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十年来,我国农业克服种种困难,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保障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延兵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3):79-7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我省作为国家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机装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要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与可靠的工程装备。 相似文献
4.
送走的2005年,为实现“十五”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迎来的2006年,开始启动实施“十一五”规划。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是中央统领“三农”工作的总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从福建实际出发,就要加快建设新型发达的海西农业。海东是台湾,海西是福建。海西的经济总量只有海东的1/5,他们的农业也走在我们的前面。 相似文献
5.
董亚杰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6):66-66
“三农”问题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化。农业振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农业信息化是必选路径。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道非跨不可的门槛,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焦点。当前三农问题白热化,主要是人为的现代化战略、体制、制度造成的。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走出政府擅自替农民作主的历史怪圈,切实做好四项改革。 相似文献
7.
9.
"三农"问题是历史性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成因颇多,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经济和技术原因又有制度原因。"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问题,全面解决的难度非常大,采取多种富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多方面原因。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支农力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仅仅利用一些高科技武装农业的做法是值得思考的,农业自身应该有一种体制来接纳现代的经济意识.因此,需要在农业中实行企业化改造,建立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企业化只是一种途径,一种媒介,关键在于通过这种媒介的作用把现代的企业文化、产业意识甚至现代的人文意识引入到农业、农村、农民中去,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状态,使"三农"跟上现代世界的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以开拓农民增收渠道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于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当前“三农”问题特别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问题。一方面要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改变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和搞好经营,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从具体的、可操作的角度充分认识来自自然、经济和社会风险,充分发挥农业风险管理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本文将从后一方面谈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成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性障碍,因而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广泛关注。可是,在人们奋勇争先地要破解这个难题的时候,却普遍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问问“三农”问题是怎么来的?考量起来,人们更多的是归咎于历史或者人口,但我觉得政策原因作用不小。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色列,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大,这个问题解决得就好。我们反而不行。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标体系AMS(对农业的国内综合支持量)测度,我们是“负保护”。为什么在政策上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我觉得主要是在制定农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上,我们过分相信了早期的工业化理论。说来奇怪,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已经取得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经典结论,但在制定政策时,却把这个结论束之高阁,挂起来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阵风刮来的工业化理论是以消灭农业为出发点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农业是原始的、传统的、简单的、落后的、技术停滞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5.
16.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又一次处在了历史的关节点上。“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国现代化进程。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战略抉择,并将其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毫无疑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希望在改革。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山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作为一个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的省份,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新形势下,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最主要矛盾。寻求新形势下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2):126-13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为什么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农业产业化如何开展 ?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各农业经营单位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专门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而且还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专门固定从事其中的主要工序,而把其它工序交给外部来完成;为 相似文献
20.
陈栋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7,(4):7-8
西北地区现有耕地面积1141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2%,远高于西北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农民人均经营的耕地面积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分别为2.83亩、3.04亩、3.83亩、2.38亩和4.11亩,比全国平均水平(2.18亩)高9-88%;但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地带,降水稀少、时受风沙肆虐与水土流失的困扰;青海、甘肃西南部一些地区属高寒阴温地区,农业生产力较低,以至迄今青、甘两省每年尚需从省外调人八、九十万吨粮食。今后在巩固、提高既有农田水利设施、农田防护林网等的基础上,通过兴建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