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光斗 《经济》2012,(10):174
三晋大地人才辈出,经商历史源远流长.但近代以来,晋商已无“汇通天下”之势.如今的山西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忽略对贸易环境、制造业、人力资源的投资.如何在经济增长放缓、资源价格下降的情况下重振晋商雄风,对中国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颇有借鉴意义. 从“晋商”到“皇商” 明朝初年,山西商人凭借地利之便北走大漠,南抵闽粤,东跨日本海,西越英吉利海峡,一度形成“凡有麻雀飞过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之势.明末,后金崛起,为追求更大利润,晋商“里通外国”,为后金提供火药、粮食、金属和京畿情报,为颠覆汉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
制度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绩效;二是制度为什么产生以及怎样演变。这也是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回顾晋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结晋商研究主要成果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以描述晋商制度变迁的轨迹并阐释其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白冰  柴君兰  于淼 《经济师》2008,(4):70-72
为了从晋商文化中吸取法律精华,从而运用到山西法治经济发展中来,通过对晋商古地的实地考察,我们分析整理出晋商成功的并值得借鉴的经营理念、活动原则,结合山西现今法制及经济发展状况,从政策及产业等方面对山西的法治经济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中提炼出晋商法制精神,以促进并完善山西法治经济之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7,(10)
文章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访问专家学者,从晋商水利的内涵入手,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从住地、商地、水绅、互承等方面加以探讨,进而得出:水利是基础,晋商为发展,两者关系密切,互为促进。挖掘文化潜力,吸收文化精髓,发扬晋商进取精神,继承为民办水宗旨,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为文化强省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侯丁冉  郝平 《经济问题》2023,(1):122-129
晋商对于一定时期内的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产生过深刻影响,并引发了国内外学者持续的关注,其中,日本学者所提供的他者视野是晋商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收集与整理,认为晋商研究要走向跨学科研究,形成逻辑通路;要发掘、整理、利用新史料,丰富和发展晋商研究;要运用比较法,寻求异同,发现规律与特征。进一步提出以票号为中心形成的商贸网络、金融体系应当成为新的研究重点。通过研究晋商兴衰对近代金融体系所产生的影响,合理审视票号与近代社会转型,同时将视野由近代国内拓展到当时全球市场的变动,可以使晋商研究更加具备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注重人力资本积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钟定国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情况和人均资源的现状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投入大,经济增长成本偏高,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在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1、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卫兴华 《经济学动态》2005,(9):20-120,F0003
晋商在中国明清的经济舞台上经历了500多年的辉煌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的经济运行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晋商文化是构成华夏文明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晋商商业伦理道德的内容包括信誉第一,讲求诚实守信;利以义取,讲求生财有道;修身正己、勤俭自律的敬业精神;群体共赢,讲求互惠互利;倡导良贾、善贾、诚贾的晋商文化。晋商商业伦理道德的价值体现在:晋商商业伦理道德是对中国古代商业伦理道德的继承和发展;晋商商业伦理道德对当代经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源泉,经济增长成果与经济增长效益三个基本层面,而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这三个层面的整体表现形式或联动方式,源泉为手段,成果是目的,效益是关键。并由此逻辑地推出三对类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外延型经济增长与内涵经济增长,数量型经济增长与质量型经济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与集约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蔡昉 《宏观经济研究》2005,(12):34-37,4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绩效,不仅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的在于增长速度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连续27年实现了世界经济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成绩的同时,经济增长中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当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条件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增长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新古典增长理论识别了在制度约束下经济体内要素作用的经济增长问题,考察了资本(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指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是资本、劳动(人力资本)和技术。但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分析表明,在我国,资本贡献率约为60%,远超过劳动等其他要素的经济贡献,并已成为我国近20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分析文化产业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并作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文化产业中投资、劳动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重视文化产业中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西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评价经济增长所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对山西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分析。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分析依据的是近十三年山西GDP增长率的变动幅度;经济结构分析涉及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投资结构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性和经济结构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云南省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以1978-2003年为时间窗口,对消费与投资需求对GDP的拉动作用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其中,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15.
王津津 《经济研究导刊》2013,(31):252-255,276
利用2001--2010年中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关系,认为就长期而言,城市化水平可以决定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不能决定城市化水平。通过估计不同地区的城市化产出弹性,进一步分析不同省、市、自治区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西部区域的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大,中、东部区域部分城市出现过度城市化现象,抑制经济增长。据此建议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优化城市规模结构、重视城市化质量来提高城市化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林毅夫  李永军 《经济学》2003,2(4):779-794
出口的增长除了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之外,还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造成影响,从而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完整地考察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必须同时考虑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按此方法估计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每增长10%,基本上能够推动GDP增长1%。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特征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主要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特征,并对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未来旅游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探索,其结论是实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在于依靠人力资本、知识、技术进步等内生经济要素。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持续增长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阐述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出发,介绍了人力资本概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其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作者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必须吸收和借鉴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加大教育(包括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训等)投入,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政府结构理论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制定模式进行了理论讨论和实证分析。理论上,本文完整地提出了地方政府实施经济增长目标调整的三元框架,涵盖了时间维度自我纵向调整、空间维度横向竞争以及层级维度对上反应。实证上,本文采用2001—2013年31个省区的实际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本地实际经济增长走势做出显著的正向反应,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做出显著的正向策略性反应,而对全国性的实际经济增长走势做出策略性的逆向反应。同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呈现出多维度异质性,具体表现在沿海和内陆区域差异、金融危机前后阶段差异以及党代会年份周期差异。总体来看,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制定呈现激进性、波动性和互动性。本文的发现意味着,中央应当注重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业绩考核的激励相容,以提升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徐芳  贾彦东 《财经科学》2003,(5):103-106
通过对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及经济增长之间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期达到(1)对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因果关系进行数量上的确认;(2)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的对比。解释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同时亦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