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科 《济南金融》2006,(7):16-17,26
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房地产价格,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比货币供应量更为显著,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时滞为2个季度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房增产价格,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比货币供应量更为显著,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时滞为2个季度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区域经济结构的异质性,用单一货币政策对其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所得效果不甚显著。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区域实行单一货币政策所导致对区域房地产市场非对称的效力问题。最后提出通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货币政策与房地产调控综述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一定的措施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对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最终达到对国民总产出水平进行调节的目的.货币政策涉及的内容既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又包括运用这些工具的作用机制、传导过程和据以进行监测控制其进度的各项数量指标.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货币政策的传递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途径;二是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即利率弹性途径.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供给相对过剩,利率下降,刺激投资,房地产作为投资,必然得到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市场深化与资本市场发展,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提出新的挑战。该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完善资产价格统计范围的角度,对我国资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资产价格变动确会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影响,且不同资产价格对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影响不一。建议密切关注资产价格,提升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变动影响货币需求的机理,并通过数据检验了相关理论,结论表明房地产价格对货币需求有较显著的影响,不同于以前的研究,本文在作估计时引入了限购这一代表房地产市场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估计结果表明房地产调控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任哲  邵荣平  汪航 《投资研究》2012,(4):101-110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从房地产信贷视角分析房地产价格的文献却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多元MGARCH—BEKK模型和GRACH均值方程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信贷、货币供应量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相关性以及它们的各种波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信贷增长的波动能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而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对房地产价格增长影响不显著。同时实证分析显示在对房价的调控中,房地产信贷的调控是抑制房价波动的一个工具选项。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与货币供应量相比,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与实体经济指标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8.
杨峥民 《中国外资》2011,(12):62-63
<正>一、货币政策与房地产调控综述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一定的措施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对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最终达到对国民总产出水平进行调节的目的。货币政策涉及的内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以及民生福利,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在对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系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前沿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和物价等宏观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表明,货币宽松在房地产市场泡沫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基于房价外生假设的研究可能高估了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后者在货币扩张和房市繁荣阶段尤为明显。其原因可能在于,房价上升后刚性需求带来的替代效应以及高收入阶层投机动机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企业部门资源配置扭曲和产业空心化,降低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动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货币需求理论都隐含一个假设:货币的不同用途之间存在确定的界限,而且界限是稳定的,各自影响的因素也是完全独立的。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划定的界限为持有货币的不同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这三大动机构成了两类货币需求:消费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凯思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而出于投机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人们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在弗里德曼的理论中,这表现为不同的财富结构和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的组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11年9月份,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变化,为了解房地产市场的这种变化对金融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我市10家金融机构及12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并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显示: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市房地产成交量开始下降,但价格略有上升。由于我市房地产价格相对较低,市场刚性需求较多,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风险相对较小;银行积极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行业潜在的风险意识增强,多家银行机构上调了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利率,追加了房地产企业的担保资金,目前房地产市场变化对我市银行业带来的风险相对较小,尚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2.
