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8年11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国际旅游学会(ITSA)第二届双年会在"奥运后、世博前"的背景下集中探讨了大型会展节事活动对旅游业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动态影响,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旅游及会展产业和会展、都市旅游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国际会议于2009年7月11-13日在桂林阳朔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围绕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旅游影响等主题的热点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思想碰撞.本次会议通过了<阳朔宣言>,加深了中西方的学术对话,推动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翟宁 《旅游学刊》2006,21(1):30-30
本刊讯 为促进旅游学科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并推动旅游学科发展,由北大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发起并承办,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旅游学会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协办的“2005旅游研究北京沦坛——旅游研究方法”研讨会,2005年11月5口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北配楼报告厅举行。论坛由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德先生主持,在国家旅游局人教司余昌国调研员和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莫多闻书记致词后,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国内数十位旅游研究专家、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通过对美国4所较为典型的旅游研究比较成熟的大学,即普渡大学、内华达大学拉斯韦加斯分校、德州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的旅游相关院系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问题的比较、研究、发现美国中大学中旅游及相关研究主要呈现两种方向:服务管理方向和开发管理方向。前者的研究对象主要的酒店业、旅行业和餐饮业,研究中侧重服务管理;后者主要对象为旅游地资源和吸引物,研究中更侧重开发与保护取向。通过这一分析,为发展中我国高等院校旅游教育事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都市旅游国际会议在上海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学刊》2006,21(12):84-84
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WTO)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承办,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旅游会展推广中心协办的都市旅游国际会议于11月17-18日在上海希尔顿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6.
中外国际旅游城市网络旅游信息国际友好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尝试提出网络营销国际友好度的概念,从英文旅游信息总量、英文旅游信息质量,以及各旅游城市的官方旅游网站的国际友好度,来分析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与我国国际旅游城市网络营销时面对境外游客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友好程度.通过对比,分析中外国际旅游城市在互联网上面向全球客源进行竞争和宣传的不同和相似,帮助国内旅游城市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国际互联网构建一个长期高效的对外旅游信息体系,降低开拓国际旅游的成本,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旅游研究向名牌大学的渗透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本文根据对互联网上显示的 2 0 0 0年全美前十名大学学者的研究兴趣的观察 ,发现旅游研究已经逐步渗透到这些顶级大学 ,表明旅游研究已经登上世界学术研究的大雅之堂。这些顶级大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文化旅游及其影响、旅游人类学、生态旅游、太空旅游、户外游憩与解说、旅游文学、自然资源保护、旅游规划设计等。  相似文献   

8.
魏云洁  庞世明 《旅游学刊》2013,(12):116-119
在成功举办2011、2012《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的基础上,为推进中国旅游研究和产业发展,加强旅游学界与政府管理部门及业界的沟通和交流,2013年10月19日至20日,由北京联合大学、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国际休闲度假学会、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等承办的“2013《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重庆万盛黑山谷景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9.
旅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旅游和经济增长相互作用路径的一般认识,即旅游发展主要从5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主要从3个方面推动旅游发展;然后从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量研究视角,归纳和回顾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旅游乘数、投入产出分析、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旅游卫星账户等4方面的研究:从旅游作为经济增长因素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研究视角,归纳和梳理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旅游专门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旅游带动经济增长假说检验等两方面的研究;最后,得到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旅游学刊》2004,19(6):19-19
9月19~24日,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区域旅游专业委员会、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北京旅游学会、青岛大学旅游学院、河南大学与《旅游学刊》编辑部等十家单位在河南开封联合召开了“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出版机构、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约130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丁焕峰 《旅游学刊》2004,19(3):32-36
本文对我国旅游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近20年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领域:旅游扶贫含义及其理论基础;特定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旅游扶贫的效应研究;旅游扶贫模式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其他专题研究等。本文认为贫困社区参与旅游、旅游扶贫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有机结合是现阶段旅游扶贫研究中有待深入分析的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日本高等旅游教育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其特色是随着日本旅游的发展,高等旅游教育也与之适应而发展变化。在扩大招生规模等带来的诸多问题面前,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注重国际旅游的教育与经营。基础教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与学生就业方向紧密相连,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3.
《旅游学刊》2006,21(11):F0002-F0002
暨南大学创办于1906年,是著名的华侨学府,也是国家“211”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历史悠久,办学具有特色。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1986年,1987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是全国最早开办的旅游管理专业之一;200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5年旅游管理专业从暨南大学商学系分立出来,成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相似文献   

14.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14,(11):13-15
一、有关共同研讨的回望关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年了。我记得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是在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召开的。由于三地旅游学会的共同努力,研讨会不仅每年持续举行,而且还由三省市发展为五省市、七省市,最后扩大成了十省市。  相似文献   

15.
旅游科学是研究旅游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科学、历史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国内外不同大学对旅游学系的设置也有所不同,有些大学从区域科学角度出发,旅游学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区域科学领域,强调旅游学的区域管理方面的内容,研究旅游对  相似文献   

16.
彭慧玲 《旅游学刊》2011,26(3):10-11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是海南经济特区争创全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体制新优势的重要探索,更是我国旅游业全面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笔者认为,即将出台的旅游法应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废除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相适应的法规,适时出台相应的决定、法规,完善与旅游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立法,更好地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王鹏飞  傅桦 《旅游学刊》2006,21(Z1):51-56
日本高等旅游教育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其特色是随着日本旅游的发展,高等旅游教育也与之适应而发展变化.在扩大招生规模等带来的诸多问题面前,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注重国际旅游的教育与经营.基础教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与学生就业方向紧密相连,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8.
耿庆汇  马波 《旅游学刊》2006,21(12):91-92
2006年9月23日-25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市旅游局主办,《旅游学刊》编辑部、北京旅游学会、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协办,沈阳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棋盘山国际旅游开发区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58篇,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马彦琳 《旅游学刊》2005,20(1):63-67
本文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这个主题,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开发贵州省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了分类讨论,指出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是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省乡村旅游只有沿着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前进,才有希望把贵州省建设顾国内、乃至国际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20.
湛江国际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服务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晋杰 《旅游学刊》2001,16(1):54-57
地方国际旅游资源是珍贵的资源,但要使其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就必须加以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开发.本文研究和分析了湛江国际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国际游客对我们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及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