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面对多样化的农村公共需求,市场、第三部门等供给主体逐渐参与到供给中,形成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态势.为了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达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本文探索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并对此合作模式下各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及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索多元主体的最佳合作模式和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风险资本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在投资过程中首先是推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然后才是资本的保值增值,而私人风险资本往往进行纯市场化运作,以资本的增值为第一目标,二者利益诉求的不一致给后续合作带来了诸多问题。结合国外政府公共风险资本引导私人风险资本投资的经验,通过理论研究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风险资本和私人风险资本在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合作机制。从组织形式、控制权配置、失败后的风险共担以及其它政策指引方面,解决公共风险资本和私人风险资本在各自不同利益诉求下的合作,最终实现公共风险资本和私人风险资本的有效合作,解决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期的资金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源整合的中试公共平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乏科技公共中试平台是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化率低下的重要瓶颈之一:探索建立社会资源整合的中试公共平台.实施以价值共同创造为核心、培育主体产业群,进而形成以产业价值链为延伸的中试平台群:以产业园区为依托,鼓励和推进协同、合作、共建等战略性联盟式的中试共享基地;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发展以中试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市场化、企业化中试平台;抓住国际技术转移机遇,以技术外包合作为启动,寻求全球化的国际合作中试平台.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公共品供给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共项目契约的形成和交易治理模式.非经营性项目由传统的公共部门垄断经营供给模式转化为对其实行代建制,准经营性项目实行公私合作的供给模式,并针对不同的供给模式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以解决公共项目契约组织中的代理人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资源是公共产品,生态公共产品的区域性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区域生态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合作供给。区域地方政府间、上下级政府间、同一政府各部门间缺乏合作的行政区供给生态公共产品模式,使区域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以实现区域生态公共产品的高效供给,包括搭建合作平台、制订合作计划和合作原则、完善合作运行机制、改革合作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新医改确定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卫生改革,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三者间的互动、合作成为必然选择。通过分析医疗卫生领域公共治理的理论框架、现实基础,指出医疗卫生改革在政府主导下,仍需其他力量协同共治,即通过有差别地架构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共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相似文献   

7.
蒲文胜 《广东经济》2016,(12):219-220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随着民间组织的迅速成长,治理、合作治理理论及实践已在中国获得广泛认同.其中,对于贫困这一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共问题的治理,正在形成一种多元主体合作治理贫困的格局.中国NGOs在合作治理贫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跨越四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中,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的进程形成了公私合作模式。传统的美国制定法无法适应公私合作的创新与规范需求,经历了宪法禁止—司法突破—立法确权的治理逻辑变化,最终形成二元共治格局。联邦公私合作相关法律围绕州际贸易、公共福利等事务,以市场准入、金融支持、项目监管为主要内容,为推行公私合作消除联邦法律障碍和州法律隔阂。州公私合作相关法律围绕州内事务,以项目授权和操作流程为主要内容,决定当地是否开展公私合作项目以及开展的具体方式。未来美国或考虑制定联邦公私合作基本法,以促进治理体系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9.
后小仙 《当代财经》2012,(11):35-45
政府的投资冲动是突破预算约束的内在动力,现行的行政体制促成了当前我国政府公共项目投资过热的偏好。合理的公共项目监管治理不仅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形成多方制衡的格局。我国虽逐步建立"三位一体"的公共项目监管机制,但现行的监督机制效果并不理想。构建基于合作契约的公共项目监管治理模式,完善各利益主体间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和矛盾的友好解决,将能够最大限度地规范公共项目投资预算软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风险与开放型的政企合作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经济体中的产业政企合作通过引入公共物品的供给者--政府来完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集体行动问题,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共同制定规则来强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共风险因素的可控性和可预见性.但是政企合作关系的构建也要避免重蹈亚洲金融危机中个别亚洲国家裙带资本主义的覆辙,以公平性的社会契约和经济民主为基石,构建开放型的政企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创了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新纪元。而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社会失灵的同时存在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效益和质量的低下,为此需要政府、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三者紧密合作,构建起合作互动的协调机制,增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形成我国一主多元型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公共外交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它对国际经济合作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助力。本文从公共外交的理论解析出发,分析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公共外交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尝试提出国际经济合作视野下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国际环境合作作为促进全球公共产品供应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国际环境合作中普遍存在囚徒困境博弈问题,研究通过采取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贸易联动两种方式,将囚徒困境博弈转化为较易执行的一致博弈,从而提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其中,制定统一的标准包括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两种形式.贸易联动包含限制与非缔约方的贸易、问题链、灵活运用排放权交易和旁支付计划四种形式.全球公共产品的不同分类在转换为一致博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进程要求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全球公共经济学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公共经济学的发端与理论渊源,从全球公共物品、全球税收、国际税收竞争与合作的角度搭建了全球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丰富了全球治理问题研究。目前,全球公共经济学面临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国家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应对全球财政问题,并加大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力度,推动全球公共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产业中,创新具有显著的互补外部性,合作和兼容是企业的占优策略行为选择.互补性专利许可会形成独特的纵向市场结构,"必要专利"基础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会产生阻碍创新的"多重专利负担"和"反公共地悲剧"问题.交叉许可、专利池等许可合作组织形式有助于降低创新与许可中的交易成本,促进市场竞争和动态效率.因此,对互补性创新下的许可合作行为应该实行宽松的反垄断政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加快了东亚地区国家在"10+3"框架下的经济合作进程,2010年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更是成为亚洲地区金融与货币一体化的起步。文章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理论视角出发,以东亚地区外汇储备库为分析对象,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对东亚地区国家在金融货币领域合作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的模式及特点作一简单分析,并以此对地区金融合作的路径与方向给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和公共参与"研讨会认为,公共危机的固有特征及其应对需要民间组织的广泛参与;民间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时必须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与政府合作,有效提高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力;民间组织在公共危机的治理中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包括民间组织在内的公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和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将为推动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嵌套式金融恐慌模型"对"公地悲剧"现象发生和演变过程的博弈分析,构建了"激励约束博弈模型",并将"线性激励契约函数"引入模型中,以契约函数中的调控参数为工具,分析了"公共知识"的形成和"补偿准则"对助防金融恐慌的作用.通过激励相容有效均衡机制将银行经营的非合作博弈转化为实际上的一种合作博弈,从而使银行经营中自愿性社会责任行为的激励均衡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营口北海新区建设,要做大做强电机产业集群,高度集聚电机产业,促进园区内外企业的合作和结网;形成新区电机产业龙头,带动下游新兴产业发展;完善面向新兴产业服务体系,为电机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消费、公共服务业。以电机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载体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就能强劲推动营口北海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物品需求整合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物品具有不同于城镇公共物品的一些特殊性,解决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需矛盾最重要的是结合农村公共物品的特点,以需求为导向,形成一套包括公共选择的民主过程和调查分析的科学程序基础上的需求整合机制,准确判断农村公共物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明确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步骤和方式。构建农村公共物品需求整合机制。为了农民真实的表达偏好,需要形成畅通的农民需求表达渠道;为了便于科学分析,需要构筑反应农村公共物品供需的信息平台;同时推动政府转型,提升政府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