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持有超过一年使用时间且价值达到相应标准的非货币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与生产经营的主要自残,包括建筑、机械、运输工具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资产。企业可以通过固定资产减值,使其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未来获取利益的能力。本文旨在讨论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商》2016,(13)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否则会虚夸资产价值。固定资产减值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健全,有其弊端,需制定对策加以完善。固定资产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期限长,因此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与减值金额的计算关系到企业利益,研究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投资风险,保障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的资产减值会计正向国际化的道路迈进,而其中的固定资产减值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会计处理和披露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固定资产是企业一种非现金性质的成本,其对投资者了解企业资金的运作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等信息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相关问题一直是企业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等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企业合理地处理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相关问题,促进企业稳定的经营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计提资产损失准备金是为了防范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旧会计准则和制度未明确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较差。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做了新的修订。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时间,提出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定方法和资产回收金额的计量方法,使资产减值缺失的确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必须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果在未来不能带来如期的经济利益,就表明其价值降低了,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后,还会影响其折旧数,需对折旧率和折旧额进行调整,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企业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降低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消除企业资产中的“泡沫”,有利于解决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税法的差异,不会影响企业应纳的所得税。  相似文献   

8.
贺强 《现代商业》2012,(5):243+242
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能够清楚反映公司资产的变动情况,从公司的健康运行角度来看,有必要做好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工作。本文分为四部分,首先对固定资产减值的内涵进行说明,接着探讨了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积极作用,再分析了当前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资产减值准备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晖 《江苏商论》2008,(3):160-16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准则制定的背景入手,通过对新准则与原有资产减值会计的比较分析中总结新准则的创新之处,最后就新准则的制定和执行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锋军 《商业会计》2012,(17):100-101
资产减值会计包括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表明资产减值的迹象、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资产减值的计量和报告。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三个主要特点,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吕玮 《商业研究》2006,(6):53-54
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不变,而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它的存在是以隐性形式体现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都属于长期资产,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决定了其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特点,尤其在管理和风险防范上急需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有效地防范两类资产流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资产使用率不高,缺乏健全的账户管理体系,固定资产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政府应降低购置成本并加强管理,明确固定资产入账标准与价值,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调拨、处置等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相似文献   

13.
重点介绍了基于国家电网ERP系统,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出新举措,达到不断提升设备资产标准化、精益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增值税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收入来源的第一大税种,2004年我国选择率先在东北地区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增值税转型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否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转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文在收集大量试点单位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数学模型,对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浅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行税法折旧政策对加速折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税法折旧政策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采用低比率、长期限、直线性的折旧政策,无论是对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对国家宏观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实施加速折旧政策既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产减值准备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已按照制度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尚未明晰,且在计提的具体内容上也没有明确规定的计算程序,使企业具有很大灵活处理空间,更为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更多的情况却是成为上市公司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进而粉饰会计报表。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行为进行治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应结合组织结构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以及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理论,通过项目组织的环境、结构分析以及结构的设计和运用,构建以某一职能部门为核心的项目组织结构,发挥有效组织结构的作用,实现高等院校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标的资产"高溢价"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资产承诺业绩未达标事件激增,其中尤以定增并购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关联交易最为突出。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07-2018年对终极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实施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终极控制权特征对标的资产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与定增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增值率负相关,两权分离度、控制权复杂度、定增前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正相关;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占据席位的比例越大,经理人由终极控制人任命或担任的,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民营性质的相较于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反映了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下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地位显著影响定增标的资产估值,虚增的注入资产价值加剧了定增并购中的业绩承诺风险。终极控制人借助定增并购资产估值转移上市公司财富行为更具隐蔽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需关注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环节,有效预防业绩承诺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君 《商业研究》2002,(18):79-80
固定资产在企业全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 ,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对固定资产处理适当与否对企业财务状况及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财政部先后出台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对固定资产确认、计量、核算等诸多方面作了较大的调整。结合我国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相关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 16号 (简称IAS 16 )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论无形资产本质:以知识产权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申 《财经论丛》2006,1(3):79-83
本文以法学理论对无形资产的“无形”二字、土地使用权以及商誉进行分析,认为“无形”二字无法涵盖无形资产之本质属性,知识产权概念更能揭示其本质;其次,认为土地使用权应当与其他用益物权合并,商誉的本质仍旧为知识产权。最后,在对资产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以“知识资产”替代“无形资产”概念,以便适应时代对会计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