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泛长三角经济区域,对各合作成员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良好运行。需要科学的区域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认识到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并找出建构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创制一套科学、适用的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社科联《关于芜马同城化和皖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的研究》课题组 《中国城市经济》2010,(3):35-41
背景
长江流入安徽境内的部分,人们习惯称之为皖江。自1990年7月安徽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战略决策以来,到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际,安徽首个进入“国字到“泛长三角”的提出,为安徽的“奋力崛起”、皖汀两岸快速发展带来空前的难得机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是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正在成为泛长三角区域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活力新星和中部崛起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区域人力资本的发展。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要实现苏浙皖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必须从人力资源战略角度出发,结合各省市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供求现状,实现高中低端各个层次及三次各产业人才合理分布,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效用。安徽省要融入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也必须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定位,结合本省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制定相应战略,提高自身人力资源实力,助力泛长三角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将长三角区域合作扩展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已成为一个迫切但政策实践问题.本文在系统地分析泛珠三角、泛渤海区域合作地实际进程和日本、美国、欧盟区域合作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的三个总体性原则、五个结构要素和四个相关的操作性问题.同时,就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空间范围设计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新方案,即7+3模式,并阐述了其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迅猛发展,但各城市严重存在各自为展,缺乏合作,竞争无序的现象。因此,开展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联动发展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供长三角相关部门决策,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业相关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的合理布局、错位经营、有序发展,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参与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7.
上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支持,长三角地区的雄厚实力和良好发展势头为加快推进区域合作、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要立足全局,拓宽视野,在“融”字上下功夫,把“融入全国、服务全国”提到战略高度,以合作交流工作为重要抓手,学兄弟省市之长,补上海之短,创上海之新。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区域合作课题组 《天津经济》2006,(11):53-56
一、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基本情况
长三角主要指以上海为龙头的苏南和浙东北地区。2005年总面积10.9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200多万人,实现生产总值325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9700元。根据2005年的统计,长三角以全国1%的土地,6.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5%的国内生产总值。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国的27.8%和53.8%。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其巨大的经济功能,当之不愧地成为引领我国融入全球化经济的最先进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在长三角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进程中,苏州要主动和长三角各兄弟城市携起手来,共同规划和绘制长三角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元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首次提出“泛长三角”概念,并要求安徽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胡锦涛的讲话.在安徽省、泛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1.
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加快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元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首次提出"泛长三角"概念,并要求安徽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胡锦涛的讲话,在安徽省、泛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双重背景下,长三角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结构相近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资源内耗严重,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区划壁垒制约着要素资源流动,科技创新作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驱动力,全国各地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氛围逐渐成形,而长三角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底蕴与产业发展基础,使其近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引领区。文章研究表明,积极探索区域科技创新协同联动机制,是长三角培养国际视野、优化产业布局从而应对新发展阶段、应对国际科技前沿竞争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不仅是上海的光荣.更是全中国的光荣。上海世博会是世界文明的盛会,是世界人民大团结的象征。举办这次世界盛会.不仅会对我们科学借鉴世界各国经验、促进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必将对世界经济、和谐世界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联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对长三角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贸协调发展。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将加快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贸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现代服务业的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将有利于长三角区域继续走在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前列,加快实施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更好地带动长江流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广西提出了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战略合作构想。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建为背景,以桂林市为对象,探讨了实施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战略为与泛北部湾山水相连的桂林旅游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分析了桂林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旅游联动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桂林旅游应加快融入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全国2%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5GDP的长三角,正在为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商机而兴奋。早在2003年8月,长三角16个城市就签署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长三角城市参与世博会热情涌动。 相似文献
17.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引领,区域重大战略为核心,实现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目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各个地区、板块、城市群和都市圈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局面.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新时期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推进中央主导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推进区域合作步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级增长中心,承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其成长关涉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大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产业布局优化、空间格局合理化、资源环境减量化、城市功能完善化是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重点要求。这四点要求同时也构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服务长三角发展的基本出发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有条件较好地服务长三角发展,不仅应在战略上重视其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意义,还应在具体对策上制定相应措施发挥其区域优势、提高其发展能级。 相似文献
19.
欧盟一体化及其对中国“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联动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欧盟的一体化发展走在了世界其他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前面,其旅游一体化进程与模式也值得参考和借鉴。本文立足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通过分析欧盟的旅游一体化状况,启发长三角旅游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分别从区域机构与政策环境、社会发展基金、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素六个方面予以了详细阐述,并提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无法解释我国区域闻产业转移进程缓慢问题。随着分工深化到产品内部,全球价值链治理下国际产业转移微观机理发生了改变,处在俘获型和层级制治理结构下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进一步进行空间转移的能力较弱。因此,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GVC治理结构出发,把区域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中,提供与价值链治理激励相容的机制,增加价值链环节和拉伸价值链条,立足企业网络理论构建区域网络化产业链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将产业升级寓于产业转移之中,提升集群中本土企业在GVC中竞争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