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型渔村社区与传统渔村的区别,在于渔村经济发展和渔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当前渔村社区管理的难点是如何加快渔村社区经济发展、提高渔民收入以及完善社区民主政治、基础设施和社区文化建设。因此新型渔村社区管理一方面要注重调整渔村社区产业结构和加强渔民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行社区民主管理、完善渔村社区基础设施和现代文化建设,从而促进渔村社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渔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新渔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化解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阐述新渔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从渔业发展、渔民生活、乡风文明建设、渔村村容建设、渔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等五个方面指出了新渔村建设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政策保障、体制保障、法制保障、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渔村建设的保障措施;从大力促进渔村生产发展、加强渔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提高渔民素质、发挥渔民主体性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新渔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实施渔村社区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渔业资源是一种流动性的共有资源,渔业社区管理是政府和渔民群体共同承担渔业资源养护和利用的权利和责任的一种管理制度,其核心理念是对公共渔业资源的使用权应授予依赖其生存的渔民群体。本文通过阐述当前中国渔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开展渔村社区管理的必要性,并从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生态、政策六个方面研究了影响中国渔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渔民转产转业工程是切实解决渔民生产生活突出问题,促进渔民增收,建设和谐渔村和渔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也是构建和谐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广东省2002年以来实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效果进行研究,指出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对“海洋与渔业”投入不断加大,资金的投放,为推动海洋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渔村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和渔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海洋与渔业抵御灾害能力,提高养殖单产和增加渔民收入,推进新渔村建设和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强财政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是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论文就当前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财政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渔民是新渔村建设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渔民。只有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新型渔民,把渔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广大渔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持续推动新渔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各项任务,扎实稳步地推  相似文献   

7.
休闲渔业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对渔民的家居和渔船进行改造,让游客真正贴近渔民生活,享受一种自然古朴的渔农风俗;它科学配置渔业资源,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都市与渔村的对接,使渔业功能由生产向服务转化;开展旅游观光、垂钓、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满足都市人群的休闲娱乐需要;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多元经济,实现渔民转产转业,是促进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的新兴产业。随着渔业资源衰退、传统渔场缩小,捕捞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探索新的渔业发展空间,对于解决渔民转产转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渔区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舟山渔村文化变迁——以蚂蚁岛“渔嫂生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浙江舟山蚂蚁岛渔嫂的家庭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生活在海洋世界中的"渔嫂"这个特殊群体在渔村文化变迁迆程中如何与时俱迚地随着自身角色的变化去应对渔民家庭的变化和渔村整体环境的变化的,幵以"渔嫂"颜·AX的个人生活史为例,通迆对典型"渔嫂生活"的变化具体直观地展现浙江舟山渔村文化变迁的迆程。当今,渔村社会面临着解体与重构,渔民转产转业适应城镇化转型,渔村千百年来形成的渔民传统生活文化和渔村社会情感纽带正面临断裂的危机。因此,应引导渔民调整劳动参与模式适应新的产业结构转型,同时以海洋文化节为载体,大力宣传和鼓励全民参与保护海岛文化遗产,增加海岛商机使本已离开渔村的人们回流渔村,使走向衰败的渔村文化重现生机。  相似文献   