完善住房市场体系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议题,限购政策作为政府稳定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手段,对房地产企业以及住房市场体系建设均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上市房地产企业2008—2013年以及2015—201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两轮限购对上市房地产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两轮限购政策均显著降低了上市房地产企业市场价值,当企业在限购城市销售占比越大时,价值下降幅度越大;第二,从企业经营绩效来看,两轮限购对其实际盈利和营运能力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第一轮提高了企业偿债的经营风险,而第二轮只是影响了企业的资产增长能力;第三,两轮限购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异质性影响,第一轮并未显著影响房价上涨,而第二轮则显著遏制了房价上涨;第四,从股票市场看,第一轮限购主要是通过企业经营风险影响投资者预期,而第二轮限购则是通过影响房价来改变投资者预期,这进一步凸显了“房住不炒”的政策作用。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制定与推进政策时应关注预期的作用,这对于当前“房住不炒”政策的长期实施及其政策效果的长期稳定都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伟平  曹廷求 《金融研究》2022,505(7):94-114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房企为样本,首先基于SIM单指数分位数回归技术提出测量系统性风险的新指标SIM-CoVaR,并结合前沿的TENET网络模型,构造跨房地产企业风险动态传染的尾部风险网络,然后采用块模型探究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溢出的聚类性、触发机制及传播路径,最后考察网络整体结构和宏观经济变量对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房地产企业间存在明显的系统性风险联动性和溢出效应,在市场动荡时期房地产部门是金融风险溢出的放大器;(2)评估系统重要性节点企业时,除考虑企业规模等内部属性,还应考虑房企间关联结构,利用系统性风险指数可有效捕捉网络中系统重要性节点;(3)跨房企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具有显著的聚类特征,尾部风险网络可被划分为4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各模块的成员及其角色呈现明显的时变特性,监管部门可据此从供给端“因企施策”;(4)网络聚集性、网络效率和网络匹配性的降低能显著降低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探讨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形成机制,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防范化解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存在债务保守融资策略的零杠杆现象。基于1992~2010年的报表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与企业融资策略有关的资金来源、企业特征变量、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与企业是否选择零杠杆融资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当货币资金、短期借款、商业信用融资充足,股票上市融资充分时,上市房地产企业倾向于零杠杆融资决策。与非零杠杆企业相比,这样的企业通常规模小、有形资产少、成长性高,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效应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梳理了2005年以来国家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状况而出台的多项税收调控措施,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重点应从目前对供给方征税转向对需求方征税,即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为此,应尽快建立起全面准确的房地产信息资料和监控系统,加快推进物业税(不动产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计价货币的选择是促进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力图从国际经济贸易的交易成本、商品的海外市场需求、工具货币的选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几个方面对货币计价的理论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impact of hedging on the market value of equit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We examine the annual stock performance of firms that disclose the use of derivatives to hedge over the period 1995 to 1999. We find that only 21.6% of publicly traded U.S. corporations in our sample hedged with derivative instruments over this period and their use is concentrated in the larger companies. Similar to other studies we find that when derivatives are used, interest rate and currency securities are used much more frequently than commodity products. Our sample of 1308 companies that hedge outperforms other securities by 4.3% per year on average over our sample period. This result is robust to several alternative methods of estimating abnormal returns. When we segment performance by the type of hedge used, however, we find that the over-performance is due entirely to larger firms that hedge currency. We find no abnormal returns for firms hedging either interest rates or commodities. The abnormal returns in firms hedging currency is robust to alternative models that seek to control for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and global equity returns; however, we find no significant abnormal returns to currency hedgers when using an augmented model that controls for the role of intangible assets.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我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段,对其背后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揭示出:(1)次贷危机前的动因主要是,寻求亚洲区域合作,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次贷危机中的动因主要是,提供短期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防止经济增长放缓;(3)次贷危机后的动因侧重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经济增长。三个时段的动因带有历史承接性,但又体现出一定的"时变性"。另外,与美国同期对比后发现,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了期限上的创新以将其用于对外贸易、投资,并兼顾人民币国际化,从而多元化了其目标。  相似文献   

19.
借鉴 Aivazianetal 简化投资模型建立了融资模式对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不同产权属性和不同规模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模式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会促使投资增长,而股权融资会减少投资,内源性融资与投资行为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国有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更加积极;大规模房地产上市公司受外部融资约束更强。为此,应完善房地产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0.
数字货币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关于货币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激烈讨论。本文在梳理货币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提出货币的本质是由形式与功能组合形成的一般信用,并且通过货币体系实现信用的制度化。在此基础上,针对数字货币是否会改变货币本质的问题,本文从货币形式、主权信用、中心化、金融稳定、普惠金融和货币管理等六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数字货币并未脱离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在本质上依然需要依托稳固的信用制度作为基础,但是其在信用实现方式的创新也对货币发行、支付结算、金融稳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货币和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在掌握数字货币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完善货币制度和金融管理体系,建立激励相容的机制,积极引导数字货币推动的良性货币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