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金融·钱币研究>2000年第6期刊发张凤坤先生<也说大观通宝平钱版别>一文,……是据一般的"广穿"大观通宝平钱穿径最大不超过6.6CM…….笔者再翻旧藏,找出一枚大观通宝平钱,该钱径2.45,面穿0.68,背穿0.58,厚0.17CM,重4克(见图).该钱钱文俊秀纤细,铸造规整,特别是"通"字犹狭短.所袁林先生等著<大观通宝平钱刍议>一文(见<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3年第12期)9,小通版类:<大全>中的"小字广穿"版(图38)……钱文"通"字、"观"字犹显狭小,故名.这类钱边缘一般较宽,制作虽多有不精整,但钱肉较厚,重量合乎常制,出于官炉所铸无疑.  相似文献   

2.
(一)"万历·通宝"异面钱 "万历·通宝"异面钱是指:一面上下"万历"另一面左右"通宝"之钱,其图见<历代古钱图说>一百六十二页,标价大洋"五元"(图一).此钱可疑,值得研究. 戴葆庭遗著<(历代古钱图说)校正>一文,对此钱未作校正;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对此钱未作批注,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钱币研究>第二期刊载邬纪宝同志的大作<两枚开元通宝"开裆元"版别钱>,将元字的第二笔定为"开裆元",并且定为一种新版式.  相似文献   

4.
1999年3月<杭州钱币>刊有笔者<"开元通宝"背涡纹钱>一文,文中介绍说: "1994年我县高阳桥出土一罐古钱,以开元钱为多,下限为会昌开元,其中有枚开元钱背有'涡'纹,该钱直径2.44、穿6.5、厚0.17(厘米)、重3.8克.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货币的失蜡法铸造工艺,早在唐人郑虔<会粹>一书中已有记载:"欧阳询初进蜡样之日,文德皇后掐一甲迹,故开元通宝钱上有掐文."<唐会要><通篮考异>也说:"为铸钱进蜡样."郑虔<会粹>成书之时距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不足百年,当有可信之处.  相似文献   

6.
唐朝建国后,社会趋于稳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一定发展,才开始铸造本朝钱币. <归唐书·高祖纪>载:"武德四(公元621)年秋7月丁卯,废五铢,行开元通宝."<归唐书·食货志上>载:"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珠四系积十文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  相似文献   

7.
公元618年5月,李渊废隋帝,建立唐朝,自称皇帝,建元武德,仍用隋朝旧钱.从<旧唐书·高祖记>载:"武德四年秋七月丁卯,废五铢,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青铜所铸,青铜成份为铜锡合金,但从开元成份定性可知,开元是用铅锡青铜铸成,铅多锡少,为铅锡铜三元合金.  相似文献   

8.
王军  喻战勇 《西部金融》2003,(12):61-62
乾封泉宝铸于乾封元年(666年)夏四月,高宗李治登泰山"封禅"之后,以"乾封"年号铸钱,钱文环读,与开元通宝钱同时并用,乾封泉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8个月后,即乾封二年(667年)正月,李治下诏:"高祖拨乱反正,爰创轨模.太宗立极承天,无所改作.今废旧造新,恐乖先旨.其开元通宝、宜依旧施行,为万代之法,乾封新铸钱之钱,令同储纳,更不须铸."  相似文献   

9.
<文物>2002年1期,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成都市南郊桂溪乡梓林村发掘一座唐墓,名为<成都市南郊唐代爨公墓清理简报>,经考古发掘,计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铜钱墓志等,并清理出铜钱126枚,计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两种.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期<文博>杂志刊文,1997年2月18日至5月18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为配合西安财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的基本建设,在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瓦胡同村清理古墓56座.其中,明代墓葬7座,其余均为秦藩郃阳王家族成员墓葬.在明墓M2出土随葬品主要有钱币、戒指、墓志.出土钱币4枚.开元通宝2枚.皆光背,元字首划较短,次划左挑.钱文清晰,制作精美.径2.3,郭宽0.15,穿径0.8厘米(图1).熙宁重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3.1,郭宽0.4,穿径0.85厘米(图2).弘治通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对读.径2.5,郭宽0.3,穿径0.7厘米(图3).  相似文献   

11.
篆书开元通宝钱为五代南唐中主元宗李璟时铸.陶岳<货泉录>中记有:"韩熙载上疏,请以铁为钱,其钱之大小一如唐开元通宝,文亦如之,徐铉篆其文."今但见铜钱,其钱如图.钱径25.0毫米,钱穿7毫米,钱厚1.0毫米,钱重3.5克.边廓宽阔工整,制作精好.币文婉转流丽,清秀古雅,有文质彬彬之貌.该钱有隶式对钱,始开对钱历史之先河.徐铉在南唐李璟时官至吏部尚书,精小学,工篆隶.由他篆书的开元通宝钱,为南唐所独有.睹物思人,因徐铉而又联想到了南唐后主李煜.  相似文献   

