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胡帮胜  刘旻 《生产力研究》2005,(12):217-218,221
公司治理是通过各种激励约束机制使公司管理者行为能满足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要求,如果低劣经营业绩的高级管理者能被及时更换,则说明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因此,通过检验经营业绩和后续高管变更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公司治理机制的方法之一。本文综述有关高级管理者变更与经营业绩关系的研究成果,发现董事会特征、管理者持股、大股东和外部接管竞争是影响公司高级管理者变更的重要机制。在此基础之上,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管理者更迭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理者更迭是企业管理者(主要指经理人或CEO,也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高层管理团队等)离任和继任行为的总称,是原有的权力结构模式被打破,新的权力结构模式建立的过程,是公司内外部约束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是公司内部对管理者进行约束的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监督:董事会的监督、其他管理者竞争形成的相互监督和大股东的监督。从本质上讲,这三种监督力量是相互作用的,并最终归结为董事会行为。通过对管理者进行约束,董事会实现了管理层行为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相一致。因此,董事会解聘或任命高层管理人员,反映出公司政策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到股东财富。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我国与西方国家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比较,分析出股东与管理者利益冲突的区别以及相应的治理机制的不同之处,为我国引进与借鉴国外的公司治理制度提供理论参考,防止僵化地照搬国外的公司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司治理针对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其目的是对经营者形成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内部控制针对经营者和次级员工(一般管理者和其它员工)的委托代理关系,其目的是对次级员工形成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层次的问题。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成长的相关因素与公司治理关系密切。公司治理,就是协调股东和企业高层管理者、员工、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涉及指挥、控制、激励和约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高效、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成长的关键。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权力结构、激励与约束机制、选拔产生、培训与考评机制、文化背景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股权结构不同的股权结构对应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不同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成长机制。美国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中国公司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公司股权…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内部人”的约束机制,其目的在于制衡公司内部各种权利,协调所有者、管理者和广大雇员的既定利益,使其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它不仅是一种内部制度安排,而且是一种过程和实践,是精心设计的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即有区别,又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是有限责任,它包括股东的有限责任以及公司的有限责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背景下,拥有信息优势方的公司高层管理者就可能在公司“面纱”的保护下从事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的道德风险。认真研究公司“面纱”与公司高层管理者道德风险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看出,有限责任的严格化将成为削弱或减低管理者道德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使得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如何对管理者实行激励和约束,按照何种标准实行激励与约束就成为股东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国的现状,提出了管理者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及时更换不称职的管理者是公司治理制度有效的重要标志。文章以2006-200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公司治理参与主体的心理因素,管理者信心对其职位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自信程度与因公司业绩欠佳导致的离职显著负相关,但在国有上市公司中,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当公司所在地外部治理环境较差时,自信程度愈高的管理者愈可规避因业绩欠佳带来的离职风险。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管理者权利和薪酬激励的关系,从国企存在的特殊制度背景出发,指出现有国企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管理者权力约束力度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对国企激励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司经理权的滥用和公司治理机制的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宗璋 《经济管理》2002,(24):23-30
在国际公司界,“经理中心主义”的崛起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现象。在“经理中心主义”的背景下,公司经理权日益得到扩张与强化。因此,从完善公司治理角度而言,建立有效的公司经理权约束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应结合我国公司的独特现状来构建公司经理权的约束机制。其中,发挥股东、职工和债权人三大利益主体的积极作用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公司治理机制主要由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和社会约束机制构成 ,其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 ,2 1世纪初美国一些大公司的财务丑闻直接引发了美国公司治理结构最新一轮改革 ,改革主要集中在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的准确性和可得性、加强公司管理者的责任和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等几个方面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所采取的措施 ,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完善 ,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司大股东与管理者合谋程度主要受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适应于外部治理的一种内生性安排,外部治理环境是影响大股东与管理者合谋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建华  蒋馥  申晓锋 《生产力研究》2003,(1):213-214,279
本文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的内容 ,提出“所有者在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所在 ,是公司治理的根本。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是公司治理问题内外因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管理者合理把握激励"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映浩 《技术经济》2006,25(2):60-62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文章针对管理者如何合理把握激励“度”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阐述了管理者在实施激励行为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且对于合理把握激励的“度”提出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独立董事的依据是解决委托人同代理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弥补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但在我国特殊的“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正确界定独立董事同监事会职能。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着独立董事“不独立”和独立董事鸡以“懂事”、独立董事从事其特殊职能的信息不充分、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必须注重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严格规定独立董事任职数量和确保丁作时间、合理界定独立董事同监事会的职责,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是有限责任,它包括股东的有限责任和公司的有限责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背景下,拥有信息优势方的公司高层管理者有可能在公司“面纱”的保护下从事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的道德风险。据此,有限责任的严格化将成为减低管理者道德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冼颖妍 《时代经贸》2008,6(9):35-36
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对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能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管理者的通用素质模型进行探讨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以“素质研究之父”麦克利兰教授的素质词典为模版对管理类的通用素质模型进行探讨,认为对于管理者来说最应当具备的素质包括:影响力、适应力、成就导向、沟通力、培养人才和自信等。  相似文献   

19.
“一元制”公司治理的缺陷,是去年年末以来美国公司信誉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它主要表现在:股东至上主义的公司治理理念;公司决策权过度集中于单一组织及个人;主要依靠公司外部监管的监督约束机制;过分崇尚股权奖励的激励机制。在我国最初公司制企业制度的设计时,曾吸收了“一元制”和“二元制”的优点,但后来则表现出日益向“一元制”公司治理发展演变趋势。作者认为,这次美国公司会计丑闻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应尽快扭转目前的这种美国化趋势。回到《公司法》厘定的基本框架上来,按照“二元制”公司治理的构想来探索我国公司治理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在公司治理框架内,散户投资者长期扮演“沉默的多数”和“用脚投票者”角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技术赋能使得散户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发声”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散户积极主义由此成为新兴的外部治理机制。本文以“互动易”和“e互动”平台上投资者互动行为作为散户积极主义的代理变量,从现金股利分配视角考察了这一新兴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散户积极主义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散户积极主义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会影响散户积极主义治理效应的发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信息媒介越多、互动深度越深,散户积极主义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就越显著。此外,散户积极主义还对“铁公鸡”和“微股利”公司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且并没有透支企业的现金股利分配能力,其对企业的持续监督提升了现金股利分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