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但目前,农村环境管理缺位、体系制度不完善等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令人堪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寻找一个新的介入点,将生态可持续性与牡会可持续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卢静秋 《山西农经》2023,(8):126-128
林业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产业,是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新的增长引擎。近年来,虽然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探索了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规划支持、资金投入、品牌经营、技术推广、群众认知等,提出了编制发展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培育龙头品牌、强化技术支撑、改变群众认知等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思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深入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丰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龙娟  梁萍 《山西农经》2022,(23):127-129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开展林业经济发展活动,是保证林业经济发展实效性的重要基础。文章简述了林业的功能,阐述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开展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林业经济发展要点,提出了几点助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林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律作为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是保护环境最强有力的途径。尽管我国已出台了若干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尚不完善,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推进的需要。本文说明了我国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阐明了法律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亮 《山西农经》2022,(15):117-119+128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此情况下,进一步落实科学经济发展理念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林业经济体量不断增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受到广泛重视。强化林业发展,不仅能提高林业经济水平,而且能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当前林业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因而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应重视林业经济的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文章从林业价值分析入手,分析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要素,研究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阐述了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本文分析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附加成本和收益,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失灵,提出了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福庆 《水利经济》2008,26(1):49-51
在分析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环境保护规划,健全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出台环境保护法规,依法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环境保护效益;进行有关理论、科技、政策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土地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和山地占82.1%,盆谷仅占8.5%。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型破碎,地势西高东低,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因北盘江强烈的切割起伏大;海拔高差达2000余米,山体高大,峰峦起伏,形成典型的立体农业格局。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剧增,垦植过度,导致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耕地肥力下降,中低产田土比重大,喀斯特地貌石漠化面积逐年加重,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给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留下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要想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就需要研究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对策,从而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11.
发展林业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可以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社区林业有利于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牧业与林业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保护土著居民的文化整体性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认真做好土地保护工作,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农民切身利益之所在。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保护工作,要高度重视在这个过程中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在认识上要宣传保护土地,在规划上要坚持保护土地,在试点上要研究保护土地,在制度上要落实保护土地,在执法上要严格保护土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政府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林业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生态观和资源利用观及实践经验,使当今中国林业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具体表现在:保障农业高产稳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新林业等方面。未来中国林业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土地资源行政配置、农村土地非市场化流转使耕地大量流失、农民利益遭遇非公平掠夺、城市规模无度扩张、土地生产力和利用率低、农业规模经营难以发展的根源,也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村发展落后、农民长期贫困的根源。创新土地管理制度,转变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培育并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合理分配农地流转收益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时期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对国土资源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指出,国土资源系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在以下方面应该而且能够大有可为:一是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二是要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三是要搞好土地整理复垦;四是要加快土地征收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等改革,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五是要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六是要努力推进基层国土部门建设;七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于2006年4月5日晚举办了“第四届农村发展论坛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邀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锡丈研究员就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报告。陈主任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原则,以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苯文根据其报告整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农村?什么是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所必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具备三个特点:有新的结构,包括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城乡结构和新的组织结构;有新的主体,以组织起来的农民为主体,政府的作用重点在服务;有新的功能,新农村要有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传统优秀文化保存功能和生态功能。新农村建设既不是把农村变为城镇,也不是把农民固化在乡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农民社区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与京郊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郊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涉及7个区县,近60万山区农民,其成果能否巩固,后续产业如何发展,关系到能否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总结了北京山区退耕还林的成效和模式,阐述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林(即林业、林区和林农)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三林与三农问题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高度重视三林问题的特殊性,明确认识三林问题的内在实质,有针对性地确立三林问题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