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论文采用1997~2008年山东省及我国渔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以及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山东省渔业生产效率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渔业生产虽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但仍存在着技术效率低下、粗放式经营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山东省渔业生产效率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海洋科技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实证计算我国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影响我国海洋科技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科技发展迅速,但沿海个别地区存在科研资源浪费,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过低等问题;我国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与投入海洋科技从业人员数、海洋科技活动高级职称人数和科技活动人员数及海洋科技活动人员数高度相关。该分析结果可为优化我国海洋科技效率配置提供参考,进而提高海洋科技效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太湖地区宜兴市围网(高踏网)渔船的渔业生产与经济效益。结果显示,随着渔船总功率的增加,捕捞利润并非呈现递增趋势;从经济效率看,中功率组渔船的捕捞效益最高。雇员的增加并未带来渔船利润的上升,该渔业生产中存在人力资源投入过度的现象。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太湖围网渔业的管理政策应重视减少大功率渔船与超大功率渔船,将渔船的总功率控制在20-40kW之内。积极引导和帮助渔民转产转业是太湖围网捕捞渔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了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各省级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明显低于东中部,纯技术效率低下是造成其综合技术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投入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的合理性上加以改进;东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虽高,但规模效率较其他两个地区要低,因而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合理调整投入规模。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央财政对渔业的投入在改善我国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推动渔业结构调整、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央财政对渔业投入资金的特点、作用、结构和用途,进而对改进中央财政的渔业支持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南京市高淳县的357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农户渔业用地投资现状及各部分资本投入的影响因素展开讨论,以寻求经济发达地区农户渔业用地资本投入行为的内在规律,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被调查农户当前对于渔业用地的资本投入总量普遍偏低,渔业生产效率下行压力明显;(2)受访农户的固定资本投入规模与流动资本投入规模不协调,资本回报率面临走低风险;(3)各因素对农户资本投入总量、流动资本投入量和固定资本投入量影响的显著性、作用程度不尽相同,但存在共性,户主从事水产养殖年限、家庭人均收入、鱼塘承包规模和鱼塘周边建设项目情况对农户各项资本投入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渔业生产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辽宁省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渔业作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下勉强维系,过度依赖资源禀赋的生产方式已制约了渔业产出增加值,辽宁省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困境亟待检验和破解。文章针对辽宁渔业经济投入效率低下的现状,利用辽宁省沿海城市近20年的渔业生产动态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辽宁省渔业经济投入产出弹性值及贡献率,实证表明,传统渔业资源无法支持辽宁省渔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渔业劳动力与资本投入方式对目前渔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渔业科技和渔业制度存在地区间错配现象。基于此,文章从渔业资源转型升级、渔业产业链优化、渔船更新改造工程以及政策性渔业保障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辽宁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建议,以期对当前辽宁省渔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冬麦产区,对这一地区287个县市部分农业统计资料的关联分析表明,冬麦播种面积、农业劳动力投入和有机粪肥的投入是目前这一地区冬麦生产的关键,麦生产中机械投入的效率有等提高;农业劳力有等进一步解放,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从经营土地转而经营其它产业,以提高这一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农业机械投入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下,以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区域差异与极化程度。[方法]用泰尔指数分解和极化指数探讨我国省际农业机械投入强度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极化特征。[结果]我国不同空间尺度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在研究期内都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且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强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投入强度最低;从泰尔指数分解来看,除西部地区外,全国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差异均呈收敛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是造成中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年均贡献率超过80%;从极化指数结果来看,我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表现出一定的极化特征,其中,全国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在研究期内逐渐向区域均衡演变,西部地区则由区域均衡向区域集聚转变。[结论]应有效提高我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投入质量与效率,缓解区域差异与极化程度,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期临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致富,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点。发展渔业生产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渔业生产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一、找准发展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文章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选取渔业价值链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加工”两阶段,对比分析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价值链视角构建渔业“生产—加工”两阶段投入产出系统,讨论选定指标,基于SBM-Tobit模型测度效率和影响因素。结果 (1)福建省渔业“生产—加工”两阶段效率均较低,生产阶段效率远高于加工阶段效率。(2)福建省渔业生产阶段效率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沿海和西北地区较高,闽西南地区较低;加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效率普遍较低。(3)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渔业生产阶段效率主要起负作用,消费水平、渔业经济规模、集约化和捕捞强度对生产和加工阶段效率均起正作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影响机理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福建省渔业“生产—加工”两阶段效率均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重点提升加工阶段效率,以拉动渔业价值链整体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2.
