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1997,(3):54-55
一般人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便立刻被眼前“有用”与“无用”的价值所影响,因而产生得失之心,顿失全盘、整体的考量。庄子的哲思,却教人在“无用”中默默耕耘,让“无用”而“有用”,成就“无所不用”的“大用”。一日庄子在外玩耍,突然有只黄雀飞来,黄雀很快地飞进树林里,没注意到庄子正拿着弹弓在打鸟。这时,庄子赶进树林一探究竟,发现黄雀飞入林中,为的是抓住一只正在捕食蝉的螳螂,正应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句话。庄子恍然大悟,难怪那只飞入树林的黄雀会视而不见,完全没有察觉庄子的存在。利与害的省思“见得而忘其…  相似文献   

2.
戴永夏 《走向世界》2014,(21):111-111
长期以来,济南流传着“大明湖里蛙不鸣”之说,认为大明湖里的青蛙从来都不会叫。这一说法,也有历史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的《历城县志》上就说:“湖出城中,擅奇宇内;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那么,大明湖里的青蛙真的不会叫吗?恐怕未必。笔者近读《续修历城县志》,就发现了几点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煮酒话山东     
山东酒多而味美。最早的山东酒记载应属《庄子》中所说的“鲁酒围邯郸”。《庄子·肤箧篇》有言:“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战国时楚宣王因为朝见的鲁恭公姗姗来迟,而且送的酒很薄,就联合齐国大兵攻鲁,最后引发了诸侯大战,鲁酒的名声随之传开。事情的缘由是楚王因为鲁国的轻慢而生气,鲁酒只不过是拿来说事罢了。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人生     
刘德增 《走向世界》2009,(22):50-51
庄子,名周.第一个为庄子立传的是司马迁.他将庄子列为道家者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为庄子写了一篇200多宇的小传.中国人有两个符号,一是姓名,二是籍贯.故此,司马迁之庄子小传开篇即说:"庄子者,蒙人也."然而,"蒙"在何方,司马迁却未言明.庄子之籍贯,遂成千古谜案,众说纷纭,或云山东东明,或日河南商丘,或说应在安徽蒙城.东明一说最为有本.庄子为吏的"漆园"在今东明县陆圈镇裕州屯村一带;今菜园集乡庄寨村一带,乃庄子长期生活、著述、归隐及死后安葬之地.  相似文献   

5.
尽快开征"房产税",已经说了多日。不过,争议很大。有坚决支持的,也有极力反对的。或许因为兹事体大,国家不得不慎重考虑,原先希望试点的城市,也一个一个,缩了回去。只剩下重庆、上海,矢志不移,要在全国争先吃下这只螃蟹。而重庆此番征税,也已经悄悄改变提法,不叫"征收房产税",而叫"开征高档房产税"。  相似文献   

6.
庄周梦蝶     
蝴蝶翩翩飞舞,多逍遥,想必不情愿入梦为人不得自由吧。庄子睡了一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飞舞,不亦乐乎。梦总是要醒的,醒来惊慌不定的发现自己仍然是庄子,便在心里纳闷儿——"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这一问问住了许多人,几千年来不断有人试图去回答,用繁复的概念或简单的直觉。人能说得清现实到哪儿为止、虚幻从哪儿开始吗?人能  相似文献   

7.
打得过就打,打小过就和,至少是相忘于江湖。所以,去年360与小米停战后,叫上会流传出周鸿祎与雷军在央视某节目后喝茶的新闻。最近腾讯战略入股搜狗一·事也激起了热议。而历史与真相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搜狗会说一个,周鸿衬;也会说一个。而以演讲能力卓著而著称的周鸿_秫,自然不会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8.
名称是把品牌吊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和产品阶梯上的挂钩。 所谓名称,对于艺术家而言,不过是个符号,用以区分甲和乙。然而,艺术家们错了:一枝玫瑰,你叫它其它名称,闻起来就不会是那么香了。你往往不只看你所想看的,也只闻你所想闻的东西。中文直译为“毒药” (POISON)的香水会比意译为“百爱神”畅销吗 ?P& G进入台湾沿用的是“宝硷”,而到了大陆更改为“宝洁”才得以真正行销开来;可口可乐和伟哥也一样,品牌的成功,多半要归因于名称的亲和。   定位大师艾·里斯说过,名称是把品牌吊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和产品阶梯上的挂钩。…  相似文献   

9.
木桶原理也叫木桶定律,说的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原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目前我国人才队伍状况。  相似文献   

