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今年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政府将依据美国贸易法案201条款,对钢材、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8—30%不等的进口关税,并对厚钢板实行进口限制,以限制外国钢材进口。这是美国历史上对进口钢铁施加的最严重的一次贸易限制。美国此次出台的保护措施,与其一贯宣扬的自由贸易不符,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不满乃至“报复”威胁,但美国仍一意孤行。201条款究竟是什么内容?美国实施201条款后,我国应该如何应对?作为入世后首次遭遇到的国际贸易磨擦,钢铁贸易战引起国内各方面的广泛关注。“201条款”的…  相似文献   

2.
余绍山 《时代经贸》2007,5(12Z):86-88
“337条款”是美国对外国进口产品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一项救济制度。近几年,美国频繁挥舞“337条款”大棒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限制,给我国企业的出口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相比,同为美国反进口激增的限制措施,我国商界和法律界对“337条款”的研究则要薄弱得多。因此,对美国“337条款”予以详细的解析并寻求相应的法律对策,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实务无不裨益。  相似文献   

3.
李建中 《经济师》2005,(8):84-85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是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单方面采取报复行动的救济条款,其行动的“单边性”与世界贸易组织强调的“多边”框架下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原则相违背。入世后的中国应尽量争取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解决与美国的贸易纠纷。  相似文献   

4.
罗峰  朱雷 《经济论坛》2004,(11):122-123
保障措施条款又称“保障条款”、例外条款、逃避条款或“防卫条款”,是指这一类法律条款或协议安排:它授权国际贸易协定中的任一缔约方或国内法中的一国相关职权机构,在协定约定或法定的条件下,可以暂时背离其依协定或习惯所承担的法律义务,而采取关税或数量限制等违背自由贸易主旨的限制进口措施,以保护国内相关生产者的利益。出口受限一方则可以通过磋商,要求补偿,相应减少承诺义务或施以报复。  相似文献   

5.
卢立岩 《经济师》2004,(7):73-74
近年来中美贸易中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并且使用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 2 0世纪 90年代初的以“特别 30 1条款”为主到现在的以“337条款”为主。这不单是一种方式方法的变化 ,它同时表明了美国由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利益为主转向了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其市场为主。这一转变 ,为我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设置了重大的障碍 ,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6.
马新福 《经济师》2002,(4):51-51
文章认为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趋势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 ,我国经贸、法律人士有必要加强研究和认识有关国际贸易反倾销与保障措施条款的相关知识。文章着重就国际贸易保障措施条款的相关问题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7.
论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美国实施301条款的限制何正启(南京大学)美国“301条款”是一项单边贸易报复措施。它与原先GATT所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精神并不相符,但是,美国以原GATT争端解决机制不完善、不足以保护美国“依贸易协定所享有的权利”为借口,频频...  相似文献   

8.
黄正  韩玉启 《技术经济》2005,24(11):22-24
在2005年全球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后,美国和欧盟仅凭第一季度相关进口增加的数据突然以执行“242特保条款”为由,欲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限制措施。2005年4月份以来,这一贸易摩擦逐渐升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本文将从“242特保条款”形成的背景及特点出发,分析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从多层次的角度提出应对“242特保条款”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菲 《经济视角》2007,(7):46-49
近几年,随着中国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频繁地对中国的出口实施保障措施。2005年5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的七类纺织品实施数量限制;与此同时,因为担心美国的进口限制会使中国的纺织品大量转向欧洲市场,欧盟提出对中国两类纺织品进行限制。在贸易政策日趋多元化和许多传统贸易手段被明令禁止的大背景下,保障措施这一“合法”手段正成为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证明某个公司以低于其“正常价值”向国外出售产品,并且倾销性进口导致了对本国工业的“实质损害”或存在实质损害的威胁,该国可以对进口征收反倾销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将“正常价值”定义为商品在本国或第三国销售的价格。和保障措施一样,实行制裁的国家必须证明对本国产业产生的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是由进口倾销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根据美国贸易法的条款,多年来在反倾销问题上中国一直被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的。这就是说,美国商务部在决定一种中国进口商品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纺织业如何应对美国的“特保”条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涛 《经济纵横》2005,(1):42-45
“特保条款”现如今已成为美国封杀中国纺织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一件法宝 ,从 2 0 0 4年 1月2 3日起 ,美国利用特保条款对中国的文胸、袍服、针织品三类纺织品进行设限。 2 0 0 4年 9月 ,美国政府又考虑美国纺织服装业协会的申请 ,可能会对更多的中国纺织品设限。中国的纺织业到底该如何应对 ?本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保障措施是指WTO成员在进口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所采取的紧急限制进口的措施。这种措施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故有自由贸易的‘安全阀”之称。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关税、数量限制和关税配额等方式来限制进口,以达到使本国产业免受其他成员产品冲击的目的。它是一种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产品进口的限制措施。目前,保障措施连同反倾销和反补贴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用以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3.
美国337条款解读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青 《时代经贸》2005,(1):88-92
2004年的国庆节对于中国电池行业来说,应该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中国电池337调查案的终裁中,中国企业因为美国原告方专利无效而宣告全面胜诉。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以后,在国人能够渐渐理性地认识“入世”三大不利条款(市场经济地位,特保措施和纺织品特限措施)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时候,也是在电池案获胜的庆祝喧嚣声中逐渐平息的时候,一个更加“技术化”的美国贸易壁垒开始更清晰地浮现在公众面前——美国关税法的337条款。  相似文献   

