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该文在阐明森林景观资源功能区划原则的基础上,以婺源县为对象,运用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县域森林景观资源功能区划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聚类相结合及星座图法进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采用星座图法比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聚类相结合方法能得到更为满意的结果,指出了所区划的三大功能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区划功能分区研究,对进行差别化管理政策的制定、空间分区管理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分析矿产资源综合区划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以资源条件、开发基础、生态条件、区域经济潜能为准则层的矿产资源综合区划二级区划的指标体系和分区体系。分析和讨论了矿产资源综合区划二级区划分区方法,并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甘肃省矿产资源综合区划二级区划进行分类研究,将甘肃省划分为重点发展、一般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4类功能区。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分类结果符合实际,是对传统区划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浅谈农业技术创新形势下的农业资源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回顾了我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分析了农业资源与农业技术创新的关系,针对我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实际,按照区域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提出了发挥农业资源区划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土地利用区划研究不仅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重要作用,也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文章试图探索如何将扶贫因素纳入土地利用区划标准,实现扶贫开发与土地利用区划的创新融合,并选取云南省芒市这一典型贫困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分析二者融合的内在机制;综合分析法和分区单元归并法进行综合分区;演绎法划分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土地利用保障区;空间迭置法构建芒市土地资源利用与扶贫开发统筹协调发展的措施体系。[结果]最后将芒市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区,即:Ⅰ东北部低山盆地区,Ⅱ东南部中低山河谷区,Ⅲ西南部低山盆地区和Ⅳ西北部中低山地区4个土地利用区域。[结论]理论探讨精准扶贫与土地利用区划的创新融合,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尝试提出各综合区精准扶贫与土地资源利用统筹协调发展的措施体系,对芒市乃至类似地区土地扶贫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土地利用区划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目的:概述国内土地利用区划工作,提出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土地利用区划研究进入了系统研究和逐步完善期.这期间中国区划工作的主要特点为:(1)区划研究经历了由单一化向综合化、由关注自然属性为主到自然和人文属性相结合、由专家集成的定性为主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注重"3S"应用的方向发展;(2)众多区划方案的提出都与中国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需求相关;(3)区划工作大多集中在农用地,对非农用地的关注不够;(4)现有区划工作尤其在系统指标构建上未能将土地资源、社会经济以及土地生态环境区划很好地结合起来;(5)区划工作多是静态的,时效性不强;(6)在区划方案的认定上,没有制度化的保障.研究结论:有必要在中国开展综合性区划研究,并就编制综合性区划方案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耕作制度发展及区划方案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我国农业全面进入转型发展阶段,适应气候变化和技术进步双重影响及资源环境保护要求,是新阶段耕作制度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方法]文章基于1985—2015年以县域为单元的作物生产与资源要素空间数据库,分析资源与作物生产匹配特征及其变化动态,并运用遥感、GIS、模型模拟等方法,进行了耕作制度区划方案更新。[结果]受气候变化及品种更新、栽培耕作技术进步等影响,我国熟制界限指标、作物种植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的耕作制度区划将全国分为3个熟制带、11个一级区和41个二级区。[结论]基于气候变化与技术进步双重影响构建的耕作制度区划指标与区划方案,能够更好地突出我国耕作制度区域特征和服务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及布局优化。未来我国耕作制度发展将围绕资源节约、生态友好、集约高效、产业协调目标,适应机械化、规模化、精准化发展趋势,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积极开发多功能的新型耕作制度模式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从建设生态文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需求出发,在传统的综合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生态区划的基础上,探讨了省级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划的三级体系,一级以地貌为主导,二级以国土空间类型为主导,三级以包括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八个功能为主导。构建了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类27个指标体系,形成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区划方法。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划分了湖南省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划方案。省级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区划分的成果可以为省级国土规划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畜牧业区划工作,于1981年4月开始,1983年12月暂告一段落。全省70个市县,截至目前已提交区划成果报告的有68个,尚有少数市县正在赶印成果报告。省直地、市的综合畜牧业区划,也正在积极综合。预计84年末第一轮畜牧业区划工作可全部完成。将全面进入一个狠抓畜牧业区划成果应用的新阶段。畜牧区划是因地制宜指导畜牧生产的基础工作,应用区划成果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来指导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2005年2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了部分省(区)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座谈会。会议在认真总结各地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指示精神,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对新形势下农业资源区划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入研讨,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会议研究了2005年农业资源区划工作,达成的多项共识和形成的工作思路,对今后开展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现将部分省(区)农业资源区划2005年工作重点和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编发出来,希望对从事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同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区划是落实国家战略、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矿产资源区划研究的重要趋势。