9.
奚渔村是上海地区的传统渔村,渔民占村总人口比例一直维持在70%以上,拥有渔船数量多、吨位大、捕捞量大。受水产品价格上涨、产量提高和政策惠渔等因素影响,全村渔业收入增长较快。但奚渔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渔民文化素质不高、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为此笔者建议通过开拓水产品市场、用好渔业生产合作社、推进转产转业等途径进一步提高渔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渔民、渔业、渔村"问题,随着渔业生产力发展,渔区体制改革,捕捞渔区的渔民就业结构、渔业的产业升级、渔村的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考察新渔区的一系列生产力基础变化,厘清"渔民、渔业、渔村"逻辑关系,对于渔业现代化的政策选择是很重要的。本报告以福建省龙海市浯屿村渔业为例,进行社会学调查,分析了渔民与渔业、渔业与渔村、渔村与渔民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渔业劳动者称谓,渔区阶层分化,新一代捕捞劳动者的断裂和捕捞业渔区的孤岛现象。研究结果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渔民、渔业、渔村这三者的逻辑关系已明显断裂,政府作为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要重视新渔区出现的社会微观基础变化,以政府导向,政策取舍,进一步不断探索出台适合现阶段渔区发展中渔民、渔业、渔村非必然逻辑关系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渔民弱势群体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经济收入、外部风险承受能力、社会竞争力和生产生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渔民弱势群体的外部特征;从渔业自身特征、法律和制度、渔业管理措施以及渔民自身等角度剖析了渔民弱势群体的成因。在最低生活保障、减负增收、渔民权益保障、政府渔业服务机制、渔民自治合作组织、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和渔区综合福利等方面,提出了扶助渔民弱势群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内海洋渔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村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加快农渔村旅游发展的"助推器"。本文把海洋渔村作为研究重点,从近10年来国内海洋渔村建设研究主流方向入手,辅以国外成功案例对海洋渔村建设、模式和渔业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归纳综述,并对海洋渔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海洋渔业和渔村建设的相关建议:(1)优先保护海岸和近海资源与生态环境;(2)创新农渔产业转型与升级;(3)规划先行与科学管理。结合目前研究新方向提出了美丽渔村建设体系框架,即从美丽渔村社区建设、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和基本原理研究视角出发,将渔村社区建设和产业结构有机整合,旨要在环境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二者的绿色经济发展,并对未来海洋渔村建设研究进行了展望:(1)渔村建设概念亟需统一,研究体系亟需明确;(2)渔村建设与相关产业融合(协同发展)问题仍将是研究热点;(3)渔村建设需不断加强国际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二十余年间,海岛渔农村社会不论是经济、社会文化,还是人口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迁。通过对案例地的田野调查,探讨了传统渔村发生的经济变迁、社会文化变迁和人口变迁。认为渔村发生了显著的经济变迁,主要表现为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集体所有制向股份合作制转变,渔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渔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主要体现在生产作业方式的变化、村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卫生环保观念的变化等方面;渔村社会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变迁现象,集中体现在村民的外流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进入,空心化问题凸出。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渔村社会变迁中存在的负向效应以及在社会变迁进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村落三生空间重构是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生体,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三生空间农户共生界面特征及其存在的关键问题辨析的基础上,通过村落三生空间重构的共生路径设计,为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方法]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农户访谈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共生界面的属性特征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共生界面系数公式量化分析共生界面特征,总结提炼三生空间重构的共生路径。[结果]共生界面分配特性:生产空间不同类型农户间共生界面分配系数差异较大,共生关系相对不稳定;生活空间不同类型农户间共生界面分配系数差异明显,共生关系相对稳定;生态空间不同类型农户的共生界面分配系数接近,共生关系极不稳定。共生界面阻尼特性:生产空间共生界面(如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等)投入、使用成本最高;生活空间共生界面(如公共空间、社区服务设施等)修复、管理成本高;生态空间共生界面(如绿化树、花坛、卫生与景观维护设施等)投入、管护、更新阻力大,成本高。[结论]三生空间重构共生路径呈现差异化特征,生产空间重构应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基建配套及其管护力度,创新人地共生机制;生活空间重构应规范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完善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设施配套,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生态空间重构应统筹三生空间整体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宁波传统海洋捕捞渔村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我国东南沿海海洋渔村的经济社会现状.主要研究结果有:①调查样本中,1991~2012年间,2006~2010年渔船增长比例最高,占53%;②吨位200吨以上的渔船占总样本数的77.6%,渔船的平均功率为377马力;调查渔村的双拖网渔船占68%,单拖网渔船占32%,实际作业时间229~331天,作业渔场主要在外海渔场;③渔区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特点,即来自内陆的渔业劳动力数量远大于本地劳动力、雇工工资逐年上涨、工薪结算方式多样化、年轻普通渔业劳动力主要来自内陆、渔民受教育水平偏低等;④宁波海洋捕捞渔民对海洋捕捞生产的依赖性有增强趋势;⑤海洋捕捞产业的经济效率在下降.提出的主要建议有:加强渔业管理与制度建设;加强对海洋捕捞渔业人力资源的教育投入、生存发展环境建设投入、渔村渔区社会建设的投入,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春夏季作业时间,延长休渔期有助于提高捕捞效率.  相似文献   

16.
"人"、"地"与"钱"一直是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基于乡村集中社区建设中"人"、"地"、"钱"来源及其不同的组合关系,可将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划分为若干种模式。文章基于乡村调查,以太仓市4个社区为典型案例,将具体案例嵌入到特定的、地方化的社会经济制度场景中,对不同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及其运作机制进行解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是否享有拥有宅基地及其获得方式、集中社区建设资金分摊状况、社区居民身份及组成,将太仓市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划分为"村内并点"的集居模式、公寓房式的城镇社区模式、宅基地跨村置换的集居模式和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的集居模式。距离城镇远近、村庄经济实力差异、地方政府政策与资金约束状况变化,不仅是形成不同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乡村集中社区建设运作的关键变量。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基于农业现代化、土地利用集约化等多重目标,赋予农民更多的选择权、建立"农民—村集体—地方政府"利益共享机制对推动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海青浦区休闲渔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休闲渔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众多学者对上海的休闲渔业进行了研究,但是针对特定区域的休闲渔业,尤其是休闲垂钓业的研究较少。以上海市青浦区的休闲垂钓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一方面分析了青浦休闲渔业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但存在休闲垂钓基地知名度低、配套设施等不完善等劣势;另一方面政策的支持将促进青浦休闲渔业的发展,同时也面临其他地区不同形式休闲渔业的威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方面休闲垂钓经营者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及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基地的宣传与推广,提升基地的知名度,把渔村的民俗风情融入到休闲旅游业中;另一方面建议政府部门开辟休闲垂钓旅游专线、制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区域性休闲渔业联合体。  相似文献   

18.
以南方集体林区尤溪县为例,介绍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林业生物灾害防治面临的新问题,并从创新林业植物检疫管理机制,创新林业生物灾害监测调查方式和服务模式,加强和完善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建设,创新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管理体制,加快林业生物灾害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县级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体制机制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