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可以观最早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提出来的诗论之一,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对于诗可以观所观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历代解释不一。结合孔子时代特定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诗可以观更多指的是观风俗之盛衰、观他人之志或观一国之志。  相似文献   

2.
在白居易的讽喻诗中,有一部分使用了丰富的“物”意象。这些“物”意象的使用,增添了这些诗作的含蓄性和形象性;与此同时,也削弱了它们的战斗色彩。  相似文献   

3.
“自在”与“自得”——浅论杜甫草堂诗的自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栖息近乎世外桃源的草堂时期,创作了大量自适诗,这些自适诗呈现出萧淡婉丽、细入无间的独特艺术风格。性本疏放的诗人在儒、释、道等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在对自然外物的观照里,在日常生活的玩味中,诗意地品味着生命的本真意义,从而渐渐开释生命的烦忧。自适诗表现出杜甫经过长期颠沛流离终有一席栖身之地后,过起了“卜居”“为农”的闲适生活,由此形成自适诗特有的艺术风格,体现了生存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汉班婕好作《怨歌行》,自比团扇,将自己的身世遭遇融入其中,引发了后人的同情。自此班婕好其人其事成为后世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典故,团扇也因此成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唐诗在继承了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对典故运用呈现出一定的新特点,团扇诗因此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意蕴。唐诗中的“宫怨诗”在写作上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5.
李瑞明 《嘉兴学院学报》2004,16(1):95-99,129
陈衍是近代“同光体”诗学的主要理论家,其理论观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虽未明确其实际内涵,但从其语意中所表达的实是一种在“人成”基础上的诗学功夫论,不但有对诗人精神主体的要求,也有对诗歌理想新境创造的期望,更有对社会现实文化的关注意蕴。  相似文献   

6.
若木 《新智慧》2008,(7):81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报人萨空了新婚大喜,陶行知和李公朴参加了婚礼。来宾要新郎新娘报告恋爱经过,萨空了涨了脸,怎么也不肯说。陶行知就自告奋勇地代他解围:“我这儿有一首诗,是和李公朴合作的,代空了向各位报告恋爱经过。”来宾闻言一片掌声,只见陶行知展纸念道:  相似文献   

7.
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为主将的诗界革命是中国近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理论和创作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亦将西方新事物与古典意境融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黄遵宪作为新派诗的一面旗帜,以我手写我口为自己的诗学理想,以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为自己的诗学纲领,冲破了旧体诗的牢笼,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做出了创新。理解黄遵宪的诗学主张,必须要考虑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教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需要借助于文化的力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古代人们的智慧。诗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是文学的一种形式。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发现诗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诗对现代德育教学的意义,是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是研究诗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符合现代德育教学的需求。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院校运用传统诗教进行德育实践的探索研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儒家"诗教"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始终。时至今日,儒家"诗教"对于高职学生人格培养依然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柳”意象在逐臣别诗中几乎销声匿迹,说明柳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内蕴在逐臣那里处于弱势。逐臣别诗中惯用的“北望”、“北归”两组动态意象,道出了逐臣在别诗中所要表达的回归朝廷、重新实现生命价值的渴望,根据感情和意象对应的原则,柳意象被逐出逐臣视界。而逐臣执着的回归情结,有其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1.
历代以“三良”为题材吟唱的诗作代不乏人,这一题材在世代传承中一再被改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主题的发展表现为或异化或深化。这种变化超越了文学本身,是作家品格和时代精神的体现,这种发展变化也揭示了古代诗歌主题通变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河南洛阳玉米种子案中,中国现阶段的民主、法治与宪政之间的张力暴露无疑,其实三者之间关系并非只有冲突与抵牾。首先,民主与法治是互为内容与形式的,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法治与宪政之间属于上下位的关系,宪政是对法治缺陷的修正,最后,民主与宪政关系表现在:宪政不仅是对法治的制约,而且也是对民主缺陷的修正,二者是形式上(主观上)的冲突、而实质上(客观上)的相互制约但同时具有彼此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革"暴力是余华在小说中极力呈现和思考的主题,一些涉及暴力题材的小说显现了"暴力美学"。这种对暴力的极端渲染,其本质原因是作家和现实存在的紧张关系。余华不同时期的小说体现了处理这种紧张的方式,在早期的《一九八六》和近期的《兄弟》中,余华表达了对"文革"暴力不同的看法。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反映了余华关于"文革"暴力叙事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