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先生是一家外企白领,闲暇时,他每天面对着电脑,“轻点鼠标”在网上寻找一些现今流行、自己有兴趣的电子书来阅读。“我已经有两年没有去过书店了。”张先生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2.
张先生是一家外企白领,闲暇时,他每天面对着电脑,“轻点鼠标”在网上寻找一些现今流行、自己有兴趣的电子书来阅读。“我已经有两年没有去过书店了。”张先生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辐照产业2002年的产值已经超过150亿元。 2003年4月中旬,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辐射加工专业委员会在“无锡”召开学术研讨会,除了国内人士,俄罗斯、韩国、日本、比利时的专家还将介绍国外最新情况。这次会议报名人数本来不多,这可是在“非典”时期啊。但正式开会那天来了将近200人,把几百平方米的会场挤得满满的。 河北一家企业的老板没有报名就来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想多了解点情况,别被人甩下。”  相似文献   

4.
“你砸吧,你手气好。” “还是你砸吧,相信你。” 张先生把锤子交给了妻子,指着第二排的一个金蛋说,“就砸这个。”说完,他赶紧转身背对着妻子。听到“砰”的一声,张先生问妻子,“是不是一等奖,是不是金条?”  相似文献   

5.
“夫妻肺片没夫妻”“鱼香肉丝没有鱼”,这些都是网上的段子。近日,海胆蒸蛋里又没海胆。4 月9 日,游客张先生在海南三亚就餐,上菜后发现6 个海胆蒸蛋中均只有蒸蛋。此外,张先生还提出海鲜食材被调包、受到商家威胁等问题。在民警介入协调后,商店免除了海胆的费用,张先生实际支付2427.6 元。该事件曝光后引发热议。此后,三亚“海胆事件”还上演了“反转”“再反转”。  相似文献   

6.
一个农夫,挑着一担大蒜打算到城里去卖,结果一天下来一个大蒜也没有卖出去,还遇到了一场大雨。为了避雨他躲进了一家网吧.并在网吧里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当年轻人知道了他的遭遇后,马上很热心地表示愿意帮助他将这些“烫手的大蒜”卖掉。年轻人先问这位农夫:“你的大蒜有什么特别之处?”农夫很骄傲地说:“这些全是我自己种的.用的都是纯天然的肥料。”于是年轻人马上在网上输入“有机大蒜”四个字进行搜索,几分钟后.他对农夫说:“我已经帮你卖掉了这些大蒜.买家是一家德国的公司.他正在寻找天然有机肥料培植出来的大蒜。他还要买很多,且价格特别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体系亟待走向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双琪 《开放潮》2002,(4):25-26
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评价目前中国信用状况时用了“恶劣”一词。他说以万亿元计的不良贷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到2000年底,在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开户的62656家改制企业中,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债企业就有32140家,占一半以上。这些企业逃废银行贷款本息达1851亿元,占贷款本息的31.96%。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9,(7):10-10
问:上海张先生通过一家房屋中介公司买房,中介公司为他提供了一套位于闸北区的房源,并带他去现场看了房屋。不久,张先生、卖家、中介公司三方签订了购房确认书。随后,张先生向卖家支付了1万元购房意向金。签订购房确认书后的第二天。  相似文献   

9.
“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北极绒保暖内衣,地球人都知道”、“关键时刻怎能感冒”……经常看电视的人可能对这些广告都耳熟能详。但是,你或许不知道这些创意都来自于同一个策划人——叶茂中。作为中国策划界的“鬼才”,叶茂中参与过大红鹰、海王金樽、海王银得菲、圣象地板、孔府家酒、北极绒保暖内衣等不计其数的中国知名品牌的创意,经他的手捧红了一家又一家企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一个品牌如何能从默默无闻,到路人皆知?  相似文献   

10.
前年,一位身家逾5亿的浙江民营集团董事长邀请笔者给他们做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在谈及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时,这位董事长感慨万端。他坦陈在创业初期,也曾有过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因为当时周围的人都那么做,自己只能随大流。而在今天的浙江,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都把信用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加入到共同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行列。不过这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担心,如果只有少数地方动真格打造信用社会(比如“信用浙江”、“信用广东”等等),那么社会信用较好地区的企业同信用较差地区的企业做生意,信用风险还是难以防范。从这个案例可以窥见,信用缺失越来越成为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外地民间资本的制度“短板”。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04,(10):1-1
近来,全国各地纷纷传出高级技工告急的消息,在各地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多的是大学生,甚至是硕士、博士,而被誉为“高级蓝领”的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却极为缺乏。深圳一家企业6000元月薪觅高级钳工而不得,浙江一企业不得已用70万元年薪从日本请回高级技工。一时间,各地响起了“蓝领”人才警报。  相似文献   

