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杨秋宝(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论,自然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摆脱贫困、推进经济发展的可能。贫困地区所存在、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在贫困中具有了“富饶...  相似文献   

2.
王佐 《科学决策》2006,(6):63-63
本刊讯5月14日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在天津举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是由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与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毕节实验区专家顾问组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市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承办,约有150名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及学者分别就可持续发展和减贫问题交流观点。与会者一致通过了“滨海宣言”,建议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培育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协助贫困地区减贫。  相似文献   

3.
这是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同志1986年12月24日在大别山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汇报会上的讲话,由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本刊略有删节并加了题目。  相似文献   

4.
浅谈贫困地区资金的开发刘卫东资金不足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缺乏资金,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地方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发生一定困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经济的繁荣程度。因...  相似文献   

5.
黎大治 《中国经贸》2011,(18):106-107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贫困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面临激烈的外部环境的竞争,处境十分艰难,在此情况下,如何突破重围,追赶跨越,实现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将是贫困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仔细分析了贫困地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希翼对贫困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江西省贫困地区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但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经济风险面前,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抵御风险的能力仍然显得比较脆弱。这在当前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得到显现,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等,尤其是贫困乡村大量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受到了很大影响和冲击。为及时掌握、分析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贫困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区建设》2004,(10):53-53
今年4月,省扶贫办根据省委书记俞正声的批示精神,拟定了《湖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力争每年在贫困地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5月初,省长办公会专门研究在武汉建立一所海员培训学校,决定每年在贫困地区招收2000-3000人,通过专业培训,送到国外就业。  相似文献   

8.
扶贫资金是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物质基础。扶贫资金使用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前些年,我省扶贫资金由各个业务主管部门下达,互不协调,遍撒“胡椒面”,影响了资金的凝聚力,效果不够理想。近两年来,在财政困难、“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国家在资金上对我省贫困地区给予了有力的扶持。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我们进行了改革,实行以下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敏 《科学决策》2006,(7):14-15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贫困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但贫困地区应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应注意哪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 一、贫困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解决贫困地区生态脆弱问题。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气候、地理环境恶劣,使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广泛寻求帮助贫困地区尽快地解决群众温饱、进而脱贫致富的有效政策和措施,加速贫困地区开发,逐步改变贫困面貌,云南省贫困地区工作  相似文献   

11.
贫困地区财政普遍困难。集中表现在财政支出增长远远大于财政收入增长。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切实加强财政管理,不仅是财政部门自身的要求,也是贫困地区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那么如何加强贫困地区财政管理,以小财政办大事业?笔者认为贫困地区财政管理必须巧借“三股力”。一、要巧借艰苦奋斗精神的凝聚力艰苦奋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艰苦奋斗精神所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是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法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贫困地区.要搞好财政管…  相似文献   

12.
一、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是一项政治任务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1982年就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但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是全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固原地区又称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腹部的六盘山区,地势高寒,干旱多灾。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贫困是一种普遍现象,食不裹腹,房不避风雨,衣不遮体,缺水、少粮…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科委在江西召开了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陕西、江西六省科技扶贫工作计划会议,研究如何深入贯彻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中央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开发迈上新台阶。并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一项重要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西省宜春地区是非贫困地区,但也不属发达地区,因此,对扶贫工作仍十分重视,从“...  相似文献   

15.
扶贫攻坚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实现基本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目标,要靠政策、靠投人、更要靠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团结奋斗,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苦干来完成。只有基层组织坚强有力了,才能把群众充分动员组织起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彻底改变贫困面貌。洛阳市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在扶贫攻坚中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是扶贫攻坚的关键环节。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度有所放松,贫困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甚至有的农村党支部陷于瘫…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的序幕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的强势“锣鼓”声中拉开的,它给西部贫困地区带来了震撼的政策福音,西部贫困地区正在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新的发展对策,理论界也围绕“五大统筹”,增加农民收入,进行着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可谓思想空前统一、良方空前繁多,为西部贫困地区冲破“三农”问题瓶颈,缩小日趋拉大的东西部地区差、城乡差营造了思想先行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沂蒙山区作为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至1995年,沂蒙老区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解决温饱问题。200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是当前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全国尚且如此,贫困地区更应该如此,贫困地区只有在“更应该如此”上下功夫,才能加快我国6.5千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此,本文就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障碍、必要性、措施谈点肤浅看法。一、贫困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在我国4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和政府一直把缓解和消除贫困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并为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富有成效的探索,从建国初到70年代末,党和政府用于贫困人口的费用总额达400…  相似文献   

19.
木火 《开发研究》1994,(5):51-52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四大关键要素木火经过多年的扶贫实践及其理论探讨,现在人们业已形成了一个共识:决定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素有四个,即资金、科技、市场和人才。只有抓住了这四个要素,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为了进一步深化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脱贫致富工作。中央很多部门都在扶贫。几年来国家通过专款、贷款、补贴,以工代赈等渠道累计支援贫困地区50多亿元;“七五”期间又决定每年给10亿元贴息贷款,对扶助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起了重要作用,但进展较慢。建国以来,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9倍,贫困地区只增长7—9倍。1987年全国人均工业产值近1000元,贫困地区仅100多元,相差甚大。因而这些地区确有“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避雨”的情况,我在武夷、秦巴、武陵、五指等山区就亲自见到过几人一床被,两人一条裤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