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鞋(小小说)予抒葛师傅有个坏习惯,穿鞋从不穿新的,爱穿旧的,穿别人穿剩的.说新鞋咬脚。对于这点.谁都有点儿感受.可也总不能不穿新鞋吧。好在葛师傅有个儿子长得和他一般模样粗壮.大脚板儿,于是每买得新鞋就先让儿子穿着。穿着穿着差不离了.这才轮到老子穿。...  相似文献   

2.
鞋的学问     
别人爱才, 他爱鞋。 谁会阿谀奉承, 把谁高抬, 笑着, 赠你一双高跟鞋。 谁敢提意见, 给谁穿小鞋, 过几天再紧紧鞋带, 总得让你知道点厉害 !自己呢 ?办公最爱穿拖鞋, 拖来,拖去, 舒服,自在。 眼看要整风, 赶快换上滑冰鞋 溜──得── 快 !鞋的学问@江梅  相似文献   

3.
方琪 《金融博览》2009,(23):69-69
在培训课上,讲师以“卖鞋”为例引发员工们对两种服务的思考。例子很简单,两位营业员都很热情地接待前来买鞋的顾客,而当顾客找不到一款合脚的鞋时,他们的处理方法就不同了。其中一位建议客户买两双鞋,热天脚要胀些,就穿偏大的那双,冷天就穿那双偏小的。  相似文献   

4.
<正> 孔子的学生子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这在《孟子·公孙丑上》有记载:“子路人告之以过则喜。”人类前进了几千年,而今“闻过则喜”不但在内容上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已成为众多人们的座右铭,实际生活中闻过则喜者到处可见。然而,有一些人却“进步”得离奇,他们听到别人议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时,或嬉皮笑脸,若无其事,或嬉嬉哈哈不屑一顾;或憨笑不语,心安  相似文献   

5.
黄美姣 《金融博览》2006,(11):53-53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192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进入白宫后,柯立芝发现他的一位非常漂亮的女秘书虽然工作很努力,但经常出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这位女秘书走进办公室时,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公文也能像你一样的漂亮。”果然,从那天起,这位女秘书处理公文就变得更加认真从此很少出错。一位朋友知道这件事后,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时总要先给人涂肥皂水,…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耳热能详的安徒生《皇帝的新装》里,当人们为了不暴露自己“不称职”或“太愚蠢”。睁眼说瞎话。赞扬“皇上的新衣真是漂亮”的时候,一个小孩却叫出声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孩子的爸爸说:“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大家把孩子的话私下里传播开来,最后老百姓都说皇帝“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相似文献   

7.
老汤的故事     
老汤今年48岁,见过他的人都说他看上去也就30多,老汤乐呵呵地拍着胸膛说:“因为我心态年轻。”老汤不喜欢别人喊他老汤,而爱听别人叫他“老哥”。老汤说:“我是你们的老大哥,你们有啥事尽管来找我。”  相似文献   

8.
忠臣与奴才     
在我们芸芸的人群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人,一种是"忠臣",一种是"奴才"。可在现实生活中,分辨他们还确实不易!因为"奴才"善于伪装,有时伪装得可能比忠臣还要"忠臣"。比如,对领导毕恭毕敬,对领导交办的工作尽心尽力,甚至为领导的饮食起居都操劳备至。《明语林》载:一次魏忠贤在吃饭时偶然说:"我最不喜欢粥"。尚书周应秋错把"粥"听成了"竹",马上命令园丁把满园的竹子砍得干干净净。周尚书之举真是"忠臣"至至!赵树理先生《李有才板话》中有这样一段:"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他就说不短;恒元说个方,他就说不圆;恒元说公鸡能下蛋,他就说亲眼见;恒元说砂锅能捣蒜,他就说砂锅打不烂……"。这张德贵可谓标准的应声虫之类的"忠臣"了!  相似文献   

9.
<正>山头信用站干部伍世满的堂弟伍世贤,平时游手好闲,经常赌博.一天晚上他来向堂哥要求贷款.世满问他贷款的用途,他闪烁其词,不说实话.世满猜出了八、九成,严肃地对他说:“没有合理的用途,款是坚决不能贷的”.堂弟软磨硬缠都不行,转而恼羞成怒:“闲话少说,贷还是不贷一句话!”“不贷!”“好!痛快!当个干部就六亲不认,看我把你的房子烧个精光!”世满毫不畏缩地说:“别  相似文献   

10.
聪明者在看电影的时候,小明在前排一个男人的背上贴了一张画了一只猪的画,那个男人发现后,把“猪”撕下来怒视着小明!小明很迷惑地问他:“你怎么知道你的后面有一只猪呢?装灯泡两个人装灯泡,一个人踩在另一个肩膀上。上面的人说:“转圈。”下面的人不明白,就问:“转圈干什么?”上面的人不耐烦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笨!这灯泡是螺口的,你不转圈,我怎么能拧上呢!”离婚长颈鹿嫁给了猴子,一年后长颈鹿提出离婚:“我再也不想过这种上蹿下跳的日子了!”猴子大怒:“离就离!谁见过亲个嘴还得爬树的!”散步趣话一位胖太太沿着街道散步时,一个与她素…  相似文献   

