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所谈的农业技术进步主要指种植业生产方面的情况。 (一)80年代是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最好的时期 经济发展包括结构变化与总量增长,总量增长来源于投入增长和投入产出比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的最重要体现是投入产出比率的提高。 为了反映种植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变化,我们设计了折粮耕地亩产指标,把各种农作物(包括经济作物)的亩产量,按不同的折合系数折算成小麦产量,然后加总计算出每亩耕地的折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最近决定从4个方面加强农业系统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一是大力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二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发展优质名牌产品、新产品和短线产品生产;三是增加出口创汇和替代进口节汇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四是保证安全正常生产,以及治理环境,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上海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特征;用C-D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综合测定的1988-1992年平均技术进步率为0.158,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平均为12.28%。并分析了影响上述两项指标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3条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一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应关系,技术进步就是指这种关系的正向变化。农业技术进步是指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对落后技术的替代,表现为用同样多的农业资源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或者生产同样多的农产品只需要投入比以前更少的农业资源。广义上的农业技术进步。把除了不能用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来解释生产函数变动的其它任何导致农产品数量增加或成本减少的经济活动都统称为农业技术进步,它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印自然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也包括诸如制度、社会文化等与农业经济管理有关的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包括自然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测定农业技术进步的变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较长的时段内,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具有不均匀性。现有利用生产函数测算技术进步的方法都隐含着“技术进步是匀速的”这一假定。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变速模型,论述其理论要根据及应用前景,同时介绍了该模型在测算“福建省1950-1988年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解释了农业技术进步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的内涵,构造了农业技术发明可能性曲线;其次,从农业技术与要素投入的"互补性"特征出发,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研究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的"诱致性"表现;再次,在二元经济体制背景下,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数和土地生产率指数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路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要素"诱致性"特征;最后基于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协学会部资助,并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农业技术经济分会主办,浙江省农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农业技术经济编辑部承办的农业技术进步评价研讨会于2010年12月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65名农经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进步源泉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本研究从分析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入手,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各种类型的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小进行了具体计算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农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效应尤石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而且还给整个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从以下六个方面论述技术进步的发展效应。(一)加速效应农业技术进步的加速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11.
本在对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诱导作用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农业部门市场的基本状况,提出应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监管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以加快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从而利用市场诱导促进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胡毅一个国家或区域,尤其像我国土地资源匮乏的地区,农业的前途最终取决于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这里是指广义的技术进步,它除包含各种农业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推广外,还包括诸如体制的变革、管理水平的提高、市场化进程、农民...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农业技术与农业结构调整不相协调的角度,探讨了结构调整中农业技术研究方向的转变及重点研究、运用的技术,并进一步分析了促进技术进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技术进步资源约束及诱导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进步受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约束,并受农业制度的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诱导发展模式:首先农业技术进步向自然、社会资源充裕的方向突破;其次向可改变资源约束方向变革;最后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略论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量的历史归纳和理论演绎都充分证明,建立在以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农业发展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为各种农业资源的潜力释放创造了无穷的机会,换言之,农业的进步增长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据美国学者分析,美国农...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是反映技术变动和发展方向的一个主要指标。过去20年里,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变化因产品而异,解释和研究这种变化对政府和私人企业投资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揭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密集型作物(如粮食)生产的资金(尤其是机械)对劳动的替代趋势极为显著,而劳动密度作物(如园艺作物)生产的劳动与资金很难替代。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投资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农户缺乏吸纳科技的积极性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力是造成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水平低的两大原因。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的对策是: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切切实实地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收入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农场主行为和一般微观生产函数出发,运用相对静态分析,探讨了市场经济下农业技术进步的效应。涉及到市场经济对既定技术利用率的影响和技术进步对投入规模的作用。重点是技术进步趋势对投入规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妁作用。特别是我国农村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发展农村经济更要走技术进步的道路。然而,目前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机制述不完善,一些不利于农业技术进步的因素,还制约和阻碍着农业技术进步的实现。因此,探讨完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科技兴农”,使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自解放以来的增长主要源于公肥、农机动力等现代物质要素的 投入的增加,并以其产出效率的降低为代价。1965-1979年,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58%,1979-1988年为45%。利用科技进步促进我国未来农业增长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技术创新。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提高技术效率仍有一定的潜力,但促进技术推广的根本措施在于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工业,增加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供给是科技兴农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今天的中国农业,即使科技兴农,促进其有效稳定增长的第一需求仍然是改革性的政策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