在阐述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区划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对矿产资源综合区划概念、内涵、特点、区划体系,以及划分方法与指标体系设计等方面的思考认识,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区划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矿产资源规划技术方法之一,SWOT分析在决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选择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运用SWOT分析,找出影响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四类关键因素:内部优势(S)、内部劣势(W)、外部机遇(O)及外部威胁(T).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交叉组合分析和矩阵模型等方法,可以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战略给予确定并加以完善.最后,指出了SWOT分析应用于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滨海区域生态系统不稳定,沿海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滨海地区生态区划是根据滨海区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及开发利用要求,选取相应的生态环境指标对区域状态进行评价,并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的过程。文章以北戴河新区为例,从生态敏感性、建设用地适宜性和景观格局安全性等3个生态要素中共选取14个指标建立生态区划指标体系,运用GIS技术进行生态要素的空间分析,最终将北戴河新区分为生态涵养、生态旅游、生态服务和生态农业等4个生态主区以及15个生态亚区,并针对4个区分别给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果]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农耕生产型和特色物产经济型。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6个区:滇中湖泊盆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和滇西南低上山河谷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北高原山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乡村旅游资源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区。云南省乡村旅游实行分区规划,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区域保持一致,也分为6个区域。[结论]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特点突出,全省乡村旅游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对提高区域经济收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江平原国土整治分区主要是基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动态变化的考虑,关键对国土资源进行规划和保护,从而划分四个大区,再结合经济开发类型与环境保护对象进一步划分成16个亚区,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强调了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土地管理的重要调控手段,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协调区域内各种用地,限制不适当的用地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上思县土地利用现状为例,选取了8个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最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分区结果,并对不同的功能区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目的:探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属性和编制方法。研究方法:依据投入产出分析原理,借助表上作业法,完成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在各类用地规模和区位确定之后,规定每块土地的用途,开展各类用地内部规划设计。研究结果:开展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可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研究结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完善和深化;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开展,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各项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方法 文章以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为主线,运用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梳理我国农业区域发展学科的对象任务和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研判了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区域发展学科体系建设方向与重点。结果 近40年来我国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农业布局与区域规划等农业区域发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应对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空间格局、主体功能和国内外经济环境所发生的重大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农业区域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创新。结论 未来应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对标国家新需求,抓住新机遇,新时代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重点聚焦空间布局、区内发展和区际协调三大任务,从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研究尺度和研究领域四方面进行开拓创新,支撑构建与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风暴潮灾害的频发已成为制约山东省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汇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元决策与统计学方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山东省风暴潮灾害风险进行区划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沿海城市按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可划分为四类,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构建一套适用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AHP方法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型,对石家庄2000~2015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从发展评价结果来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缓慢下滑阶段(2000~2004年)、快速下滑阶段(2005~2008年)和快速上升阶段(2009~2015年)。从各类指标灰色关联度数值变化情况来看可将其划分为2种类型:(1)包括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出等2类指标,其关联度数值都呈快速增长态势;(2)包括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等3类指标,其历年灰色关联度数值变化均具有先减小再增大的特点。[结论]石家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并呈现"U"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