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峡     
仿古人语:撼人心者,莫先乎声.奇峡摩天的北碚金刀峡是要用眼睛去饱览的,但由于它荟萃了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要领会它的神韵,谛听它的歌吟,触摸它的生活,感受它的丰美,必须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呼应.  相似文献   

2.
行走龙凤峡     
走在四川射洪县龙凤峡中,感觉自己有点像那位发现了桃花源的古人,真有点担心,武陵人的故事今天会不会重演?时间能够冲淡一切,创造一切,堆积所有的思绪与记忆。在这里,你能够体验到时间这个魔法师创造的惊人奇迹,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3.
行走龍鳳峡     
唐毅 《中国西部》2007,(2):118-125
走在四川射洪县龙凤峡中,感觉自己有点像那位发现了桃花源的古人,真有点担心,武陵人的故事今天会不会重演?时间能够冲淡一切,创造一切,堆积所有的思绪与记忆.在这里,你能够体验到时间这个魔法师创造的惊人奇迹,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4.
行走龍鳳峡     
唐毅 《中国西部》2007,(3):118-125
走在四川射洪县龙凤峡中,感觉自己有点像那位发现了桃花源的古人,真有点担心,武陵人的故事今天会不会重演?时间能够冲淡一切,创造一切,堆积所有的思绪与记忆.在这里,你能够体验到时间这个魔法师创造的惊人奇迹,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5.
老岩峡渡口     
老岩峡渡口是清江上一个最偏僻最荒凉的渡口。它位于鄂西长阳资丘镜境内。这是进山的唯一通道。一进山口,两边都万丈悬崖,中间夹峙形成的峡谷的叫老岩峡。  相似文献   

6.
再走灵官峡     
先辈作家杜鹏程一篇两千字的散文《夜走灵官峡》在上世纪中期发表后,立刻儒妇皆知,成为经典,即如我这个文学后来者,也是在这样一类作品的濡染中,形成了最初的文学观念,开始涉入冲圣的文学奥堂。我曾多少次被老杜那战士的风骨、诗人的激情感动着,以至多少年来,只要提及,就会想着文章中所描写的叫作成渝的那个牙牙学语的小男孩,坐在深沉雪夜的峡谷洞口,遥  相似文献   

7.
阿来 《中国西部》2013,(14):33-33
走了一趟大巴山,走了一趟大巴山中的百里峡。一路上,田野中小麦与油菜已经收割了,山丘间形状不一的田都已耙平,关上了水,映着天空的亮光。看见一大树一大树的白花:高高挺立的山茱萸科的灯台树,树冠开展的槐树,丛丛怒放的有着更耀眼的白色的丁香,以及夜晚时花朵会闭合起来的合欢。就这样,大地的隆起来越来高,地面的沟壑越来越深切,平地越来越狭窄,雄峙与  相似文献   

8.
9.
圆梦九甸峡     
《发展》2008,(11):149-150
“引洮河清流,解陇中之渴”是甘肃人民半个世纪以来的梦想,是几代引洮人不懈的追求。人们形象地把引洮工程誉为一条润泽陇中旱塬、惠及300万甘肃父老的“巨龙”,而九甸峡水利枢纽正是这条“巨龙”之首。  相似文献   

10.
刘山 《当代陕西》2007,(8):56-56
“天书”可以读吗? 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天书”仍是一部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高戈 《西部人》2003,(11):28-29
四川广元市境内的剑门蜀道旅游线上,有一处奇特的景观--明月峡.那里陈列着先秦古栈道、嘉陵江水道与纤夫鸟道、古驿道、川陕汽车道与高速公路桥、宝成铁路及宝成铁路复线等道路干线和古代交通遗址群,令国内外专家和旅游者叹为观止,被喻为“中国交通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神奇的兵书宝剑峡向剑君长江西陵峡的峡口,有峡中之峡的兵书宝剑峡,她以险奇雄峻著称,以神秘莫测迷人,峡中的“兵书”迄今仍是千古之谜,给美丽的长江三峡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兵书宝剑峡本名白狗峡,位于举世瞩目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中堡岛上游,西起香溪水府庙,东至新滩...  相似文献   

13.
这是林的世界,花的海洋,景的大观,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自然奇观和一段段遐思绵绵的传奇故事沿江展开……对于热爱自然美景和巴渝文化的人,铜锣峡的秋日,无疑令人向往。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0,(12):66-67
饮茶习俗是古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饮茶的方式,茶馆的情趣上都别具一格,吸引中外游客的兴趣,体现出重庆古老文化传统和迷人的魅力。抗战时期寓居重庆的一位作家回忆战时重庆的生活时曾有这样的描述:“领略巴黎的风情在咖啡馆,领略重庆的风情在茶馆。说重庆,不可不说茶馆。用盖碗泡茶,泡上一碗,三朋四友,躺在竹椅上谈天,想谈多久就多久。”  相似文献   

15.
沙鹭 《当代陕西》2005,(6):54-54
德娃村长从村委会出来。哈着酒气,走路一摇三晃的,风一吹,他把喝的酒和吃下的饼干、麻花全吐了。  相似文献   

16.
重庆,江河兴盛,峡谷纵横。千百年来,长江、嘉陵江以及星罗棋布的大小支流哺育着巴渝人民,自然山水的灵气,也孕育出沿岸无数的奇石遗珍。它们有的被滚滚黄沙包裹,有的藏在陡峭山岩中,有的干脆就永远珍藏于水底。 幸运的是,在合川嘉陵江沥濞峡东岸,就分布着一种稀有的"峡石",因其石色灰黑,质地坚实细腻,触手温润如玉,又称"黑玉石"。当地的能工巧匠采石制砚,"合川峡砚"早在明代就已盛名于世。数百年传承至今,曾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砚之一",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18.
陈与 《重庆与世界》2012,(12):72-77
“巴流初入峡,山经一帆开。云傍蓬窗起,波从石壁回,滩声鸣急雨,风势动惊雷。日暮哀猿发,重教客鬓催。”这是清代名人孙宏描述铜锣峡的诗词。铜锣峡在重庆人的心里,似乎很远又很近,就像背负着青天祥云,谁能拒绝呼应。当我们起程去铜锣峡的时候,沉湎的思绪便会在内心纵横,为谁长啸?有谁回眸?  相似文献   

19.
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州政府所在地,为海西州政治、文化、科技中心,是青海省的第三大城市。“德令哈”是蒙古语,意思为广阔的金色原野,因地势平坦,幅员辽阔而得名。其辖区面积3.2万平方公里,有着丰富的光热、土地资源和工业资源。这个地区是荒漠绿洲生态、灌溉协作经济,水资源是维护绿洲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