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红霞 《时代金融》2015,(5):257-258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地球上的资源却在日益枯竭,生态环境面临着不断地恶化和匮乏。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物流迫在眉睫,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实施绿色包装策略,政府部门应给予物流企业政策扶持,且加强法制建设,作为物流企业也应积极培训员工们要有绿色包装意识,能够对运输物品实施绿色包装,实现绿色包装标志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地球上的资源却在日益枯竭,生态环境面临着不断地恶化和匮乏。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物流迫在眉睫,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实施绿色包装策略,政府部门应给予物流企业政策扶持,且加强法制建设,作为物流企业也应积极培训员工们要有绿色包装意识,能够对运输物品实施绿色包装,实现绿色包装标志化。  相似文献   

3.
罗真  陈正林 《财政监督》2011,(11):28-30
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有必要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的物流成本考核范畴。本文剖析了绿色物流及其成本的内涵,从物流作业、物流流程、供应链物流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层次绿色物流成本的发生机制和控制途径,并结合绿色物流成本中环境成本特殊的发生机制,提出了从宏观层面上加强企业绿色物流成本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施绿色外贸战略既是顺应国际贸易的绿色化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我国的绿色外贸战略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揭示了绿色外贸的本质,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外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我国发展绿色外贸的策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施绿色外贸战略既是顺应国际贸易的绿色化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我国的绿色外贸战略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揭示了绿色外贸的本质,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外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我国发展绿色外贸的策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绿色物流是物流理念的创新,强调在物流运作中保护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下必须发展绿色物流。要解决我国绿色物流在思想观念、政策法规以及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和社会必须不断更新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加强培养现代物流人才,消除运输、仓储、加工、包装等物流活动中的非绿色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在实施绿色治理物流负外部性的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谋行为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政府规制前提下,为了激励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政府应尽量减少监督检查成本,并对负外部性比较严重的企业加以重罚,对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给予补贴,以提高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积极性;另外,在进行政府规制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增加企业寻租的成本和风险,尽量避免企业和政府合谋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物流方式能耗高、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绿色物流.然而我国现实的物流距离绿色物流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应该从政府、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绿色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实习和现念的树立等.  相似文献   

9.
李敏 《投资与合作》2011,(12):233-234
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昆山信达电子公司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将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记分卡(BSC)整合战略价值管理模型运用于其战略决策、战略执行和绩效评价的全过程,说明基于AHP的BSC和EVA整合战略价值管理能推动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1.
王营  冯佳浩 《金融研究》2022,504(6):171-188
本文以绿色债券为例,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债券能够显著提升发行主体的绿色创新水平,主要体现在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两个方面,且发行绿色债券对二者的促进作用均具有动态持续性。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债券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应不受企业产权性质和固有技术水平的影响,但相比于重污染行业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利用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的效率更高。路径分析发现,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源于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评估绿色金融试点的政策效应,并进一步考察绿色金融发挥作用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有效地降低了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政策效应显著,多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显示估计结果具有稳定性;现阶段,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工业产业绿色转型中介效应影响能源强度,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中介效应短期内尚不明显。因此,应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提升地方绿色金融实践能力,积极引导绿色资金支持能源技术创新,加快工业绿色转型,聚合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Corporate efforts in green technology improvements are critical for enhancing sustainability; consequently, how to promote green innovation has attracted scholarly atten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and how 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ratings influence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by using an independent third-party rating agency's (SynTao Green Finance) ESG ratings in China 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We find companies covered by the ESG rating agenc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green innovation output by 3.9%, mainly as an increase in green invention patents. ESG ratings' positive effects on green innovation are more pronounced for firms whose investors are less short-sighted,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firms with higher degree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Additionally, we find ESG ratings' impact can also increase the green innovation quality and synergetic green innovation. Thus, ESG ratings from third-party institution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ompanies to achieve green transformation and for emerging markets to improve ESG rat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创新基金通过支持技术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对江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基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加大创新基金财政投入力度,扩大资助覆盖面;优化创新基金运作模式,变“无偿”为“有偿”;发挥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促进多元科技融投资体系的形成;设立机会主义防范机制,提高项目验收的合格率;加强欠发达地区创新基金宣传和辅导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重点支持符合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丁杰  李仲飞  黄金波 《金融研究》2022,510(12):55-73
本文实证检验了绿色信贷政策影响重污染企业和节能环保企业绿色创新的不同效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在两类企业之间存在分化:政策能更有效提升节能环保企业的绿色创新,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从银行信贷决策视角看,政策效应的分化一定程度上源于政策对信贷融资的影响存在差异:政策使重污染企业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的同时,促进了节能环保企业融资规模的增加。从企业绿色行为决策视角看,政策效应的分化一定程度上源于政策对企业绿色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重污染企业采用“低成本策略”,节能环保企业则采用“竞争优势策略”。绿色信贷政策的效应还受企业所有权性质、现金持有以及企业规模的影响,而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和政府补助有助于发挥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对评估绿色信贷政策的经济效果,推动政策进一步精准发力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书洋  刘浩  王慧 《金融研究》2022,506(8):1-17
在可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减排技术内生化,建立带有环境约束并包含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了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机制。这一理论得到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中介效应分析的支持。本文为绿色金融的经济学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推进了绿色金融的“功能”理论,论证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绿色创新渠道”,这意味着绿色金融不限于对少数清洁行业的支持,针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内部环保技术升级的金融服务也至关重要,是未来绿色金融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绿色金融发展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可,中国也正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并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广西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已写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与其他地方相比,发展绿色金融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如何有效地推动绿色金融并逐步适应绿色金融的发展要求,需要积极探索。以广西河池市为例,分析研究发展绿色金融基本情况及存在难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有必要基于环境规制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环境规制水平较低时,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其他形式的技术创新具有挤出效应,因此不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但是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其他技术创新实现互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快速发展期。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趋于成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进入低速稳定期。与此同时,相对于对大气污染的环境规制,提高对水污染的环境规制水平更有利于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 trustworthiness on green innovation. We argue that firms led by trustworthy CEOs have a higher likelihood of adopting socially acceptable policie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Drawing on social norms perspective, we find that CEO trustworthiness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een innovation using a sampl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from 2003 to 2018.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ring trustworthy CEOs allows firms to cope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相似文献   

20.
目前,如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得到政府、市场、企业、学界等多方重视,绿色技术创新有望成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但是我国面临着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绿色产品和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这将制约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加快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必须解决绿色技术企业面临的一系列融资问题,构建一个有效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1]。该体系应该包括如下特点:(1)多层次的融资和风险管理模式,包括股票市场、PE/VC、投贷联动、担保和保险机制,以解决银行不愿贷、风险资金不到位的问题;(2)政府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包括孵化、担保、贴息等,以降低绿色技术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溢价,缓解绿色项目的环境外部性问题;(3)提供有较长期限的资金,以满足部分绿色技术项目回报周期长的特点;(4)建立一套适合于绿色技术和绿色PE/VC基金的界定标准和环境效益评估标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绿色评估能力,降低评估成本。基于此框架提出十条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