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研究云南省的经济增长规律以及之后相应的决策过程中,浮现出"净出口负拉动"观点,其基本主张是:云南省国际贸易差额(即净出口)为正,但省际贸易差额为负,且后者数额远远超出前者,因此,虽然云南国际贸易多年保持顺差(即净出口为正),但因为省际贸易拖累,贸易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负,即为"净出口负拉动"。与之相应的决策建议,似乎为了保持或改善云南省的增长态势,就应该一方面减少国际贸易中的出口与省际贸易中的流出,  相似文献   

2.
碳关税是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个别国家拟制定包含"碳关税"条款的法案,已在国际上成了热门话题,有的国际组织也提出"碳关税"可适用于国际贸易规则,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发表谈话指出,中方一贯主张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相似文献   

3.
东亚地区贸易时间与贸易持续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国关税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及中间产品贸易盛行的情况下,贸易时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愈发明显。本文把贸易时间分为贸易便利时间和物流时间,通过研究发现,贸易时间与贸易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物流时间比贸易便利时间的影响更大。此外,贸易时间对时间敏感产品贸易的影响,比时间不敏感产品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1.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正式的国际组织被列入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经历了40多年发展和完善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在国际社会中实际上是处在一个国际贸易组织的地位上,联合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实际上也承认并接受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但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说,关税与贸易总  相似文献   

5.
在WTO时代,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化,引发的环境恶化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乘机以环境保护为借口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加以进口限制,大量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技术措施已经演变成一种新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这些绿色关税、绿色补贴、绿色卫生检疫标准、绿色技术标准等措施使得国际贸易面临“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危险,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性质及其基本原则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原是1948年生效的有23个创始缔约国签署的关于关税减让的一般协定。当时,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已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为联合国的专门金融机构。由于“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哈瓦那宪章”)虽经53国签署却未被有关国家政府批准,于是关贸总协定就成为各缔约国在贸易方面确立一些共同遵守的准则,推行多边贸易和贸易自由化的唯一的、带有总括性的多边条约。它虽不属于联合国,不具有国际贸易组织的名称;而在事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6,(19):1-12
本文利用金税工程增值税数据对我国省际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全国省际贸易总量来看,我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内贸偏好。国际贸易、省际贸易、省内贸易的重要性依次上升。各省的省际贸易额占其全部国内贸易的份额都超过了40%。近年来,国内贸易的状况有所改善,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关贸总协定的全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英文全称为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Trade,缩略语为 GATT,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政府间为了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而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也是负责国际间多边贸易谈判和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主要国际机构。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资》2000,(10):53-53
<正> 1948年,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23个创始成员国之一。1950年,中国退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86年,中国申请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年,中国加快争取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步伐,但是中国在世贸组织诞生日就是其成员的目标未能实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同年11月,中国公布16年来最大的一揽子贸易自由化计划。1997年10月,中国把进口关税从23%降低到17%,但是仍然保留对包括汽车在内的其他商品征收的"最高关税"。1998年2月,中国保证制订一项降低关税的详细计划,但是美国和其他国家坚持要求中国把大门开得更大,以允许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美贸易战是目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贸易战的特征是两国对对方国家的商品加征较高的进口附加税。特朗普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受损失的只是中国,美国只会受益。运用国际贸易学中的关税效应理论,在对贸易"大国"和贸易"小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就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生产者、消费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加征关税无益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反而给美国生产者、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同时,还会给美国造成无谓损失;不仅影响美国经济,还会影响美国的政治,给美国带来多重伤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口贸易所面临的绿色壁垒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赵琳晶 《北方经济》2006,(11):60-61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中不仅关税比例已大幅度降低,而且不少非关税壁垒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但是,随着"环保"、"生态"等观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壁垒"这样一种新型的贸易保护形式,目前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中一种主要的非关税壁垒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君 《中国经贸》2009,(15):44-45
近期.个别国家拟制定包含“碳关税“条款的法案,已在国际上威了热门话题,有的国际组织也提出”碳关税”可适用于国际贸易规则.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发表谈话指出.中方一贯主张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相似文献   

