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婷 《全国商情》2007,(11):45-4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升温,股票市场自2006年以来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中央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本文选取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两项当前中央银行经常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分析了其从理论上和实际表现上对我国股票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日益明显一。股票市场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现实可行且日益重要的渠道,是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中传导机制,对于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实施货币政策目标、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股票市场发展已使货币政策体系和传导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新的金融环境下,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巨大,特别是在股票市场的高峰和低谷时期政策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可能改变股票价格原来的运行方向,从而使价格产生较大的波动。本文采用EGARCH模型度量了股票市场在转折点时期的政策效应。首先对股市的峰、谷值窗口进行划分,对没有政策影响时的转折点时期的股指收益进行预测,然后将总样本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划分9个子样本,将牛、熊市分开,对股市转折点时期的政策效应进行了度量并做显著性检验。所得结果对政府制订政策和投资者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的取向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的深入研究,提出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存在物价上涨的压力,因此从货币政策的取向来看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投资者结构,从投资偏好和投资行为定义三种类型的投资者:稳健型、冲动型、偏好型投资者。以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基于混合行为蚁群算法,研究不同类型投资者因认知性偏差如何作用于资产证券市场及其股价表现。同时在JAVA平台实现模拟演化,具体量化了投资行为在市场上的表现。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资本证券市场有着复杂的影响。但是,本研究中,不同投资行为的潜在内因有待考察。  相似文献   

6.
为切实了解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对银行体系流行性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晋中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目前晋中市地方法人机构不存在流动性过剩,存款准备金率的频频上调对其影响甚微,建议央行采取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7.
金融制度缺陷是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重要制约因素。金融二元结构条件下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不受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监测和控制,不能在公开金融统计中直接反映;货币政策多重目标,同时兼顾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还不完善,其自身的一些缺陷也制约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有效性。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革金融制度,一方面以内部均衡为目标,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和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市场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经济过热和全面通货膨胀,控制信贷规模过快增长,加强金融体系流动性管理,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较多地采用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被多次使用,全年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十次,这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析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自1984年建立以来,经历了7次调整,对股市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股市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市场利率,影响到股票价格指数,影响到股票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0.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立足中国国情,挖掘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潜力的一项创新.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及发展过程入手,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剖析目前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深层原因,指出存款准备金制度仍是我国调控货币供应量,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今后还要对该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笔者通过对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阐述了此项货币政策实施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认为,央行必须实施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尤其应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对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才能更好的控制资金的流动.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开始实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直接收缩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警示效果明显,使得风险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更为审慎,但关键指标未根本改善,制度实施效果有待提高且存在一定制度缺陷。因此,应调整差别存款准备金利率确定方式,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差别存款准备金上调幅度且分档次执行,扩大实行范围,增强监管政策的协调一致性,以逐步完善我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相似文献   

13.
近期央行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的力度,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整作用日益显现,同时货币政策的应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盈利能力以及股票收益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在收集了4家国有控股银行和4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后,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严格的计算,结果证明,存款准备率金的上调对银行的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金融政策与我国区域经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联系。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金融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开发战略;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政策缺位、金融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导致物价和资产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日渐加剧,迫切需要在保持利率和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尽早收缩流动性,此时央行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最佳的货币政策切入点,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文简要分析了其调整的效果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与商业银行经营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揭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过程,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应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货币政策措施对刺激需求、摆脱通货紧缩状况的作用似乎不大,如果从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角度看,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对货币政策带来了四种挑战,即对货币需求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调控方式的挑战,其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存款准备金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为了解决我国流动性问题和防范金融危机,我国央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其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对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情况、效应及其背后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增强这一货币政策效果的相关举措,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3月至2011年6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宣告对房地产行业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宣告的消息对房地产行业股票短期内没有影响,而下调的消息则具有正面效应。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的存在、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意图被市场提前预期到以及刚性需求情况下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效果不大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对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巨大挑战,货币政策是否调控股票价格成为当前货币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政策工具几个方面分析了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挑战。结合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当前股票价格还不宜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内,但不能忽视对股票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