有时间来完成心愿了."  相似文献   

4.
农民兄弟     
父亲去世后,我一直想把母亲的老房子装修一下,给母亲变一个环境.正好我朋友家刚装修完我去看了看工艺也还可以,我是个顶怕麻烦的人,于是干脆把这支装修队留下来,直接领到我们家,价钱也不用讲,就照朋友合同的标准来.没想到母亲说什么也不肯搬出去住,所以只好让母亲还住在家里,装修东屋就住西屋,装修西屋就住东屋地挪.  相似文献   

5.
安黎 《当代陕西》2004,(2):64-64
母亲在她56岁那年就撒手人间,留给我的是永无边际的思念和哀痛.上苍把母亲发落到世上,仿佛就是让她受罪的.生活对母亲而言,有着"不可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6.
张岩 《沪港经济》2006,(2):28-31
走进泰泓花园售房大厅,我马上就注意到了眼前这位学生模样的"女孩",身着牛仔裤、脚踏运动鞋、丝毫不着脂粉的她,就是今天女主人公的"千金之一"--方婷.之所以称为"之一",是因为她还有一个孪生姐姐.方婷从英国回国后放弃去其他大公司工作的机会,主动帮母亲打点家业,她将这种行为视为"支持母亲的具体行动":"说良心话,干这么大的事业不容易啊,我理解母亲.母亲很辛苦,做子女的应该为她分担一些.何况,我是来泰泓学习的,虽然我在国外也是学工商管理的,但实际的东西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7.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40多年前,中国还处在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然而,一位藏族青年的歌声却风靡了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8.
我和共和国同龄,1949年大军南下时母亲怀着我,挺着大肚子,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七兵团政治部文工团在隆隆的炮火声中渡过长江.母亲在刚解放不久的杭州城里生下了我,时值秋天,取名秋杭.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就读的是当地干部子弟最集中的全国重点学校杭州市安吉路小学,每个班的少年先锋中队都以烈士的名字命名,哥哥在白求恩中队,姐姐在刘胡兰中队,我在方志敏中队……可是,好景不长,生父王子辉(曾任解放军七兵团京剧团团长,时任浙江省文化局副局长)在整风“反右”中被迫害致死,母亲为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嫁给了继父.  相似文献   

9.
母亲     
澜涛 《西部人》2005,(1):28-29
母亲只有小学文化,像小镇上其他人家的主妇一样,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碌着种地、操持家务、照看孩子。凡事无争的母亲有一个特别的喜好:喜欢女孩,以至于在接连生育了三个儿子后,母亲没有尊听医生的“警告”,冒着生命危险怀上了我。当我出生后,母亲面对我这第四个男孩,掉下了泪水。无法继续生育的母亲开始给我留长发,并执拗地呼唤我为“闺女”。儿时的我并没有强烈的性别意识,并常常因为母亲的“女儿”情结而能得到三个哥哥得不到的零食和新衣服。但随着夏季的到来,一头长发就成为我比其他男孩子更容易出汗的烦恼之根。父亲几次劝说母亲…  相似文献   

10.
"1929年秋天,我母亲怀我的时候正赶上股票市场崩溃,"巴菲特这样说道."我非常喜欢1929年,因为那是我生命开始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熊怡 《今日重庆》2006,(6):26-26
今年2月17日,武隆县仙女山下起去年冬天以来最大的一场雪.然而,对仙女山镇石梁子村的传国兴、陈开侯两家人来说,心却暖洋洋的.这天,他们的“远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原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同志从北京捎来问候.  相似文献   

12.
田书立 《魅力中国》2014,(8):114-114,117
今年是母亲去世的23个年头,也是母亲诞辰85周年。我记不清母亲的生辰,母亲自己也记不清她的生日。母亲6岁时就已失去双亲,靠比她年长8岁的兄长(我的舅舅)抚养成人,这些是在我母亲去世多年后舅舅告诉我的,之前我不清楚母亲成长的生活背景。这些年,我目睹女儿一天天长大,已满二十岁的女儿还被父母含在嘴里,捧在手上,受到父母的关爱,仍在享受着家庭的幸福与温馨,我无法想象母亲年少时是怎样度过了那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3.
母亲今年已86岁,耳朵有点儿背了,母亲的脚是小脚,住上楼房后,母亲考虑到自己上楼下楼不方便,很少下楼。我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寂寞,总跟母亲说:您不是爱听收音机爱看电视吗,您随便看哪个。母亲总是笑眯眯地说:儿子,我不用你们管,我自己会安排。我会看护好这个家。  相似文献   

