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农业大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更加关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关系,加快转型。山西省运城市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市,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应按照"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土地规模化、城乡生态化"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路径,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业保险发展将进入黄金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民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将使农业保险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促使保险组织创新保险产品;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要求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并且将优化农业保险供给。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分析未来农业保险发展可能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理顺新型城镇化"人地钱"关系大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的明晰化和交易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意愿和能力,也有助于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目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不够清晰、权能不尽完整,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资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尚不适应户籍人口城镇化的要求。建议长短兼顾、远近结合,逐步构建"市场化退出+资本化运营机制",推进集体资源资产资本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为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4.
葛瑶 《经济研究导刊》2014,(33):254-255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创新职业教育特别是办学模式对于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办学模式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市场配置受到行政权力制约等问题。在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大环境下,必须改变原先固有的体制障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构建创新型城市,发扬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固有优势,坚定支持地方创建自身特色产业,以保证区域经济达到有效协调互助,重视区域协调的作用。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化建设,着重关注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应有的先进性功能。释放体制创新活力,强化创新活力,推动体制创新,制定合理合适法律法规,针对性建设适用的管理方法和体系,筑牢约束以及控制力,大力推动建设新型城镇化体制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3)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城乡结构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有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倡导集约等共同特征,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发展理念相对滞后、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基础工作、转变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衡阳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怎样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是需要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根据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衡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地提出衡阳新型城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思路,这对推进衡阳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引擎"。本文提出由线性思维向辩证思维、由条块思维向系统思维、由策略思维向战略思维、由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和由粗略思维向精准思维转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社会结构面临转型,农业劳动力的"离农"、"脱农"现象非常严重,未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愈加突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改革已势在必然。立足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思考"三农"问题,阐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互动联系,以安徽省为例,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安徽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河南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河南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进程,进而不利于河南新城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重视合理控制农村人口规模、重视教育和培训、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打造农村人力资源特色品牌、探索多元化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已初步形成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但还存在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同步、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与市场主导的城镇化矛盾以及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非持续、不协调等突出问题,应采取积极对策尽快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变异系数TOPSIS法等方法对2013—202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度与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开放度具有正相关性,耦合协调度与开放度在时间演化进程中呈现明显趋同效应;空间演化上两者也都呈现出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提升的梯度分布格局,而且在层级分布中呈现高度的同步性。研究通过论证的经济耦合协调度与开放度之间的系统关联,以期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进程的观测量度提供理论依据及标准参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发展模式中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城市化的要求.因此,房地产企业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变,分析了新城市化给房地产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具体的转...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生产各环节价值创造的提升。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够将农业价值创造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城镇化有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农业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提供条件。通过价值链理论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与农村城镇化在农业价值创造过程的作用,探讨如何实现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电子商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推动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当前土地仍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生老病死的保障.在国家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的形势下,必然有一大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而这部分农民何去何从是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研究土地流转的意愿对更好地顺利完成流转工作、促进城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土地收益状况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战军 《经济师》2014,(7):65-6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推进城镇化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财政、税收作为重要经济杠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发挥财税杠杆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加快城乡区域统筹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是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而新生代农民工因其现实背景和时代特征,其市民化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有效途径.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行制度探索和政策创新,以期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肖军 《生产力研究》2014,(12):130-132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包括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内容,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旅游文化古镇也要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双赢,要实施工农相结合、城市、乡村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旅游文化古镇城镇化建设应围绕组织和管理、公共服务、新旧建设、古新功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六个一体化"进行全面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论文基于伊瓦思的福利三角理论与农村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包括国家、市场与家庭在内的和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给县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县域经济的壮大亦会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的推进.本文以平乡县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其县域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园区经济辐射效应、合理规范投融资市场四方面给出具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