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人走访过很多企业,对中小型企业老板做了一番调查,让他们谈谈对企业文化的看法.最后总结出,中国民营企业老板中有90%只知其有,不知其用.这将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借此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提醒企业家们把企业文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2.
绿叶对根的情意 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影响HR在企业中的地位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决策层认识到需要战略管理,开始重视中期业绩以及未来目标、愿景.但是,企业往往容易忽视组织结构设计和文化创建,不能将HR战略与公司发展战略、组织机构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最终会导致公司在关键时期败在"人"上.笔者接触到许多老板不乏鸿鹄之志,却常常事与愿违.为什么呢?这些企业正是忽视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战略是靠人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现在与经销商打交道的人基本上都是销售人员,企业高层包括营销高层基本上都忙于日常的管理工作.经销商的许多需求、想法、意见、建议等都无法及时有效地向上传递,而一些负面的东西也在许多销售人员的压制下越来越变形.报喜不报忧的状况使经销商对企业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这些潜在问题正在逐步成为企业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用"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来形容老板(老总)对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影响,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是老板说了算的文化. 这种说法虽然有点以偏概全,过分放大了老板一个人对整个企业文化的"专制"和"霸道".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这类例子.  相似文献   

5.
经销商老板店面人员的构成很简单,主要由经销商老板、店长、店员3个层次构成.可以形象地用"王"字来说明经销商店面人员管理的现状和类型.经销商老板、店长、店员这3个层次,就好比"王"字的三横,三横由上往下分别代表经销商老板、店长、店员.  相似文献   

6.
企业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争执,这些争执有些对企业的发展有利,有些对企业的发展不利,有些甚至会严重的影响企业的日常运作.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会因为这些问题备感头痛:他们一方面希望企业内部保持适度的冲突和意见分歧以利于形成一种创造性的企业活力,希望组织中形成一种不断创新、努力进取的风气,渴望培养出一支和谐、团结的队伍来完成组织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害怕过度的冲突会造成企业内部的不团结和相互指责、抱怨甚至拆台.希望能有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企业管理中的意见分歧和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现实的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有一家大企业曾一度陷入亏损状态,老板十分焦急.如果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就会倒闭。 在调查和走访中,这位老板发现,问题原来出在管理层。虽然这些管理人员都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但由于在管理层待久了,他们出现了懒惰习性。原因很简单。在老板办公室对面办公的管理者们即使在白天也会拉上厚厚的窗帘。他们做什么自...  相似文献   

8.
顺应渠道变革创建新型经销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销商转型是最近几年分销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很多经销商在日新月异的渠道变革面前,因为不能对自己的职能和营销方式进行正确定位和适时调整而被淘汰;而部分经销商则因能与时俱进,顺应渠道变革,重新认识和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地位而获得发展机会,并且在经营和管理水平上得到提升,拓展出自己的发展空间。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定位新时期的经销商?生产企业应该建立怎样的经销商关系(厂商关系)才能顺应当今渠道发展的趋势和发挥最大的渠道效力?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应当引起重视。从分销渠道的十年演进看新时期经销商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企业调查,向企业老板问起当前的金融产品、金融理财、资金价格的事,不少人都答不上来,只知道没钱向银行贷款,至于金融知识、金融理念这些专业性的问题他们并不关心,可就是这些不怎么引起企业老板重视的课外事,往往牵涉到企业的直接或重大利益.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以为战略规划是对大型企业才有用的"特权"或"专利",其实不然。任何规模的企业都需要进行战略规划,除非企业老板本来就没有长久发展的打算。只不过大型企业的战略规划因为涉及的人多面广往往需要书面化,而中小企业的战略规划也许只需要存在于老板的脑海中罢了。良好的战略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通过战略的规划与实施让员工和经销商乃至供应商、投资合伙人看到企业的方向与前景,从而可以对员工队伍与经销商队伍产生良好的稳定与激励作用。本人在多年的咨询服务中,做过很多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1.
张晓莉 《人力资源》2016,(10):58-60
案例问诊 我是一家百人规模的电子商务公司的HR,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是老板“钦定”的.员工们普遍认为理念不错,但没啥特点.于是领导就觉得员工对企业文化不够重视,不断地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但是,这种一月一小考,俩月一大考的方式令员工们非常反感,工作积极性不升反降,工作态度散漫,没有危机意识.作为HR,我也感觉通过考试来强化企业文化不是什么好办法,但又想不出既不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又能让领导看得到成果的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2.
经销商老板店面人员的构成很简单,主要由经销商老板、店长、店员3个层次构成。可以形象地用。王”字来说明经销商店面人员管理的现状和类型。经销商老板、店长、店员这3个层次。就好比。王”字的三横,三横由上往下分别代表经销商老板、店长、店员。管理成功的经销商老板,  相似文献   

