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和折价。目前一般的做法是以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计算表计算债券摊余成本,本文运用T型账户进行计算,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方法更为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其他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项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此规定明确债券的溢折价摊销只可采用实际利率法进摊销。债券按付息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另一种是期满时一次还本付息。不同版本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讲解中比较详尽的阐释了实际利率法下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而对于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如何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溢折价,则未提及。文章试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溢折价摊销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长期债券投资核算需增设明细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王永珍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长期债券投资按实际成本计价。取得时,按实际成本借记“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贷记“银行存款”,需摊销的折价和溢价及其摊余价值要用帐面价值与票面价值的差额计算而得,帐面上不能直接反...  相似文献   

4.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企业购入的各种债券。 企业购入债券价格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面值,高于或低于面值购入债券称为溢价和折价购人,债券的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有效期内进行摊销,也称为利息调整,调整后的摊余成本应等于债券的面值。但笔者认为,现行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计算中摊余成本计算有不妥之处,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金融负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而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债券溢折价进行摊销较为烦琐,笔者经过实践,设计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债券溢折价摊销模型,不  相似文献   

6.
张铮 《财会月刊》2012,(17):94-96
现行利息收益计算表不能直接反映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调整摊销及摊余成本的计算过程,本文运用Excel电子表格计算债券的实际利率并编制利息收益计算表,效果较好,可供实际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公司债券投资直接从发行公司取得公司债券投资如果直接从集团内发行公司取得,则相互间的债权债务对应关系清晰,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需抵销相互对应的债权债务,同时消除与之相关的利息收入与利息费用,只是在债券非面值发行时,应注意对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处理。通常,在发行公司,溢价或折价在报表中与面值分开列示,并在债券期间分期摊销,作为利息费用的减项或加项。而在债券购买方,债券投资成本包括债券面值和溢价或折价,利息收入包括按面值计算的应收利息和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额。因此,投资方和债务人相应项目的数额应该是相等的,除非…  相似文献   

8.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商业银行存贷款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适用于金融资产)。其中,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都很容易确定,且反映在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中,而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的计算比较复杂,其实质上为累计确认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包括累计应计收(付)的利息和累计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折价及其他费用等)两部分。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科目核算方法中,后者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科目中核算,反映在其账面价值中,而前者既可能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科目核算,如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核算,反映在应付债券账面价值中,也可能通过“应收利息”、“应付利息”科目核算,如商业银行存贷款核算,未反映在其账面价值中,但属于构成摊余成本的组成部分。当利息费用或收入实行分期收付时,意味着摊余成本的收回,并使摊余成本与存贷款账面价值趋于一致。在没有本金收回及发生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存贷款摊余成本改变的唯一途径是利息收入或费用的确认及收回。由此,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笔者总结出两组基本结论:在初始确认时,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一致。在后续计量中,由于计息结息方式的不同及核算方法的差异,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并不必然一致,在分期结息付息的情况下,两者相等;在分期结息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的情况下,两者不等。  相似文献   

9.
马腾 《财会月刊》2013,(2):106-108
本文针对债券溢折价发行、推迟发行、提前收回等情况,结合分次付息到期还本的实际案例,列出计息时点的摊余成本计算公式。采用分段函数的方法,将摊余成本、利息费用分段连续表示,反映出各个时点的摊余成本。运用Excel软件中的单变量求解功能,求解实际利率。  相似文献   

10.
王坤 《财会月刊》2010,(11):76-77
企业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可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折价摊销处理从投资者的角度上看,存在按债券面值购入、溢价购入和折价购入三种情况。由于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异导致债券投资者溢价或折价购入,购买价与面值的差异就是一种利息费用。当溢价购买时债券购买价高于面值,投资者将比面值多支付债券溢价部分,因此确认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应考虑这部分在购买时比面值多付出的溢价金额,此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券的票面利息-溢价摊销;反之,折价购入时债券购买价低于面值,投资者将比面值少支付债券折价部分,因此确认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时则应考虑这部分在购买时比面值少支付的折价金额,此时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券票面利息+折价摊销。从上述债券溢折价购买的情况可以发现,债券投资收益的确认都是在票面利息的基础上加或减债券折价与溢价,是对票面利息的调整。因而在债券的会计核算中设置利息调整账户进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明细核算,同时设置面值反映债券的初始购入成本。  相似文献   

12.
金融债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溢、折价的核算过程十分繁琐。文章针对此问题,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为例,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溢折价摊销数学模型,极大地简化了计算过程,既易于理解也便于操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当期利息收入与当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的差额作为当期账面成本的摊销额。指南中明确说明了企业取得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投资,其付款额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时,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下列调整后的结果: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  相似文献   

16.
现在会计界对分期付息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的溢折价债券研究较多,债券溢折价按市场利率核算摊销,也有规范的操作,而对到期一次性偿还本息溢折价债券的论述甚少,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供同仁参考。假设甲企业1990年1月1日发行五年期债券,总值100万元,票面利率为年利12%,到期一次偿还本息。若长期债券全由乙企业购入,发行时市场利率分别为10%和5%。现分别计算债券发行价格,并按甲、乙企业分列债券溢折价按市场利率计算的摊销表。一、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0%债券发行价格=到期偿还本金按市场利率计算的现值+各期票面按…  相似文献   

17.
湛忠灿 《财会月刊》2007,(10):78-78
分期还本债券是按不同的到期日偿还本金的债券,和一般债券一样,也存在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而且溢折价应该在持有期内摊销完毕,摊销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的处理与一般债券相同。但由于其本金在债券持有期是分期偿还的,所以本金在不同会计期间的金额是不一致的,本金在不断变小,溢折价摊销的直线法也不是简单的平均摊销。下面通过举例对此摊销方法的简便会计处理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8.
债券投资摊余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影响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为了有效控制审计风险,验证债券业务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采用平行模拟的审计方法,建立了债券投资摊余价值审计模型,设计了基于SQL的嵌套迭代算法,并用一组测试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实现审计线索的精准定位。在某省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审计中的实例应用,发现了被审计单位摊余价值分类错误、计算错误导致的收入低估。对债券投资业务的海量数据式审计实务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亚丽 《财会月刊》2012,(19):31-32
本文主要对可提前赎回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确认的调整时间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不应该在预计发行债券公司将部分赎回债券时调整期初摊余成本,建议应该在已经赎回债券的期初调整摊余成本,以提高可提前赎回债券摊余成本核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对在金融资产计量中出现的摊余成本的性质与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一概念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摊余成本仅仅产生于投资主体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这类金融资产,即产生于对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所进行的投资。摊余成本虽然是财务报表一个计量属性,但它不能用于初始确认,而只是用于弥补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摊余成本是用公允价值计量持有至到期债券的替代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