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确定人力资本权益的性质是人力资源会计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人力资本权益与财务资本权益既存在属性,职能作用,理论基础,表现形式,承担主体,风险和计量,披露方式等方面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十分强调人力资源计量的作用,而忽视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目前尚未融入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关键在于相关的基础理论供给不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应该再认为是企业的一项投资,而应转变观念,将之看做是人力资本所有对企业的一项投资,确认人力资产的同时确认人力资本所有的相关权益(人力负债及人力资本所有权益),拓展权益理论,构建“劳动权益会计”新模式;同时,优化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环境,努力试点,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试论权益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从会讲学角度,阐述了在西方权益理论历史演变中,产权关系的变迁对会计及职能的演和会计的发展的影响。并认为,权益理论须与基金理论相结合方能强化会计的控制职能。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与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投资者共同承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产权与会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联系,人力资本产权化对传统会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是传统人力资源会计的必然升华。  相似文献   

5.
只要系统内部诸要素协调有序,系统就会运行平稳,所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各子系统均处于有序状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作了阐述.即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会计学角度出发,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是充分运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个阶层的社会利益,保证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使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目前.权益会计还远远不能满足和谐社会的要求,缺陷如下:一是企业亏损的承担仅是物质资本投资(债权人和所有),人力资本所有不承担任何责任;二是只有物质资本所有才能享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人力资本所有在企业的利益除了报酬以外一无所有。因此,需要变更权益会计体系,以满足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根据知识经济环境特征,对目前学术界提出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劳动权益会计”三种人力资源会计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劳动权益会计”最能体现“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明确“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和“产权划分”问题。因此它应成为未来会计的主流。并对构筑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和将劳动权益会计纳入财务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立人力资本会计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会计向人力资本会计过渡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新型人力资本会计将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为生产型人力资本、知识型人力资本和经营型人力资本三种,生产型人力资本作为"债主"享有固定收入索取权和企业不能偿还债务的破产权,知识型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作为"股东"享有剩余收入索取权和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的控制权.新型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体系应以新的会计方程式"物质资产 人力资本=财务负债 人力负债 财务资本权益 人力资本权益"准确反映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权益的会计确认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两种人力资源权益,着重探讨了人力资本的测量模型,对人力资源权益的确立、计量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9.
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权益分配。本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出发,对劳动权益进行分析,具体阐明了两种主要的劳动权益分配方式:劳动分红和经营年薪。  相似文献   

10.
应当重视普通劳动者个人获得社会主义经济权益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奈件下,这种权益在性质上不同于市场经济一般流通关系的权益,同时,它的实现又具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应当从完善经济体制、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克服理论误区等方面来推进劳动者社会主义经济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所有者以权益投资的方式向企业投入人力资源,但是却未能取得企业所有者的身份,从而也未能获得相应的权益。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源所有者的权益投资者性质未能得以确认,在实践中,人力资产完全等同于无主资产。本文对人力资源的性质和资产特征、以及工资性质和工资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清楚地揭示出人力资源以权益投资的方式成为企业的资产,并确认了人力资源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应该是所有者(股东)与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劳动者权益会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人力资源会计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主流。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中的劳动者权益会计,通过分析人力资产及人力资本的确认与计量、基本会计科目的设置、计量模式的选择、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方案以及其对传统会计报表的影响,提出了劳动者权益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构思。  相似文献   

13.
罗胜强 《新智慧》2006,(8):56-57
随着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会计准则制定越来越关注负债与权益之间的差异。到目前为止,有关负债与权益之间的划分仍存在争议。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有关负债的定义,复合金融工具包含的实体所承担的发行自身股票的义务不能被确认为负债,因为该义务并不要求该实体转让资产,因而应确认为权益。但是,并不是所有像这样的义务都建立了企业与所有通常存在的所有权关系。例如,如果实体发行了一项金融工具,要求该实体发行价值相当于10000元的股票来清偿,则有人会怀疑该义务是否建立了一种所有权关系。由于向持有转移的价值是固定的,所以这种关系更像是一种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徐黎 《新智慧》2005,(10):15-16
一、小企业会计的基本导向 小企业会计导向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以税收为导向,认为小企业会计主要是提供纳税信息,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应尽可能与税收制度保持一致,减少纳税调整成本;第二,以债权人为导向,旨在建立与债权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第三,以所有(或出资人)为导向,保护小企业所有权益,确保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笔认为,小企业会计是以所有为导向的。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产权特殊性是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人力资本产权特殊性应从原因和表现两方面研究。人力资本产权特殊性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本载体与人力资本既不可分离又必须而且可以分离的性质。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结构研究的人力资本产权特殊性表现在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遵循不同的会计制度,对公益金的会计处理存在较大差异,前把公益金确认为负债,而后确认为所有权益。两差异的原因是由企业的性质不同所决定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有关条件的具备以及参照西方国家的作法,我国应该取消对企业提取公益金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会计环境的变化,迫使许多会计理论面临改革的需要。作为基础理论之一的恒等式,过去是建立在以财务资本为中心的观点上,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是企业竞争的首位资源,知识资本将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也将被视为一项企业的资本,且享有收益分配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三式簿记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方程式,提出在人力资源会计中建立“人力权益=人力收益=人力动力”方程式,并在分析方程式各要素的界定和计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三式簿记理论的人力资源会计报告模式——人力资源表。  相似文献   

19.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只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但并未明确不同处置方式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等;另外,这类问题的会计处理案例,几乎所有的辅导资料或教科书都未涉及。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憾或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基础内容进行探讨后指出:会计等式,如“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动与静的结合;现金流量表要素的设计有画蛇添足之嫌;在“收入-费用=利润”中会计要素利润在不同的原则下内涵是不同的,等式的成立与否主要是看“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口径是否一致;只有“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才是最最基本的会计基本等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