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研究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70  
本文以 2 0 0 0年度发行股票融资的 3 2 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首次将募股资金投向变更区分为隐性变更和显性变更 ,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且较大程度地变更募集资金投向 ;(2 )IPO公司的变更面和变更程度比配股公司和增发公司更突出 ;(3 )隐性变更比显性变更更严重 ,上市公司资金闲置问题突出 ;(4)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与资金投向变更呈显著负相关 ;(5)四重约束缺失是导致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的主要原因 ;(6)从短期看 ,变更募资投向对上市公司业绩有较明显的影响。论文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对于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这一现象发生的具体原因并没有被很好的解释和说明,所以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不能被很好回答。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于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的纳斯达克——创业板市场的"顽疾"如"三高症"和巨额超募资金的使用等问题尤其令人担忧。超募资金的存在严重扭曲了企业资本配置的效率,大量超募资金闲置甚至挪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如何合理使用超募资金并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水平已成为创业板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创业板公司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分布突出。超募资金主要投放在五大方面,房产、土地、车辆购置及收购股权、设立或增资子公司尤为突出。应从创业板市场监督力度的加大、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和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加大三方面来提高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10年12月31日前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承销商声誉对创业板公司IPO融资超募以及超募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通过对高声誉承销商和低声誉承销商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发现:(1)承销商声誉与融资超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声誉承销商支持公司的IPO融资能力更强,能够获得更高的超募率和更多的超募资金,因而融资超募更为严重;(2)承销商声誉与超募资金使用效率呈负相关关系。高声誉承销商支持公司的超募资金使用效率,明显低于低声誉承销商支持公司,表明高声誉承销商支持公司非效率使用超募资金的倾向更加突出。研究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背景下,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中特殊的股权流动性结构是上市公司变更资金用途的最根本原因。本文还发现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动机及监管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分析和博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动机和监管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募集资金使用存在误区.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对当前发行审批制度的规避等是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主要原因.通过一个上市公司与监管者的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本文发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的选择取决于其违规时的期望收益是否大于不违规时的期望收益.要改善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状况,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是更应注重监管制度的整体设计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杨坤 《时代经贸》2013,(22):117-117,119
上市公司首发“超募”是我国新兴转轨资本市场上的一个特有现象,而创业板的高超募更是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关注与质疑的焦点。要合理解决首发。超募”,探索其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和承销商与上市公司间的合谋共同影响了创业板高超募现象。  相似文献   

8.
我国创业板市场自推出已六年有余,其中2012年之前上市282家。从前282家来看,整体超募现象在好转,但超募问题仍然没有有效解决。本文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净超募比率前十的股票具体分析,找出其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分析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超募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特点。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利用金融学中基本理论分析超募所导致的危害,并提出几点建议:改善新股发行询价机制、加快创业板市场注册制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的步伐,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信息披露,健全监督机制及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上市公司的数目和规模正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很多上市公司不可避免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就是其中一个部分,这也是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该行为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通过股票等形式募集到的相关资产并没有按照相关的合同或者是约定进行使用的情况,这也是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资本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该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市场秩序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程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为之后的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投向变更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融资资金投向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长期经营业绩显著低于再融资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长期经营业绩随着公司规模和股东权益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在牛市中进行再融资的公司在其后三年内的经营业绩显著低于其他时候进行再融资的公司。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战略与绩效的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的多元化与变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利用 162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明:募集资金投向的多元化程度与变更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市场对募集资金投向的“单一化偏好”存在合理性。文章还指出:由于IPO约束的存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呈现“单一化趋势”,市场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博弈有可能导致“坏的”纳什均衡。要解决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问题,不能一味加强约束,而应树立适度约束的监管理念,减少不必要的约束和管制。  相似文献   

12.
以1993—2006年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74家制药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国上市制药公司首募资金投向变更。结果表明,中国制药产业上市公司首募资金投向变更程度较高,项目取消/投向变更、项目结束/结余资金投向变更、资金闲置/资金投向变更、项目中止/投向变更进度迟缓等变更类型发生的公司数量和次数等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3.
对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信息披露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兴顺 《经济师》2003,(11):120-120,12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规模的日益增大 ,上市公司充分、完整披露变更募集资金信息 ,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沪市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 ,列示了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信息披露的情况 ,分析了变更募集资金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邵宁  张华 《经济论坛》2004,(22):94-95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的方式可分为IPO和增发新股两种,但无论哪种形式,都需要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说明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就是公司没有把募资用于招股说明书中的项目,而是部分或全部用于其他项目。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必须由董事会提出决议,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并且在公布的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5.
审计师选择、市场化程度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已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选择2001年至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师选择对募资投向变更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之间这种影响的差异,以检验审计师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审计师选择与募资投向变更负相关,且这种负相关关系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结论表明,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审计师对募资投向变更的治理作用有限,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16.
董屹  成蕾 《当代财经》2007,(9):80-83
上市公司大面积、强幅度、高频率地变更募资投向,是股票市场上一个由来已久的监管难题.本文创新地从监管制度的订立根基破题,来分析监管失效的原因.文章发现,监管失效的根源在于管理规定与<公司法>、<征券法>相抵触,由此导致了监管边界过于扩张,又进一步使监管制度缺乏较强的执行机制和好的执行效果.可行的监管重点于是放在了透过管理上市公司募资变更来打击委托理财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等违规行为上,但原有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的逆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虎 《财经研究》2005,31(4):22-36
文章利用162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的多元化程度与投向变更程度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与发行后公司业绩变化情况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因此,市场对募集资金投向的"单一化偏好"存在合理性.由于市场存在"单一化偏好",上市公司会进行逆向选择,从而导致募集资金投向呈现非正常的"单一化趋势".市场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博弈有可能导致"坏的"纳什均衡.一味加强监管,可能会增加逆向选择的发生几率,要解决募集资金运用绩效低下的问题,必须树立适度约束的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论市场经济下政府资金投向刘跃生改革政府资金投向是能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那么政府资金应当投向哪些领域呢?政府掌握的资金主要是财政资金,与银行和企业资金比较其特点是无偿性和公益性。相反,银行贷款投资则必须首先考虑有偿性和经济效益。两者互...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投向的市场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斌  段特奇  周轶强 《当代财经》2006,(10):53-56,60
上市公司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对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当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时,逆向选择的结果将导致投资者只愿意对变更投向的上市公司股票支付质量最差公司股票的价格,引起该公司股价下跌。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投资方向公告并不具有信息含量,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不符。理论和实际的差异说明,募集资金的使用尚未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为评价我国制定的有关政策的实际效果、研究我国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行为特征以及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资料。  相似文献   

20.
创业板出现的普遍超募现象或成为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严重阻碍。对此,可运用科学市值管理手段化解资金超募难题,从而加速上市公司发展、推升股东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