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森林旅游产品适宜性评价实证分析——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产品的适宜性评价是森林公园开发旅游产品的主要参考依据,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从产品的竞争力、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与定位、开发效益、外部协调性等几个方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的适宜性程度进行了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2.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游憩效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针对森林景观具有部分公共商品的特性 ,将TCM法 (即旅行费用法 )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引入到森林景观游憩效益的评价中来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的游憩效益进行评价 ,得到其景观游憩效益为 3 .92 0 6 1 4亿元。 相似文献
3.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相似文献
4.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量化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也是指导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的决策及政策制定等管理实践的科学参考依据。通过对森林游憩价值的理论认识和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目前较为可行且应用广泛的旅行费用法(TCM)对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进行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以经营成本为基础和以游客的费用为基础。通过对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问卷调查,求算出游客的支付意愿和时间价值,二者之和就是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并对评估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EFA方法的森林游客游憩动机研究——以福州市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经济问题》2013,(4)
在综合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森林游客游憩动机量表,并运用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闽侯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方法对462个调查样本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定的29个评价题项可以缩减为6个构面,按游客评价结果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逃避现实>回归和学习自然>消遣放松>自我实现>兴趣爱好>享受乐趣。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对福州市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提出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查阅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各种历史资料,结合所收集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调查的数据,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市场开发做了可行性分析,明确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卡市场定位,提出了年卡市场开发的策略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四川省达州市经济开发区评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区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显特殊,作为当前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础上选取了14个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方法分为3个层次,分别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达州市为例,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开发区作为城市的特殊经济区域,是当前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利用程度5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区域对比法评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10.
森林火灾减灾可持续能力评价是森林火灾损失的全面反映,在国内外研究与前人研究基础上,参照有关学者建立的一些指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焦作市实例,计算出相关指标权重,根据实际值和参照值,借鉴可持续能力评价的综合距离公式计算得出焦作市的综合距离值。结果显示焦作市森林火灾减灾可持续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1.
旅游生态位评价研究——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定量方法评价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首先运用Delphi法选择和建立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旅游生态位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旅游生态位评价模型对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位明显大于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2.
森林旅游业发展融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吉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景观、旅游资源、生态文化等结合不够紧密,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及其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作用与贡献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上考虑不足。因为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城市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因此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建设森林旅游示范目的地、"森林人家"示范点,完善森林旅游示范设施,加快推进森林旅游服务体系工程等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初探--以湖北省保康县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我国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是很完善的现状,分析了土地整理潜力和总结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设计了一套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和加权计算土地整理潜力;这种评价模式已在项目区进行了实践,意为农村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城市森林公园的游客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计算出2006年公园的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0.010896hm2,其中旅游餐饮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45%;林地的土地类型占用最多,为44.72%,旅游生态效率为240美元/hm2,反映出城市森林公园的旅游是一种生态占用较低,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也较低的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AHP法的蟒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蟒河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重新分配了权重。结果表明:蟒河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价值较高,但区位条件一般、竞争较为激烈、基础设施较差,景区开发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矛盾制约着景区发展。蟒河国家森林公园需要从形象树立、互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构建新型社区关系来促进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西北干旱区存在自然环境劣势,其聚落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因此构建干旱区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GIS技术及评价模型研究聚落选址适宜性分布,为其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裸地(61.46%)和草地(30.09%)是研究区主要景观。吐鲁番市聚落选址空间分为极适宜区、高适宜区、中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5个类型,聚落中适宜区及以上所占比例仅为26.8%;极适宜区(4.09%)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中部的博格达山南部地带;高适宜区(6.39%)分布在极适宜区周围的河谷边缘地带以及部分丘陵缓坡区;中适宜区(16.32%)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同时受盐碱地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生态系统结构较差;低适宜区(40.49%)分布在盐碱地以及山区裸岩,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差;不适宜区(32.71%)集中连片分布在盆地南北端,生态条件更恶劣。[结论]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的制约,吐鲁番市聚落选址空间适宜性较低,因此城市聚落选址建设中应充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需求,科学布局,实现聚落选址适宜区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一般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要求,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后评价的特点建立了城市防洪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城市防洪工程后评价指标多为定性指标的特点,将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引入城市防洪工程后评价中,在采用三角模糊数表征专家的判断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某城市防洪工程后评价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云霄红树林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构建其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状况。结果表明:云霄红树林湿地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总体处于适载状态;自然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环境承载力处于适载状态,经济环境承载力处于弱载状态;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管理水平承载力处于适载状态,基础设施承载力、服务设施承载力、经济规模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处于弱载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立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管理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石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问题.文章构建了一套石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以该评价体系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主要石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关于石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