渔船作业效率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研究了沿海某市渔船的作业效率,结果显示:抽样渔船的平均作业效率只有33%;渔船出海频率过高和性能落后是导致其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船员工资的增加则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提高渔船作业效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和增加资源存量,进一步降低捕捞强度,提高渔船的准入门槛、进行技术扶持、引入外部资金以及帮助渔民转产转业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渔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渔业经济效率评价有助于揭示区域渔业资源转换利用效率,服务于渔业经济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2006—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和西藏地区)淡水养殖渔业经济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区域渔业经济效率,以TOPSIS模型分析投入产出与经济效率的叠加特征,结合标准差椭圆、灰色动态模型GM (1, 1)对我国渔业经济效率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1)渔业经济效率均达到效率前沿面的80%以上,且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渔业经济效率远大于西部地区。(2)渔业经济效率与投入产出关系复杂,以“高—高—高—高”“中—中—中—高”“中—中—中—中”类型为主。渔业经济效率空间集聚性增强,空间上呈现4个核密度高值区,高值区范围趋于扩张。(3)渔业经济效率的重心前移路径表现为由东向西,且重心移动速率不断加快,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未来渔业经济效率重心总体上向西南移动,保持东北—西南倾向。[结论]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国渔业养殖经济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能够为各地渔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是解决福建省渔业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求,而发展优势特色渔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则是深入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渔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文章试图从产业空间结构为切入点,重点探索福建县域渔业竞争力与空间布局优化,以期为福建渔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在CTMC研究框架下,首先,运用TOPSIS模型对全省67个县域单元渔业进行竞争力评价,由此将福建省渔业竞争优势划分出"核心区"、"拓展区"、"潜力区"和"无竞争优势区";其次,对22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作了产业结构与分品种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将比较优势分析结果与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调查数据相耦合。[结果]在选择扶持渔业品种上,部分县域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应进一步进行特色渔业区域布局优化调整。[结论]福建省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打造优势特色水产以提质量、去库存,优化特色渔业空间布局以调结构、促融合,科学分配财政扶持以降成本、补短板。  相似文献   

15.
After Taiwan became a member of the WTO in 2002, its tariff rates for fishery products decreased by an average of 35.5% from the level in 2001. Direct imports of fishery products from China would be allowed in 2004. These tariff reductions and the relaxation of import restrictions will have a strong effect on Taiwan's fishery sector.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nalysis of how fishery production, prices, input usage, and welfare distribution might react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the overall impact of tariff reduction on Taiwan's fishery sector, we assess the effects of China's WTO accession on the Taiwanese market. We use a fishery sector equilibrium model in which 40 products and 68 fishing activities are identified. The model also includes an import–export subsector, a factor input subsector, and a supply–demand equilibrium condition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s of social welfare due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Thre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ariff reductions in 2004, 2 years after Taiwan has jointed the WTO.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aiwan's fishery sector will be adversely affected when it encounters the extremely low import prices of certain fishery products from China. The total production of the fishery sector and its value are predicted to decrease by 4.03% and 9.96%, respectively, in 2004. Aquaculture would suffer the heaviest loss with a 7.48% reduct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a 19.23% reduction in its value. The demand for labor will decrease by 8.71%. The effect is most pronounced in aquaculture in which the demand for labor will go down by 11.40% and the wage rate will decline by 14.28%.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the Taiwanese fishery industry will have to diversify, and improve its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s well as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tructures fo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对发展现代渔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经济进入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渔业产量和渔业产值均位列世界前列。然而,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过去单纯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渔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可持续、健康、资源节约型的现代渔业产业势在必行。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现代渔业的几点对策。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现代渔业发展主要存在粗放型渔业发展方式并未完全转变,渔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教育科技投入不足,渔民权益难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渔业产业竞争力相对较低等问题。今后,发展现代渔业的方向应从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保障渔民合法权益、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入手。  相似文献   

17.
论文总结了2011年国家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涉及渔业生产生活发展的规划,并重点从渔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水产养殖、捕捞等生产性渔业政策进行了总结回顾。我国实行积极的、不断完善的、因势利导的渔业生产性政策,使得渔业生产总量持续稳定增长,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业效益和“三渔”发展不断提高。分析表明,渔业生产性政策对渔业产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效益增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论文在总结我国渔业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水产品发展质量、加快现代化渔业建设和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渔港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渔船避风停泊的重要基地,在渔业生产管理、"平安渔业"建设、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以及渔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学者们关于渔港建设等方面的探讨研究从未间断过,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进各地渔港建设和管理步伐,充分发挥渔港对渔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按时间分段对中国渔港研究现状进行了一次学术性梳理,指出我国渔港在20世纪70~80年代起步阶段、90年代发展阶段和21世纪以来的繁荣阶段的不同特点,以期对今后的渔港研究以及渔港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19个玉米主产省(区)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南方丘陵和西南山地地区技术效率明显低于其他主产区。政策实施效果方面,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影响不因时间的推移而逆转。因此,尽管临时收储政策会扭曲市场并增加财政负担,但是确实给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预期从而推动了技术效率的提高,随着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应当避免政策改革中农户预期改变导致的技术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