14.
剑南春之恋     
初识剑南春是24年前的事了.   那年夏天,我以学校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在乡亲们眼里,这是了不起的一件大事.亲朋们为我高兴,教我学业的老师们为我高兴.我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我与母亲一起到学校去感谢我的恩师.说是感谢,也仅仅是从自家的菜地里摘了点瓜果什么的.从乡村的深处到小镇的学校有十余华里,路上,母亲给我聊起了老师和亲戚们对我们家的好.我知道,我的成长过程并不顺利,小时候常生病,后又经过多次转学,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拥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  相似文献   

15.
过年     
若若 《中国西部》2014,(2):150-151
<正>小时候,我盼望过年。那时,我对过年的远近是看母亲做鞋的程度。每天吃过晚饭,哥哥姐姐围着煤油灯写作业,母亲就坐在旁边的小凳上纳鞋底。我问母亲什么时候可以穿新鞋。母亲说过年的时候。晚上睡觉,我就梦见自己穿着崭新的布鞋过年了。母亲始剪鞋帮的时候,我知道离过年已经不远了。母亲先用牛皮纸剪出鞋帮的样式,然后比着纸样把刷上浆糊的布粘上去,晾干后疏地绗几下,便用锥子和勾针将鞋帮与鞋底上起来。  相似文献   

16.
这几日,我的心绪烦乱极了。看着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的心痛如刀绞。父亲去世已有半年多了,和父亲相伴近30年的母亲从此再没露过一丝笑容。我非常爱父亲,也深知父母在风风雨雨几十年中的相濡以沫、恩恩爱爱。因此在父亲去世后的这些日子里,我总是小心地绕过父亲的话题,深恐哪个不经意的字眼会碰破母亲心灵的创口,希望时间能慢慢减轻她无言的疼痛。然而,母亲与我交谈得也越来越少了,下班后,她总爱独自呆在卧室里,默默地缅怀过去。“这样下去,她挺不了多久的!”母亲的老友常常焦急地提醒我。谁来助我替母亲挣脱她无尽的痛苦?我心烦…  相似文献   

17.
那天很偶然,没有丝毫的准备--母亲和我,在冬日的午后,在老家的门口,不着边际地扯起了家常。 阳光很好,沐浴着大病初愈的母亲,也抚摸着和母亲对面而坐的我。母亲极少有闲着的时候,病刚好,又替我们纳起了鞋底。她说趁这两年还能动动,纳一双是一双吧。厚实的千层底在母亲牵针引线时"嗞嗞"作响。母亲感叹地说,真快,一晃你女儿都这么大了。我附和着母亲感慨。  相似文献   

18.
母亲     
站在母亲的墓碑前,只有独处,才能浮想联翩. 我用心灵与母亲对话. 我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是事后了.在生命最后的那一刻,她用尽全身的力气想张开嘴,我以为她是在用力喘气,所以让护士把氧气开大--已经是最大了.我相信她想说些什么.几个月以来,她说话已经很不清楚了,还在模模糊糊说着子女.她操惯了心,事事都放心不下,就连别人下厨房都要走到跟前叮嘱:米饭要放多少水,炒菜的调料要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其实,能下厨房的都有两手,谁还不知道这些.  相似文献   

19.
奔走积石峡     
梅生 《中国西部》2004,(5):84-90
焦渴的群山和悠闲的白云构成一幅幅荒蛮苍远的初冬画面,黄河五峡,罗列在青海和甘肃之间,刚刚从阿尼玛卿雪山流下来的黄河还没有被泥沙染黄,清如冷月,如高原雪峰下十六七岁的藏族少女.说不清楚理由,我偏爱这段黄河,黄河走到兰州就已经作了母亲,我的心却悬系在黄河还没做母亲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犁田的母亲     
<正>前天晚上,接到母亲电话。母亲问:"星期天你有没有时间回来一趟。"我略作考虑后说:"可能没有。"母亲又说:"过几天是欣儿的生日,我准备了一只鸡,本来准备送过来的,可由于这几天秋种比较忙,不能过来。如果你有时间,就回来一趟。"星期天上午九点多,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父亲,我问母亲在家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