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农产品源于一抗草甘膦大豆MON 89788的食品(申请A592-初始评估)Monsanto Australia有限公司申请批准源于转基因大豆MON 89788的食品,该种大豆能够抗除草剂草甘膦。FSANZ此前已经批准了一种早期形式的抗草甘膦大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和大豆制品,后者是MON 89788大豆的主要生产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申请的抗除草剂大豆CV127、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申请的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种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据了解,抗除草剂大豆CV127已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墨西哥、哥伦比亚、俄罗斯、南非、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批准用于商业化种植或食用。抗虫  相似文献   

3.
抗营养因子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大豆中的几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钝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抗营养因子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大豆中的几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钝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深圳质量》2004,(3):40-41
豆类食品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30%-45%)、不饱和脂肪酸(占大豆脂肪的85%)、钙(426毫克/100克)及B族维生素,因而被誉为“植物肉”。大豆中的豆固醇与禽肉等动物性食品不同,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使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下降。此外,大豆富含钾,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还有含量丰富的异黄酮,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对大豆营养成分的检验和研究,本文就大豆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去除方法这几方面进行阐述,初步探讨大豆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很高,大豆经加工可制作出多种豆制品,因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而成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使人体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抗营养因子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大豆中的几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钝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食品     
《中国中小企业》2008,(12):92-88
可防心脏病转基因大豆;没臭味黑色大蒜;我国培育成功淀粉改良转基因木薯;  相似文献   

9.
由于转基因技术的敏感性,在伦理、宗教、科学、经济等领域,一直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质疑从未断绝。谈到转基因食品,很多人会"闻之色变"。近日,农业部宣布批准发放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引发了关于转基因农作物是否有害的新一轮热烈争论。那么,转基因食品到底有哪些?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危害  相似文献   

10.
《新远见》2011,(1):10-10
有媒体曝出,某地区出现人造假豆腐,不良商贩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白色素等原料人工合成,并假冒外地注册品牌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1.
纪安岐 《活力》2023,(16):163-167
为提高优质大豆供给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采取专家座谈、查阅资料、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的方式,阐述了克山县大豆生产基本情况,以及大豆产业发展面对的税收问题与促进大豆扩种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志伟 《民营科技》2013,(2):103-103
我省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病虫害时有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病虫害危害及其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否天豆协会发出“急救信” “黑龙江省内有一定规模的68家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了,也没有一家收购大豆的。而农民手中去年产的大豆还有300多万吨没有卖出去,甚至2007年的部分大豆也还压在手里。”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常务秘书长吴立强一脸焦虑地对记者说,“再这样下去,从种植、到油脂加工。直至包括大豆油在内的大豆产品所构成的黑龙江大豆产业将全线崩溃。”  相似文献   

14.
杜艳艳 《民营科技》2013,(5):231-231
在对大豆进行种植管理时,不仅要对新配套的技术加强实验、示范和研究,而且还要提高已有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组装,努力加大大豆的单产水平。现通过对大豆田间的管理技术、大豆花期的管理防治、大豆出苗后的除草剂使用和大豆的吸肥特点等方面对大豆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进口大豆将“战火”烧到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不仅直接威胁世代以种植大豆为生的农户利益,甚至可能造成基因污染,给大豆的原产种源及其环境带来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6.
贺海生 《民营科技》2008,(5):104-104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开展大事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张锐 《上海企业》2013,(10):36-37
自农业部新批三种转基因大豆进口以来,围绕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所展开的争论还在持续性发酵。就在日前,不仅著名的央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和文坛“打假斗±”方舟子打起了“口水战”,而且来自广东、山东、安徽、湖北的12名律师联名致信国家食药局和农业部,要求公开转基因食品相关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转基因食品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公众似乎从来没有得到一个权威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大豆的健康风险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中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美国在1994年将转基因技术应用到大豆的商业化种植,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2008年2月13日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1.143亿公顷,占全球作物种植总面积的8%,其中转基因大豆种植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57%。我国目前尚未批准种植转基因大豆,但进口转基因大豆量逐年增加,从1997年的288万吨逐年增加到2012年5838万吨。与此同时,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全面地深入地评估转基因大豆所带来的风险,是保障我国人民食品安全的需要。为此,本文查阅近年相关报道、论文论著,对关于转基因大豆的(潜在)健康危害以及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以东农42大豆为研究对象,以大豆中抗营养因子之一的植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设计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不同发酵条件大豆中的植酸含量,最终确定最佳试验条件为30℃,3d,植酸含量为2.68g/L,降低率达62.78%。  相似文献   

20.
面对转基因食品的激烈争论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知情权的千呼万唤,农业部终于做出回应,公布了我国目前批准的转基因产品。获得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一三米和番木瓜。但是,只有棉花、番木瓜被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此外,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产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令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