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论日本的亚洲投资促贸战略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刘春华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东亚的经济增长被世人誉为“东亚奇迹”。这种奇迹的产生大多归功于贸易和直接投资。从60年代后半期起,亚洲“四小”就把贸易和直接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从而使“四小”的经济出...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日本通过以WTO为中心的多国成员之间的交涉,促进了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发展.然而,为了对应在世界各地蔓延的地区联合及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寻求强化以东盟以及日中韩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合作,实施全面的政策转换.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亚洲地区的私人直接投资,近年重新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对华直接投资也开始形成相当活跃的新势头。当前日本这种并不稳定的“投资热”以及亚洲各国(地区)竞相扩大引进日本直接投资的潮流,使该地区扩大利用日本投资的机会与竞争同时出现。面对这种形势,如何采取更有效的积极措施,争取以较低的代价实现对日资的最佳引进,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基本内容是把长期推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改为以内需为主导并与国际相协调的经济结构。日本是亚太地区一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3853万亿美元。从1985年迄今,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毫无疑问,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和金融大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重大变化,必然会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近年来,日本国内出现了探讨90年代乃至21世纪日本发展战略的热潮。日本官方机构、民间团体和一些著名学者,就此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和文章。这不是偶然的。它不仅是因为当前正处于20世纪向21世纪过渡的关键时期,更主要的是,就日本本身来说,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贸易、科技、金融大国,近年来在一些方面已经超过美国,今后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就国际形势来说,由美苏主宰的东西方冷战体制正在解体,以多极化为特点的 相似文献
9.
10.
1985年的《纽约协议》之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加,1986年增长率高达82.6%,直至1989年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1986~1989四年间其累计投资总额竟达日本战后对外投资总额(1951~1985)一倍以上。连续四年的对外投资高潮使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与这种趋势相吻合,1985年之后日本对亚洲的投资已开始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日元升值严重地冲击着日本经济,日本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对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日本经济战略的调整,对国内乃至世界尤其是对亚太经济形势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本一改往日脱亚入欧转向回归亚洲的经济合作新战略。对日本亚洲经济合作新战略的形成、基本思想、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剖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剖析日本对亚经济合作新战略基础上,对日本当前的具体经济战略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日本的亚洲经济新战略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其政治大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已推进三年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但日本在推行“观光立国”战略计划时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做法对我国旅游业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表明,日本的东亚政策历来是其整个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亚经济战略也是一样,在日本整个外向经济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特别是在世界性的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下,日本垄断资本及其政府从本身的利益出发,重新制定和调整了其东亚经济战略,不言而喻,日本的战略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包括正在推行改革开放路线的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在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选择是由当时日本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首先,日本是“资源小国、人口大国”,必须以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国外的天然资源相结合,确定“贸易立国”战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外向化过程的统一;其次,日本战后初期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发展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部门,才能使经济全面发展。战后日本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是先扩大轻、纺工业的出口,然后利用所得外汇来增加对重、化工业的设备投资,使其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品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最终将机电工业扶植为出口工业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整个国民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必然导致各国之间彼此交往的扩大和互相渗透的加深,而在这种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中,为了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必然出现各种国家之间的经济组合,如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等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每个集团为了谋求各自的政治需要和经济利益的一致,都要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以最终实现经济的一体化。一、亚太战略的经济背景1、大气候:“太平洋时代”的到来随着二战以来“美国时代”的结束,世界局势以难以抑挡之势,出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在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之势。1989年美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成,冲击了太平洋西岸的另一个超级经济大国——日本,于是,议论多年的“亚太经济圈”,又在太平洋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日本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出现了迅猛增长的态势。据日本大藏省统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1984年为102亿美元,1985年为122亿美元,1986年为223亿美元,1987年则达300亿美元,1985年、1986年和1987年度的年增长率分别是19.6%、82.8%、34.5%。在这股海外直接投资的热潮中,亚洲更是日本关注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18.
19.
<正> 在80年代业已成为世界经济、金融大国的日本,进入90年代后,正面刻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的严峻考验。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即将诞生、美加自由贸易区的积极筹建,不仅将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格局,而且将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为此,日本正着眼于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依据本国的经济实力,凭借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大力推行其东亚经济战略。90年代日本的东亚经济战略,其核心将是在继续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增加对东亚 相似文献
20.
试析90年代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李玉潭,程伟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因素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以及国际事务中所占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伴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作为亚太地区主要经济强国的日本,其在亚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