12.
月8日,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Coface,下称“科法斯”)在上海等多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了《2008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国内企业付款行为及其信用风险。据《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客户现金流紧张及融资困难,已经让中小企业面对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10月14日上午,汉中市西乡县沙河镇毛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但启虎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的盘算是:帮“让人操心”的71岁老人刘年兆把户口办好;带村上几名养殖大户到白龙塘镇朱家垭村学习黄羊、土鸡养殖技术;跑一趟库区办,问问水毁河堤修复的资金啥时候能下来…… “但书记,到家里喝口水吧!”一进村,村民便热情地招呼他.虽说到村上才两个多月,但启虎早已和大伙成了熟人.  相似文献   

14.
月薪2500元招聘普通软件工程师引来三个“海归”硕士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月薪2500元招聘软件工程师,没想到引来“海归”硕士的争相竞聘。留学两年花费20万换来月薪2500元这家企业在日前举行的招聘会上,以月薪2500元招聘普通的软件工程师,附加条件是“有留学背景者优先”。“原本是随便写的,却没想到真的有‘海归’来,还是硕士,还同时来了3个。”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感慨万千,“在国外学习两年,吃苦不说,学费、生活费少说也要20万,总不会是为了回国打工挣这点钱吧?”高投入不能换来高产出,昔日“海归”的光环仿佛一下子就熄灭了,这让不少回国从业…  相似文献   

15.
现状:古语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讲究诚信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危机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事实上,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中,信用问题普遍存在,“三角债”现象非常严重。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披露,我国目前“三角债”约有1.5万亿元,很多企业常被迫采用现金支付的手段,因此而增加的财务费用一年约有2000亿元,  相似文献   

16.
甲骨 《改革先声》2000,(8):55-57
为什么一个村民能通过伪造身份证办了64张牡丹信用卡恶意透支近百万元?为什么中国手机永久性欠费已达8~9亿元?为什么中国注册制度严格而假注册却成为公开的秘密?为什么中国电子商务人人叫好 ,却行如蜗牛?本文作者指出 :也许有十万个为什么 ,却只有一个答案 :中国没有私人信用制度。可怕的制度空白自由流动 ,却有一个终生的社会安全号 ,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 ,每个人拥有一份资信公司作出保留的信用报告 ,任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这份报告(美国是30美金) ,一旦你有不良信用 ,报告上无法抹去 ,保留7年 ,造成贷…  相似文献   

17.
西方有个说法,“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无信不立”。历史上,“戒欺”二字,曾成就一代浙商。然而,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信用却成了稀缺品。在今年全国和浙江“两会”期间,关于“诚信”、“信用”、“信用重建”成为热得烫手的话题。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赞同。“信用”话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所谓信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偿还为前提的价值转移的经济关系,是指建立在授信人(债权人)对受信人(债务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说,只需投资一、两万元就可以开办一家“报社”,你肯定不会相信。但广州偏偏有这么一位年轻人,他只花1.8万元就红红火火地办起了一家“报社”!不过这家“报社”出版的“报纸”,你永远都无法在书报摊上见到,因为这些“报纸”的读者只限于要求“上报”的新郎、新娘及其亲戚朋友。由于“发行量”实在太小,这家“报社”在媒体界毫无名气,但“报社”的“社长”却拿着月收入两万元的“高薪”!  相似文献   

19.
11月11日,媒体报道的两条追欠的消息让人关注。一条消息是温家宝总理为广州民工讨薪遭殴打作批示,称“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需高度重视”(《南方都市报》11月11日);另一条消息是安徽师范大学网站的主页上专门设立了“学生欠费最新名单”,让近6000名欠费学生被网上曝光集体展览。(《新周报》11月11日)  相似文献   

20.
张岩 《沪港经济》2005,(11):30-33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和武汉市政府共同举办的 2005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表彰全国20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庆典上,有一位来自 上海的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荣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他领导的企业,在上海 百强民营企业中名列第25位。他始终以“民营企业家”自豪;他用5年时间创造了 一个企业45年生产价值的总和;他将自己的人生比作“长篇小说”;他是一位不解决 问题不睡觉的“狂人”。有人说他率性、大度,有人说他是“性情中的大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