10.
孔子看天     
裴传永 《走向世界》2011,(28):81-81
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家庄子曾经有言:"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意思是说,孔子的知识仅限于人类自身及其周边环境,而对于天,他是茫然无知的,所以只能选择"失语"。然而,孔子对于天象真的一无所知吗?不是。  相似文献   

11.
《庄子·齐物论》上说:一个玩猴子的人,对猴子说,早上给它们吃三个橡实,晚上给它们四个。猴子听后都发怒了。后来他又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它们都高兴了。  相似文献   

12.
徐久刚 《老区建设》2013,(23):52-54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字面上看,这12个字明白晓畅,十分易懂。只不过,对这12字,成年人可不能像孩子一样,只从直观的、感性的层面上来理解,而需要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力上升到理性,视其为一种人生哲学,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比如“照镜子”,我国古代文献《战国策》就有一个相关的故事。故事说:齐国有个叫邹忌的大夫,长得伟岸英俊。齐国同时有个著名的美男子,叫徐公。某一天早晨邹忌问妻子:“我和徐公谁漂亮?”妻子说:“徐公比不上你。”他信不过,又问妾,妾同样回答:“徐公比不上你。”  相似文献   

13.
谦虚的资格     
《发展》2011,(3):160-160
谦虚有很多种,真正的谦虚,不是谁都有资格享有它的。胸无大志的人,即使诚恳地说:"我这人没有志向。"这不叫谦虚,只能叫坦率,这种坦率有时让人觉的是在叹息;毫无才学的人,即使极认真地说":我这人没什么本事。"这不叫谦虚,只能叫实在,这种实在有时让人觉的是在自责;主席台上,正式发言之前来一句:"我水平有限。"这不叫谦虚,只能叫客套,这种客套有时让人感觉是一种身份的炫耀;  相似文献   

14.
代丽娟 《魅力中国》2014,(9):230-230,232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学者程颐也很强调学和思的结合,他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只通过多问、多见、多识、多听等获得感性知识,而不经过思维加以分析整理、引申归纳、对比推论,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话,学习是不会有收获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体会到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  相似文献   

15.
庄振祥 《上海经济》2013,(12):20-24
关于庄子故里问题,司马迁在《史记》63卷里简单写道: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但司马迁未注明蒙在何地,漆园更是无从谈起.但是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1,庄子在蒙地;2,庄子在蒙地漆园担任过吏;3,庄子钓于濮水;4,庄子向监河侯贷粟;5,庄子和惠施交往甚密;6,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只要弄清楚这六个问题,庄子故里在何地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16.
管理心得     
《首都经济》2010,(11):54-55
不要“吓”我 《庄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周跑去要与他会面。惠施听人说,庄周这次来魏国的目的,是想取他相国之位而代之,所以十分紧张,命令官兵在都城搜捕了三天三夜,但还没抓到庄周。正当惠施坐立不安而又无可奈何之时,庄周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相似文献   

17.
农文聪 《理论观察》2023,(10):24-29
《庄子·胠箧》在伦理问题上与内诸篇共处一个意蕴整体,并通过“盗亦有道”勾连了三个层次的伦理言说。“盗亦有道”直观地给予了悖谬的伦理现象,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即可牵引出《庄子》的伦理意涵。“盗亦有道”之“道”,实质为“技”,以“道”为名正在于提示出“德”离于“道”而失真的伦理乱象。在“道”意向性的思维进路中,庄子探寻着“德”之本身。“德”之本身并非概念化或对象性的现成之物,而是自身触发和自身缘构成的伦理境域。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12,(15):71-71
问题:现代心理学家科罗姆曾说:“不信任别人的人,也就不会被人爱。”您若作为领导者,对此有何感想?参考答案:①信赖他人,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充分信任下属和员工,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去完成任务的一种道德心理素质。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应具备这种素质。②现代社会,完成某一项任务不可能只依靠一位领导,任何工作的圆满完成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领导者,只有具备充分地信任他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庄振祥 《上海经济》2013,(11):26-28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出身楚国公族,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对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更得到国际学术思想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某西方哲学家阴阳怪气地说过:世界上有那么多证据,以至于你想证明什么,就一定能证明什么。该哲学家对当时报纸上的很多说法不满意,觉得有义务提醒世人警惕那些花言巧语的骗子。咱中国人不像老外那样一根筋,从孔老夫子那时候起就善于春秋笔法,所以发明了另外一个词“理由”,一套说辞,老实人说出来是“证据”,骗子说出来就只叫“理由”。但世人的难处在于,他们不知道那个说得头头是道的家伙到底是老实人还是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