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草原、荒漠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受特定的地理和气象因素影响,自然灾害的多样性和频发性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民族聚居地区,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的家庭则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本篇文章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来分析北方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北方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救助的困境,进而提出了完善北方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救助事业的措施,促进灾区生产生活的恢复,从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规模小、融资难、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意识差、人才匮乏和缺乏规范的操作管理等问题。以青海省民族自治县大通县为例,在阐述合作社基本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河西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刚  刘传玉 《经济地理》2005,25(1):97-100
甘肃省河西民族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地草原牧区,尽管该地区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摸索了一些可贵的经验,但仍然隐含较多问题。文章在对四个民族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全面调查①的基础上,探讨了典型生态脆弱山地草原牧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可供参考的几种模式:专业市场 农牧户、公司 基地 农牧户、公司 合作组织 农牧户、牧场企业 中介组织 龙头企业等,并结合四县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四种模式内部运行机制和可能的演进方向。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四县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全忠 《经济论坛》2006,(23):22-23
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与发展又受制约于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差,机构不健全,保障机制落后。作为一个农牧业大省,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直接影响到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障碍。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村公共事业投资体制现代经济理论认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提供的质量与数量决定了政府行为的效…  相似文献   

5.
张瑞珍 《经济论坛》2010,(11):79-81
本文通过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影响的实例,研究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促进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使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得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我国农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与管理,改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尤其是在“十五”期间,农牧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战略性结构调整显著加快,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经营体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发育程度、公共服务水平、地域条件、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产业化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将延缓自治区农牧业发展的速度,制约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减缓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民族地区乡土村落因具有独特的民俗特点、优美的自然田园景现受到大众的青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乡村旅游的角度出发,以白族村落——周城为对象,分析当前乡村旅游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作为第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牧业产业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转变农业部门结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畜产品。分析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甘肃民族地区为例,在分析民族特需用品、清真食品、皮革—毛纺—手工地毯加工等三大特色企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培育模型,并从壮大龙头企业、强化特色资源基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0,(21):111-112
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沿边跨境民族地区为例,研究边疆民族地区跨境民族的社会发展,找出制约边疆民族地区跨境民族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5)
甘肃是一个拥有着回、藏、满、蒙古等我国主要少数民族以及东乡、裕固、保安3个特有少数民族的省份,一直以来,甘肃民族地区的协同治理被视为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对协同治理理论和甘肃目前的协同治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借鉴意义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两次农业领域的绿色革命,特别是通过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80年代国际上提出持续农业,这个词是从Sustainable Agriculture译来的,把它叫做可持续农业更为恰当.国内的学者则更愿把我国的可持续农业特点称为中国的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而民族地区,受自然环境,历史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尤其的多,该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着诸如学习成绩较差、辍学率较高、心理发展不健全、行为习惯较差等问题。为此,须从政府和社会加大投入、强化学校教育、完善家庭教育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提出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指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而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地处边疆,经济很不发达,人口素质不高,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发展现状,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状况和周边环境状况出发论证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对策性建议和解决方法,并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业结构高极化发展的方向,要使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再上新台阶,必须进一步发挥科技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走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科学技术成果是科技产业的基础,高等院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来源地,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就科技成是样业化形势下如何改革民族地区高校科研管理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依然突出,高校积极参与扶贫,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作用,努力为民族地区脱贫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贵州毛南族聚居在我国西南欠发达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目前该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发展理念落后、经营规模小、科技支撑力度弱、产业链条短、社会化服务缺乏等诸多问题,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对于城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生产力进步的物质基础,是城镇化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动力。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是实现农村工业现代化的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湘西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人多地少问题,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最佳途径;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非农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及现代化转型之路,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基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当前农村地区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出现了诸如科技创新不足、品牌效应不深等问题,民族地区受限于自然、文化等因素所呈现的问题更为明显。贵州省黄道乡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在此方面具有典型性,对其进行剖析有助于为其他具备相似资源禀赋的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边境民族地区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发展前景堪忧。究其因,除了与国家人事考试制度安排,社会偏视以及毕业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误区外,其教育本身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位于我国桂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对其法律事务专业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找寻一条边境民族地区高校高职高专法学教育良性发展之路对边境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