13.
5月18日下午,曾任美国总统的贸易事务顾问和美国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代表,美国密执安大学法学院教授约翰·杰克逊(John Jackson)来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作有关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的报告,现将内容整理、摘要如下: 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组成和法律结构问题。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组成从历史上看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世界性经济体系。二次大战期间,西方的一些主要国家急于建立一种世界性的经济体系。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人们希望有一个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机构来解决国际贸易问题,但在这次会议上,却将贸易和货币这两问个题割裂开来考虑。会后,人们才考虑到要筹建一个国际贸易组织(ITO),  相似文献   

14.
张艳华 《中国经贸》2011,(16):17-17
在国际贸易领域,随着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WTO成员国,已逐步放弃通过限制进口数量和征收高关税为本国产品提供保护。再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和卫生要求将作为贸易壁垒重要的保护手段,而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WTO的《TBT协议》承认为了合法目标可以采取技术性贸易保护壁垒。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新加坡类似自由区的政策1959年新加坡独立后,开始实行工业化计划,为保护本国工业,政府在保持转口贸易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此后几十年,即使全球贸易形势变化,新加坡依然保持了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应征关税的商品项目被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同时厘定的关税税率也比周围港口更有竞争力,以尽可能保持海港的活力。资料显示,1960年新加坡除了对烟、酒、汽油征税外,只对肥皂和清洁剂征税。1969年是关税保护的高峰期,共有398种进口商品应征关税,但也只占约2000种进口商品项目的19.9%。此后,由于新加坡转向发展出口工业,从1973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关税的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却日见增多。从原始的设立动机来看,TBT鼓励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但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却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TBT的特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对中国加拿大贸易互补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局部均衡理论,利用SMART模型模拟中加自贸区建立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关税削减给贸易双方带来的经济效应,包括贸易效应、关税收入和福利效应。结论表明,中加两国在贸易产品上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在短期情境下,加拿大进口商品数量增幅较大,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都较明显;在长期情境下,两国总贸易效应有显著增长,关税减让前关税较高的产品减让幅度较大,关税及福利总收入减少更显著。尽管中加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国关税总收入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两国贸易和福利效应得到较大提升,更大贸易投资潜力有待自贸区建成后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内贸易决定变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求适合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贸易战略是各国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研究的重点,在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今天更是如此。寻找制约和影响国家贸易发展的因素无疑对该研究的深入与推动会有所帮助。本文结合当今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中国贸易发展的实践,对中国总体对外贸易,非制造业对外贸易,制造业对外贸易的行业内贸易决定变量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本研究回归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影响我国总体对外贸易的行业内贸易因素有平均市场规模、平均人均收入、外国投资、地理空间距离、平均关税税率;影响我国非制造业行业内贸易发展因素有平均人均收入、外国投资和平均关税税率;影响我国制造业行业内贸易发展因素有市场规模差异、平均人均收入、平均人均收入差异、外国投资、地理空间距离和平均关税税率。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产品附加值的程度对影响我国行业内贸易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专家观点     
<正>黄奇帆:贸易谈判本质上的目标是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七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先生纵论全球贸易新格局新趋势。黄奇帆称,全球贸易谈判,本质上的目标都是零关税、零补贴、零非关税壁垒,"三零对中国是有利的。"在黄奇帆看来,以产业链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国际贸易模式要求国际贸易规则也发生相应变革,零关税、零补贴、零非关税壁  相似文献   

20.
庞晓雪 《特区经济》2009,(12):236-238
随着贸易自由化、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在国际贸易领域,数量限制和高关税已经成为历史,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新手段。在中欧贸易中,欧盟凭借在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并实施了大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本文从欧盟CR法案入手,介绍了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的状况,以及对我国出口产品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