12.
唐代开元通宝中有一种文字主要特征为"元"字第一划短,"通"字走部前三笔互不相连的品类,被称为"短头元".这类开元钱铸造于初、盛唐时期,并已为诸多的考古发现纪年墓中出土钱币所证实,故又称"武德开元".从目前的考古发现与实物形制分类上分析,早期的"短头元"都为素背,而不应该出现月纹.而有些报道则往往将一些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痕迹误认作月纹,如玄宗天宝三年陕西源夫人纪年墓出土的一枚"短头元"背穿下一直横的开元通宝.①在日常清理"短头元"开元钱中,类似的发现时有所见.(见图1)月纹属于一种铸造或使用上的标记或象征,不可能没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与统一的形状,另外,还要有相同版式钱币的存在作为辅证.而这类所谓的"月纹",由于形状不统一,位置不固定,只能认为属铸造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13.
<钱币研究>(2002)10期4页刊载<唐钱重大发现:乾元通宝>一文,不要说见到"乾元通宝"真容,仅看到拓图就足够惊喜了.作者言"此钱是出土品、绝对真品,无半点伪作可能".这更使读者深信无疑.然而这枚"乾元通宝"四字乃一范孪生,"乾元宝"三字营养充足、笔划饱满,而"通"字笔划则弱不禁风?难道受过什么虐待?  相似文献   

14.
<钱币研究>2000年第2期刊王军、喻战勇先生<浅议"宣统通宝"大样钱>一文(以下简称"一文").文中关于宣统大样钱"……双点通版式单一",和"……双点通满文‘宝'字出头等"的论述,笔者对宣统钱并无专题研究,见"文中"详细介绍宣统大样钱各版式的区分,给我很大启发.我也将收集的四枚宣统大样钱逐一与"文中(图一)"进行对照,发现我的四枚钱全是双点通,其中,三枚版式与"文中(图一)"各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第10期<西安金融·钱币研究>上刊登一篇<唐钱重大发现:乾元通宝>,文章认为"乾元通宝者必是铸于代宗令乾元大小钱一当一用之后",而且还强调,"这枚乾元通宝,无论其是当时官铸或民间私铸,作为孤品,其文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实际上,乾元通宝钱不是我国唐代钱币,而是越南(安南)仿中国铸钱,国内众多越南古钱币爱好者大都清楚这一点,而且这种钱币在我国时有发现,目前亦不仅一枚.  相似文献   

16.
林染 《西部金融》2002,(9):61-62
1995年,甘肃省宁县和盛镇出土18200枚唐代罐装钱.该批钱的出土详情,已由彭凯博先生在1998年出刊的<陕西金融·钱币增刊>第26期作了详细报道.这里笔者向大家介绍彭先生文章未涉及到的两枚稀见开元钱.  相似文献   

17.
我收藏有一枚珍奇的"民国通宝"十文方孔圆钱(见拓片图),径23、穿边长6、厚1毫米,重3.5克.其"珍奇"之处在于:①方孔圆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已经行用了2000多年,通宝钱文从唐代开元通宝始兴也有千余年的历史,它是帝王年号钱币模式.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此钱成了"民国初年最后的复古钱型".奇也.②民初最后的方孔浇铸钱是"洪宪通宝"(1915~1916年),与此同期还有"福建"、"闽省""二文"方孔钱,皆采用浇铸法,但"民国通宝"却是机器制造.一珍也.  相似文献   

18.
近期拜读<钱币研究>2002年第10期林染先生大作<唐钱重大发现:乾元通宝>一文(下称林文),林文将乾元通宝说成"孤品",并定为唐铸.此论似有证据不足,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9.
看到<钱币研究>2001年第2期王泰初先生的<甘肃出土罐藏大明背帅钱议>一文,联想到我们也有此藏品,但并未引起重视,而对我们触动较大的则是今年5月份,在收到一枚大明通宝背穿上"工"及随后看到汤晔辉先生的第8期<钱币研究>发表的<双木一日永历钱及其他>一文之后,对此种钱才注意到"收集地"问题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20.
"唐国通宝"钱,是显德六年(959年),南唐中宗李璟铸币,与"开元通宝"钱并行,一文当开元钱二文.钱文有篆、隶、真书三体,均可配成对钱,开对子钱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