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共生理论视角解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共生演化态势呈现出复杂的行为与轨迹,在共生互动模式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最大环境容量和自然增长率都不断变化。采用分段Logistic曲线叠加可以精确描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共生演化过程。本文运用黑龙江省1983~2007年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有关数据,对二者共生演化模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创新研究多基于制造业的背景,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的研究更不充分。然而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最快的产业,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对中国有巨大现实意义。该文介绍了产业创新的元素和创新模块,并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创新特点作出的比较,揭示了两者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提出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创新政策作用的关键结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组织创新、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等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历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我国上游服务业外资开放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开放显著促进了下游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在考虑内生性及使用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企业、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新生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从影响机制来看,服务业外资开放有效降低了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下游企业进入市场,通过竞争效应引致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刘培林  宋湛 《经济研究》2007,42(1):89-101
本文运用累积分布曲线分析经济普查数据发现,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相比,前者装备一个劳动力所需的资产量更多;前者的财务和经济效益比后者差;进入前者的投资门槛不比后者低。这些经验证据与大量理论和政策分析中的流行认识存在巨大反差。本文的经验发现提醒我们:在目前国情之下,大量资金投入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机会成本,大于投入制造业企业的机会成本。所以,服务业发展应该分门别类、实事求是地推进。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要途径的看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知识密集服务业(KIBS)的概念、特征及其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探讨了KIBS在中小民营制造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8)
在全球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阶段,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制造业始终处于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需要创新才能打破价值链低端的困境,这就需要依赖于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研发、知识传播,它的发展也提高了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就要形成协同创新体系。因此,文章在文献萃取和辽宁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并选用协同学理论下的哈肯模型,建立两两要素比较分析的运动方程,经过求解得出协同创新序参量的序列,即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按照其对创新系统支配能力的大小划分依次技术因素,资金因素,政策因素、人力资源资因素,据此提出辽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世界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当今两大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以无锡等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企业生产方式和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引领生产方式转换,优先发展研发业和物流业,提供政策法规制度,促进产业互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FDI对中国江浙制造业产出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江苏省制造业产出影响显著的是技术进步效应和就业效应,对浙江省制造业产出影响显著的是产业结构效应和资本形成效应;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当期江苏省制造业产出影响较浙江省大,且对两省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作者详细剖析了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江浙两省制造业产出影响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智慧等诸多协同因素引发服务业提升与创新的时代,协同创新正日益成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总结出KIBS创新活动的内外部影响要素,其中内部影响要素包括技术、组织、文化和人力资源,外部影响要素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大学和科研机构,然后构建了KIBS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并分析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抑制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等方面,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品牌价值与创新的时间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  关士续 《生产力研究》2007,(3):10-11,50
文章综合了已有品牌价值模型,认为品牌价值的直接体现就是市场的承认。要获得市场的承认,需要企业进行一系列品牌创新活动。基于对技术创新具有多层次性的理解,论述了品牌创新过程就是以产品和工艺创新为内核,包括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消费创新等多个层次技术创新的过程。引入技术创新“契合”的概念,利用技术创新“契合度”,给出技术创新的时间过程模型,对品牌价值与多层次技术创新的关系做出了定量的说明,即品牌价值是各层次技术创新契合度之和与品牌使用时间的乘积。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剖析制造业在世纪交替之际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趋势,讨论了制造全球化、制造网络化、制造敏捷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环保化对新世纪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探索了微型化革命对制造科学和制造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颠覆性创新、创新扩散、创新模糊前端等相关理论,从全流程角度创新性地构建了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包括颠覆性创意产生、颠覆性创新产品开发、侵蚀非主流市场、占据主流市场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循环往复,并受到技术、市场、政策、竞争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选取液晶电视机和山寨手机作为高端和低端两个颠覆性创新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进行验证性分析,构建具体的高端与低端颠覆性创新四阶段扩散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4.
工艺创新的两种驱动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工艺创新的涵义和企业的实际运作出发,提出了工艺创新的两种驱动模型,讨论了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产出效益.同时,以东风汽车公司合资前后有关工艺创新问题为实例,对工艺创新的两种驱动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中国现代科学家的认定标准、年龄结构、学成年龄、学位结构、出生地域以及留学状况的定量统计,得到了关于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状况的量化分析结论,其中科学家年龄普遍老化,科学家出生地域不平衡以及正确对等留学生问题等看法,对科技发展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光梁  魏淑艳 《生产力研究》2012,(6):117-119,261
现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进入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时期,如何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探索适应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现阶段的社会管理研究必须以当前的社会发展大背景为依托,清醒地分析国情,理性审视当前社会管理的背景特点,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较为系统地提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业在当前各国的GDP产出和就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服务创新成为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服务创新主要体现在组织和制度方面,对以现代制造业技术创新为主的自主创新起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程度的加深,这种作用日益明显。但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阻碍了服务创新,因而需要在加快服务业发展,改革创新体制、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杜欣  邵云飞  钱航 《技术经济》2012,(10):33-37
采用模型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集群内的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两阶段过程——研发阶段和市场化阶段。研究结果显示:协同创新可实现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的"双赢";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跟随企业依附于领先企业,领先企业可获得比跟随企业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跟随企业应更关注协同创新过程中领先企业对其的技术溢出,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