13.
伊舸 《人力资源》2022,(3):84-86
笔者就职于一家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跨国外资企业,和很多外企一样,传统的经销商渠道是我们销售模式中很重要的渠道之一.近年来传统的经销商模式受到新零售、电商甚至直播等新营销模式的冲击,而经销商的经营管理模式仍旧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差距很大.做生意本质上是"人"的生意,尤其是在面对B2B企业客户的时候,客户对销售人员的素质、服务人员的专业、供应链的效率等等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最后都要通过"人", 或者"人"操作的系统来体现.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和一位学友聊天,说到其企业的现实情况:老板现在完全凭个人爱好和感觉来管理企业:感觉好的员工不管你职务高低可以拿高薪;老板每天大部分时间打麻将,但是会安排所谓“心腹”监督总经理及各位总监的工作;老板很少深入市场调查了解情况,但他会经常说“你们现在工作怎么搞得?这些事想当年我自己很容易就能搞定”;老板会事无巨细。哪怕是员工活动买个礼品都会很关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近段时间,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民工的用工短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一个引人瞩目的变化,曾几何时,南下的"民工潮"潮起难落,求职的长龙绵延不断,给沿海的企业和铁路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没有人会认为有着九亿农村人口大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可是如今出现的"民工荒"带来的不仅仅是各企业的"老板慌",而是一系列的值得我们反思的社会问题,诸如:劳动力的价值评价、企业发展方向、民工权益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等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深刻的分析"民工荒"产生的真正原因,以及找到切实有效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要让品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永恒的动力,就要靠科学的设计和规划.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为什么产能过剩?为什么库存加大?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软实力不够.我们对无形资产不够重视,因为资产负债表上从来没有无形资产.而现实告诉我们,无形资产的作用远远大干有形资产.如果我们的老板现在还是只关注固定资产的变化,那么你这个企业就离破产不远了.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一直是企业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对于食品加工企业尤其如此.本文通过SW集团引发的一次事件的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引起广大食品加工企业对自身内部控制的重视,并采取相应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其实好的企业管理者都清楚:人才不是寻找来的,人才是培养来的,人才是竞争来的。我们常发现很多老板一心想做伯乐,然后发现千里马,我们也发现很多大学生,社会上很多年轻人,包括企业内部的一些员工,他们希望多一些伯乐,能发现他们这些千里马,如果大家都有这种思想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马千里 《人力资源》2007,(17):34-35
老板的迷惑人才是从哪里来的呢?就大多数企业而言,主要依靠外部招聘。而且,一个企业在刚刚起步时,都是创始人(老板)亲自出马,到处游说,精挑细选,物色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然后极力进行鼓动,描绘出美好的远景和蓝图,来吸引他加入自己的企业。那时侯老板们很明白——没有合适的人才是做不成  相似文献   

20.
高雁 《人力资源》2006,(5):64-65
当今时代,职场动荡,“人来人往,花开花落”,当离职员工携“商业秘密”潇洒离去, 留下人财两空的残局让企业收拾,不啻于重磅炸弹,把企业老板的心炸得七零八落。在我们的劳动法规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以德治国”尚不能立竿见影,我们更需要的是“依法治企”。针对员工的忠诚问题,通过制订细致完备的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尤其是保密协议等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保密协议”能否制约员工的“不忠诚”?它能否挽回企业的利益损失?关于“保密协议”的实际运用,让我们从以下几个实际案例入手,浅析焦点,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