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力资本存量贬损指人力资本承载者获得收入的能力、拓展收入空间能力的弱化或消失,其实质是人力资本承载者无法获得既有投资决策时点的预期投资收益。人力资本存量贬损的原因有三:收入能力弱化、人力资本闲置、人力资本报废。鉴于引发人力资本存量贬损原因的多样性,很难得到贬损的加总数据,需选用多个指标进行估算。本研究用收入数据度量人力资本承载者收入能力弱化;用闲置的工时、失业人数(或失业率)度量人力资本闲置;用永久性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度量人力资本报废。  相似文献   

2.
通过永续盘存法对我国1978年~2010年物资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并结合学历权重法与受教育年限法来度量1964年~2010年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总量生产函数与人力资本函数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并运用2SLS与3SLS方法对其进行估计.结果发现,物资资本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最高,而人力资本存量与实际利用外资的贡献度与大体相当,同时生产型劳动力是人力资本形成时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全国人力资本内部性增长模型是以人力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地选取和度量有关变量数据构建而成的"该模型可揭示全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1989-2004年全国人力资本水平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共同推动全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陈平 《全国商情》2008,(5):60-61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和重要源泉.全国人力资本内部性增长模型是以人力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地选取和度量有关变量数据构建而成的"该模型可揭示全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1989-2004年全国人力资本水平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共同推动全国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这也为很多实证研究所证实。本文首先使用收入法和教育年限法分别估算中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后者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随后利用教育年限法的估算结果,基于Johansen方法检验产出、资本总量和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认为三者之间存在随机性协整关系。最后将人力资本存量分为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水平两部分,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三周期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基础上使用CFPS(2010~2018)数据探究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对居民家庭成员延迟退休决策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延迟退休决策对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并对农业工作者与非农业工作者在延迟退休决策中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受教育水平越低、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的情况下选择延迟退休的意愿越高,而且农业工作者比非农业工作者选择延迟退休的概率要大;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呈现出下降趋势,正常退休家庭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要大于延迟退休家庭,农业工作者家庭大于非农业工作者;非农业工作者通过自身受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农业工作者主要通过自身收入以及子代教育水平对子代收入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却不高,劳动力参与率与男性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以教育收益率为例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教育收益率还远远达不到国际水平;与同等学历的男性相比,女性收入只及男性的2/3.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本文针对女性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后,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教育投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影响如何却研究不够。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探讨我国目前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现状及原因,并得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外生冲击,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城市人力资本积累,收入激励效应和高端人力资本需求扩张效应是两个可能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异质性考察表明:贸易自由化更大程度地促进了中、高等阶段的教育参与;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以及高端人力资本缺乏型产业结构的城市中,其促进作用更为突...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非农就业迅速发展。但以文化程度较低、身体素质较差和劳动技能不高为特征的农民工低人力资本存量,负向地影响其非农就业概率、就业收入、行业选择和社会权益保障。以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多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受教育年限、健康程度、接受培训情况等人力资本因素较大地影响了农民工的月工资收入水平。因此,政府部门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升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非农就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管理思维方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技术群,极大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此时,整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职工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结论是支持国资委关于限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与普通职工差距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25万元。与普通职工工资差距保持在12倍。绝不是所谓的“心理底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16.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走势主要有:高等教育事业目标规模呈积极推进、稳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将呈更加多样化,体制改革向加强宏观严管、微观放活方向发展,学校办学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并落实,与国外教育交流合作由"单向"为主向"双向合作"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更加协调均衡并向中西部倾斜,更加重视对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支持,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和管理更趋科学化等。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务人员高效率的行政行为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其行为中的外部性问题却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帕累托最优原则不符。因此通过外部性理论审视与分析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弥补正外部性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加大负外部性现象的成本风险。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汽车零部件企业专利信息的特点,研究了利用专利数据信息检索技术中的需求表征方法和匹配模型来进行专利检索。在专利信息获取后,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检验一致性。采用模糊物元法对某企业的专利信息进行评价分析,为企业专利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但这一问题的探讨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93年的探索。执政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解决了如何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认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