14.
绿色壁垒与我国农产品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阳婷  李雪筠 《经济论坛》2004,(10):124-125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一方面,WTO各成员国政府在履行自己的承诺,即降低关税并放弃行政许可、数量限制等直接的贸易管制措施,而另一方面很多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纷纷打出了“绿色牌”,对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口实行限制。最典型的事例是1991年美国以“保护”海豚的生存为由,禁止进口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之法律解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关税法》337条款的内容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最早可追溯到1922年《关税法》的第316条,后成为1930年《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的第337条。1930年的《关税法》制定时,美国正面临经济大萧条,所以该法案通常被认为是一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法。美国《关税法》337条款属于美国国内的一种“行政救济”方法,先后在1974年、1988年和1994年经历了三次重大修改。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任何企业进口行为存在不公平行为,并且对美国产业可能造成抑制或垄断,美国贸易委员会(ITC)可以应知识产权人的请求,或自行对违反337条款的进口商品…  相似文献   

16.
艾华 《时代经贸》2005,(12):58-60,62
2005年8月10日(美国时间).美国际贸易委员(ITC)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正式对自中国进口的环状焊接非合金钢管(Circular weldednon-alloy steel pipe)立案进行421特别保障措施调查。此次调查的申请由美国7家钢管生产企业和2家行业协会申请提出.申请人建议对涉案中国产品实施配额限制.  相似文献   

17.
刘玙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30-231,239
337条款是美国保护知识产权的非关税行政措施,绝大多数提起"337调查"的案例都是围绕知识产权或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权益展开的,这就使得这一条款在实现保护国内产业目的的同时,更凸显了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行政制裁手段的功能。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美国337调查的对象。由于缺乏经验以及337条款的不公平性,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损失惨重,这已成为我国出口型企业及相关行业的无妄之灾。  相似文献   

18.
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行政措施,是各成员方政府依法维护本国产业利益的重要手段。根据WTO《保障措施协议》的规定:在公平贸易条件下,某种产品对某一世贸组织成员方绝对或相对地进口激增,从而对该成员方相似或直接竞争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在此情况下,该成员方可以对这种产品的进口采取数量限制、提高关税等措施,以便国内受到影响的产业进行调整,适应新竞争。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及其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小竹 《经济师》2000,(7):77-78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核心内容是废止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法律中有关限制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三者跨界经营的条款,但仍然禁止非金融公司从事储蓄贷款业务。这一金融改革法案的正式通过,必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美国银行体制的演变历史“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产生于30年代大萧条时期。由于股市的崩溃而引发的经济衰退是资本主义世界迄今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参议员格拉斯和斯蒂格尔在对金融市场进行了重新审视之后,把危机原因归结为混业经营。在他们的推动下,美国…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调整进口的立法体制中有两种互相平行却又泾渭分明的趋势。第一种趋势出现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谈判以及在这个总协定规定之下召开的七轮关税与贸易谈判之后,即一九四七年以来实行的对关税水平的大规模大幅度削减。第二种趋势方要是采取措施限制进口,而不是采用正常的征收关税的方法,各种措施中包括:“反倾销税”和“反贴补税”。这第二种趋势自一九六二年以来已明显地加快步伐了。 到一九八四年中期,美国政府就具备了一整套详细周密的调整进口的立法体制,包括了十几个不同的正式程序。许多这类法律程序都有详尽清晰的法规条文,准许公民提出申诉,召集公众听证会,出版发行附有合理化意见的官方决定,准许法律审查,规定削弱处理这主面事务的执法部门官员的自主权。这个立法体制对下列几方面也规定了程序:例外条款;反倾销税;反贴补税;贸易业务中的不公正做法。 美国调整贸易的法律体制耗费巨大,因而有人说,这个体制本身就是阻碍美国贸易的一大“非关税壁垒”,并且会被国内某些利益集团所利用。这个说法可能有几分对,但至少有三个问题须经过系统的估价和检查。这些体制实际花费多少?有哪些好处?有哪些现在有可能的其它方案以及这些方案的花费和好处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