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山西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山西旅游业要实现跨跃式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至关重要。文章在探讨山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山西四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开发旅游资源发挥规模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泽民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综合效应。因此,大力开发山酉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旅游资源,对实现山西经济上新台阶具有深远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发展旅游业对山西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王凯霞 《经济师》2006,(10):265-266
文章阐述了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景观、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旅游产品构成要素,分析与预测山西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对进一步发展山西旅游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智淑萍 《经济师》2003,(6):127-127
发展旅游业对促进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与其他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 ,山西旅游业还存在一定差距。只有结合山西的资源特点 ,走人文特色的发展道路 ,山西旅游业才有竞争力 ,才能获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于军 《经济师》2005,(11):139-140
人们对山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实,除了煤以外,山西的旅游资源也在全国前列。相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却相对要晚得多,旅游资源优势和经济效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多元化经济增长模式,山西省委、省政府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中,把发展山西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植。文章就新形势下发展山西旅游业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发展山西文化旅游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是山西的一大优势,山西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对山西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扩大山西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创立山西文化旅游品牌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董文甫 《经济师》2011,(3):248-249
山西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但由于政策、观念、投入不足等一些原因,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在全国一直居于落后水平。环境已经严重制约了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分析旅游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山西省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进行旅游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手段。文章就影响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为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西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山西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尤为重要。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除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外 ,市场型战略亦应提到议事日程。文章从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山西旅游资源特色优势角度 ,提出了山西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四大市场型战略。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山西省的相关旅游业一直发展缓慢,与其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符.调查发现山西并未切实把自身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不大,没能使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和利用,以至于山西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高.本文将RMP(昂谱)分析方法应用于山西省文化旅游开发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文化旅游开发战略和相关的保障措施,为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山西旅游业“潜力大、开发不足” ,为此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 ,突出文化竞争和宣传促销 ,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 ;必须对整个旅游产业进行重组、整合 ,以培育出适应国际竞争的大集团 ,最终在山西建成一个集文物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
孙韬 《经济师》2003,(4):292-292
文章认为山西是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的大省 ,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资基础。加快发展旅游业则要加强旅游环境建设 ,克服流于表面、孤单分散、缺乏亮点的问题 ,创造打造文化强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旅游资源众多的山西应把旅游业作为21世纪山西的一大地柱产业来抓,并且鉴于山西有丰富多彩且文物价值极高的庙资源,而这些庙宇绝大多数系佛教建筑,庙资源实际上就是佛教文化资源,故山西旅游业理所当然地应以佛教文化为标识向高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开发。  相似文献   

13.
山西旅游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周边省份,在全国处于落后的位置,其症结所在为资金问题。山西旅游应当走一条从政府到民营的多元化投资之路。加强市场运作,真正实现旅游产业化,从而大力推进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开发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但是,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阻碍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已成为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舟山旅游发展情况的介绍,分析了舟山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之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山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山西旅游未来20年的发展制定了经济目标,远期目标——到2025年,将山西建成现代旅游经济强省,成为国内首选、世界知名的直接旅游目的地之一。山西旅游的大发展,是基于黄土高原地区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山西文化为中华文明奠基,决定了山西旅游必须要走文化旅游之路。山西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文化旅游业成为建设强省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刘晓英 《经济师》2013,(3):274-275
旅游业具有外向型、先导性和带动性的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整合地区资源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作为典型的资源经济地区,以煤炭资源为主的黑色经济模式对山西经济发展已经表现出了制约影响,产业的转型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资源依托型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背景、意义及路径进行具体分析,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山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对山西乡村旅游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对山西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使乡村旅游产品升级持续发展,努力将乡村旅游打造成山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为山西旅游业持续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产业。1981年,全世界旅游消费额为9500亿美元,超过世界钢铁业和军火业的销售额。我国旅游业在1979年至1983年的5年间,接待旅游人数从420.39万人增加到947.7万人,年平均增长25%;旅游收入从6.96亿元增至18.59亿元,年平均增长33%。而山西省1983年的旅游收入为327.69万元,仅为全国的千分之二,省会太原1983年接待旅游人数为0.56万人,在全国27个重点旅游城市中居25位。造成山西旅游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很多,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从目前来看,应该把对山西旅游资源的描述,对省内某个旅游区的具体开发设想,上升为对全省旅游业进行总体的谋划,确定发展的战略思想,制定发展的战略方针,促进山西的旅游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山西旅游产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鸿周  刘佳 《生产力研究》2005,(11):189-190,245
山西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然而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旅游资源优势至今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迫在眉睫的是如何解决山西旅游投融资问题。本文在分析山西旅游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旅游投融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解决山西旅游投融资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山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旅游业发展速度很快,与全国其它旅游发达省份相比经济效益却很差,原因是硬件和软件都有差距,比如旅游服务过程中缺乏诚信,星级酒店数量少、档次低,服务质量差;旅游的生态环境差,主要表现在城市大气污染、河流污染、景区环境污染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不协调等,所以只有尽快提高山西省旅游硬件和软件水平,打造诚信旅游环境,才能使旅游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