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阳明创立心学体系,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学派,得益于他的讲学活动以及贯穿其中的和谐教育思想。以《传习录》观之,王阳明的和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二是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三是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四是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结合当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王阳明和谐教育思想可供今天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从中选取有价值部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切入,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可借鉴的理论指导价值。本文通过深入探讨"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梳理和总结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究这一思想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并以此为鉴,将其汇入到日常的工作之中,去引导、教育大学生,促进其真正全面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张洋 《魅力中国》2014,(13):238-238
王阳明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他的阳明。学在明清时期以及民国期间都产生了很重大的思想启蒙影响,被学者和政治家们广为推崇。但是其实王阳明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在整个道德教育领域都有着很大的价值。本文试着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内容作为出发点,探讨道德教育在当今的应用实际以及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理论的内涵,解析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合理因素及其历史局限性,论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现代价值:这一学说对于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我国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生活的朝代世风浮躁,所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来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现代高职学生信仰迷茫需要寻求德育新方法,王阳明"致良知"的工夫主要有事上磨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中探求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亲力亲为、勇于担当的"事上磨练"精神;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格物致知"精神;务实事功、身体力行的"知行合一"精神。  相似文献   

7.
钱明 《杭州研究》2009,(2):169-174
王阳明与杭州的关系可分为游玩型与传教型。西湖等湖光山色可谓阳明游玩杭州的主要对象,书院寺庙是阳明传教杭州的重要场所,明代杭州所建的几处书院,大都与王阳明有关。作为心学家的王阳明,热心推介以诗文、艺术见长的洪氏世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杭州才子文化的某种态度。西湖周边的佛寺道院不仅为阳明的思想创设提供了极佳场所,而且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也是他决意要在杭州建书院、兴讲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阳明心学"作为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流派,发端于南宋陆九渊,经明初陈献章的彰显,至明中王阳明而集大成。阳明心学的形成,以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阐发"吾性自足"思想为标志,创"知行合一"学说。阳明心学最鲜明的特色是阐发了"良知"的自主性和"致良知"的实践性。王阳明通过讲学论道,将其心学理论融入治国理政和百姓日用之中,即事明理,从而引领世  相似文献   

9.
正王阳明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探索。他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入仕后,上《边务八事》,在刑部提牢厅担任轮值主事时撰写了两篇具有法治价值的狱政文,是其法治思想的初步展示。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阳明被派往南直隶淮安等府"录囚",冤假错案多有平反,这为其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正德三年(1508年),经"龙场悟道"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是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珍视万物的充分体现因而.挖掘其生态思想运用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知行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哲学人物与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程朱主张"知先行后",突出"知"的极端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王阳明则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主张知即行,行即知,知行不可二分。王阳明先生曾说:"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  相似文献   

12.
正王阳明通过自己实存的精神探索,在精神层面上融会禅学无滞无碍的精神境界。这发韧于王阳明的早期思想阶段,大成于龙场悟道之后的后期思想阶段。据《年谱》记载,阳明十八岁时即"始慕圣学",然而他对圣人之学的探寻十分艰辛。王阳明自己曾说:"今世学者,皆知宗孔、孟,贱杨、墨,摈释、老,圣人之道,若大明于世,然吾从而求之,圣人不得而见之矣。"他驰骋于辞章之学但发觉这不过是"无用之虚文";他依照朱子循序致精、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物理"与"吾心"的合一,却始终无所得入,不得受用。在这种受到挫折的情况下,阳明转而出入佛老,受到  相似文献   

13.
正王阳明对经典的诠释伴随着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阳明学的核心还是儒家的孔孟圣贤之道。孔子自道"述而不作",注重对前代思想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他在晚年又做了大量文献整理工作,给后学留下宝贵的儒学经典。对经典文献的诠释,基本上伴随着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是很难绕过去的。尽管《论语》不是孔子本人所作,但弟子亲炙于师日久,其书较为集中地展现了孔门之学。王阳明弟子集成的《传习录》,以及阳明往来书信等,其中包括不少王阳明对《论语》的诠释文字。从对《论语》的诠释中可以理清王阳明心中的孔门之学,这事关阳明对前代的继承,以及心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发展》2009,(4):158-158
王阳明的父亲官至兵部尚书,才华横溢。但王阳明似乎一点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王阳明5岁时,还不会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但是他父亲不这样看,他觉得王阳明只是生病而已。到王阳明6岁时,终于把病给治好了。  相似文献   

15.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良知"就是知善知恶、是非之心,"致"就是推及、实行。因此,"致良知"有体认良知和实现良知两层内容。体认良知即本人的自我修养,实现良知则是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如果是没有经过体认和实现的良知,就等同于没有良知;换言之,若没有良知何以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良知即为师德。师德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自教师职业出现就伴随存在。韩愈讲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陶行知讲教师,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谈。  相似文献   

16.
吴茂钊 《中国西部》2012,(2):160-160
距离贵阳仅38公里的修文,因王阳明而富有历史文化底蕴,被中外研究王阳明的专家学者称为“王学圣地”。修文地处黔中腹地,公元1506年,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即今修文县)作驿丞。王阳明在这里格物致知,创立“知行合一”学说,并创办书院传播文化,开房贵州文明,一代哲人王阳明“龙场悟道”一时间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宁波通讯》2014,(2):72-75
<正>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西路以北。在五百多年的历史中,经多次扩建、改建,王阳明故居的主体格局未有大的改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余姚市人民政府持续投入巨资,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王阳明故居实施了整体修缮,保持和恢复了故居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8.
<正>王阳明是宋代朱熹之后学术成就最高、富有影响的学术大师,书院造就了王阳明的学术成就。王阳明及其弟子关注书院建设,为宣传阳明学说奠定条件,并利用书院刻书、讲学,提倡和传播阳明学说,把书院作为阳明学说交流、传播的基地。事实表明,书院的刻书、讲学活动促进了阳明学说的传播,也推动了阳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王阳明及其门人建复的书院书院在明代有较大发展,尤其在正德、嘉靖后,书  相似文献   

19.
<正>490周年前(1529年)的1月9日,王阳明由广西返回家乡途中,因病逝世于江西南安府大余县的青龙浦,享年五十七岁。临终之际,时任南安府推官的门人周积询问遗言,阳明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逝世490周年后的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转换,或许他的"立功"已经烟消云散,但他的思想——"立言"却历久弥新,散发出坚定有力的光芒。因为他的"良知本体"思想,人人本有良知,为我们提供了一盏点亮自己、又照亮别人的不灭心灯,驱散迷雾,在黑暗中照亮前路。  相似文献   

20.
正王阳明的心学,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对于解决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余姚在阳明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中,做了许多工作,也产生了思考。在阳明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阳明史迹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分期修复并布展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布置"真三不朽——王阳明生平事迹陈列""一脉良知——王阳明弟子生平事迹陈列""知行天下——全球视野下的王阳明及其学说"三个基本陈列,并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进行陈列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