11.
训练教室里。学员们围在挂在墙上的成绩图表前谈论着。王教练在给学员们讲解着学习成绩情况,他指着上升曲线箭头说:“这两天,打算盘的快慢速度有了提高,大家的成绩总的在往上升。”然后他又指着另一张计算准确率图表说:“但是准确率上下不够稳定。”他看了台芳一眼,说:“台芳进步很快,从后边追了上来。不过台芳得注意休息,少熬夜,成绩会随着身体变化下降的。就像跑足球似的,你身体弱就追不上它,跑起来速度也会上不去。别人二步追上球,你要两步并一步追上去再加上乘一倍或更快的速度上去。球就能在你的控制下去射门!这就是我们训练学习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当世界需要老人时,我还年轻;当世界需要年轻人时,我却不老!”这是我的座右铭。“我却不老”不是我的痴心,我真年轻!如果我问大家,多长时间算一周岁?略有常识的人都会说,过一个生日就增一个周岁。我是农历八月三十出生的。平常年份没有八月三十这一天,翻翻万年历,从我出世到现在总共才有21个农历八月三十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只有21周岁!在我生命经过的几十年中,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上有个郑人买鞋的故事。大意是说,古时郑国有个人要买双自己穿的鞋子,先把自己的脚量了一下,然后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上,就到集市上买鞋去了。当他拿起鞋  相似文献   

14.
抓(?)’     
季枢中同志刚走下楼,就听到出纳股的同志们在大喊大嚷。“凭啥叫我当复核员?我也不比别人强,死了那份心吧,说什么我也不干!这是李在菊同志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又听到小李说:“干脆,咱们大家伙来抓阄吧,谁抓住叫谁干!”季枢中同志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停顿一下走开了。  相似文献   

15.
新春佳节,人们总喜欢在门上贴个大“福”字,以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的人还把“福”字倒贴,取其谐音“福到了”之意,以表示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贴“福”习俗的由来,民间有三种传说:一说,贴“福”的习俗源于周朝。相传姜太公姜子牙的妻子是八败之命,到一家穷一家。在姜太公封神之际,妻子对他恳求说:“别人都封了神,为什么不封我呢?”姜太公说:“你到一家,败一家,封你什么神呢?不过,要封就封你为穷神罢。”妻子不高兴地反问道:“封我为穷神,把我放在啥地方呢?”姜太公说:“有福的地方你都不能去!”这件事一传开,…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他是“开拓者”,有人说他是“狂人’,还有人说他是“疯子”,但无论别人怎样说,他依然凭借自己的“固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  相似文献   

17.
早上,拎着开了胶的靴子,满街去找修鞋人。鞋摊一个人也没有。不能拎着它上班吧?心烦之时,旁边修锁人搭话:“我家里的也在这里修鞋,如果你信得过就放在我这里,过一会让她给你修。”看我将信将疑,他说:“我们不会多收钱的。”我说:“下午三点后才能取,得寄存一小天呢,还是开个价,  相似文献   

18.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被分配在一个偏远山区税务所。在办移交的时候,一位老税务人员语重心长地说了这样一番话:自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的中专毕业生,从事税收几十年了,在别人眼里,自己没有评上什么职称和当上什么官,也许很冤!但想到自己在税收岗位上几十年,一直以“诚信为本”,没有失信于人,没有失信于税收工作,更没有做对不起纳税人和税收工作的事情,于人于己,于国家于集体,都问心无愧,很值!当我从他手中接过那未开完的税票、账簿时,就象是接过一份神圣的使命;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发誓,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情,自己都要做到“诚实守信”。因为…  相似文献   

19.
行长刚作完“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动员报告,小周就一马当先写了申请书,要求领导上批准他第一批下去。当小周把申请书贴到走廊的墙上时,老吴拉了拉他的袖子问:“商量好了吗?大嫂乐意不?”“这……”小周刚想说这用不着商量,见到老吴一咧嘴,就又改口说:“她不会不同意的,我今天晚上回家动员动员她!”“我担心你动员不好!”老吴边说边走了。老吴的担心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原来小周的爱人玉珍是农村的高小毕业生,当地毕业后考不上初中时,她就有了打算:不能留在农村,上长春姨家去,在那里找一个机关干部,比在农村下庄稼地强多了。玉珍就是抱着这种思想进城的。在她姨家住了半年,就由亲戚介绍同小周结婚了。这个底,作为玉珍姨母隣居的老吴是一清二楚的。  相似文献   

20.
林伟 《理财》2005,(12):31-33
《哈佛商业评论》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比尔·盖茨说:“除了彼得·德鲁克的书以外,还有哪些书可以看呢?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张瑞敏说:“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