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年来,对住房公积金的议论甚多。现就其来龙去脉(注:不讲来龙去脉有些问题讲不透)和人们提出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住房公积金的议论甚多。现就其来龙去脉(注:不讲来龙去脉有些问题讲不透)和人们提出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住房公积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宗华 《上海房地》2006,(12):24-26
近年来,对住房公积金的议论甚多。现就其来龙去脉(注:不讲来龙去脉有些问题讲不透)和人们提出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如果从1978年9月邓小平关于如何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的讲话算起,至今已整整30周年了。回顾这一改革历程,房改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偏差。本文围绕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期望能对深化房改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两会期间,30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深化二次房改,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的议案,这份议案的核心内容是,确立住房是准公共产品,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供应对象是占城镇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根本目的是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一时间"二次房改"呼声颇高.然而,笔者认为所谓的"二次房改"剑指我国整个住房制度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是对1998年房改的全盘否定,很不可取.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研讨房价下降与“救市”的问题。一、房价是推行新住房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总设计”后,大家在讨论房改问题时,都同意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新制度。同时也认为,推行新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大多数居民买(租)不起按商品房价出售(租)的住房。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1980年开始房改,与当年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搞房改同时,因而很自然地要学习英国的房改经验。遗憾的是,当年我们不了解英国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推行现代住房制度和历次房改的全过程,而单纯去学其80年代的房改措施。加之对当时我国的住房制度的认识也不足,因而学习的效果很不尽人意。下面写的,是这些年增进了解的一些情况。一、英国推行现代住房制度的主要原因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视住房为一种生  相似文献   

8.
房价与救市     
一、房价是推行新住房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 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总设计’话,大家在讨论房改问题时,都同意推行住房商品化的新制度。同时也认为,推行新制度的一个“要害”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大多数居民买(租)不起按商品房价出售(租)的住房。  相似文献   

9.
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随着全国第三次房改工作会议的召开,我盟住房制度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房地产市场发展已初具规模,新出台的房改方案也已付诸实施。然而与房改相衔接的住房资金管理仍处于无序状态,影响了房改进程及整体经济结构的布局和发展。因此,加强住房资金管理,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世界住房界,新加坡享有在困难条件下通过房改很好解决广大居民住房问题的美誉。因而在我国房改进程中,曾多次派团到新加坡考察访问,并学习借鉴了一些新加坡的房改经验。例一,借鉴了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并专用于住房,先在上海市试行,然后在1994年7月颁布的国发"43号文"中决定全面推行。此一例我们曾称之为"学习借鉴时间早"。例二,1998年"23号文"决定推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采用了新加坡住房制度的模式。此一例我们曾称之为"学习借鉴份量重"。遗憾的是,颁布"23号文"至今已过去近16年,  相似文献   

11.
住房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种经济增长的连锁效应。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住房制度改革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一、对房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制度。但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这一认识,认为房改就是买卖关系,房子一卖完,房改工作就可以结束了。还有的认为房改就是把公家的房子卖给职工个人,把干部职工腰包的几个钱掏出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80年起开始房改,与当年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搞房改处于同一时段,因而很自然地要学习英国的房改经验。遗憾的是,当年我们不了解英国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推行现代住房制度和历次房改的全过程,而单纯去学其80年代的房改措施,加之对当时我国住房制度的认识也不足,因而学习的效果不尽如意。  相似文献   

13.
十几年前,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一开始,住房经营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实行住房生产与分配的商品化是最好办法。当时行业内外没有任何不同看法。但是,尽管大家都主张住房商品化,实施时商品化程度却很低,以致房改成为进展最慢的一个重大改革项目,不仅影响了城镇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还成为构筑以房地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增长点的障碍。其原因主要还是某些房改方案的制订,对住房商品化的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4.
据建设部有关官员透露,国务院将子7月份前后下发通知,总结房改工作,规范货币化分房制度。 这位官员分析,目前房改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公房租金只有1.21元/平方米,距实际住房建设的简单循环差距甚远;二是由于大中城市居民收入与房价差距大,个人难以进入市场;三是住房公积金落实困难,住房金融业发展不畅。  相似文献   

15.
<正>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关系到人民生活,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此,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深化改革的方向,从全局的角度来确立新的住房制度的框架,这样,才能保证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达到促进和推动全局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目的。一、住房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始于1980年,至今已有近20年。从“提租补贴”、“租售并举”到“建立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到住房分配货币化,房改思路不  相似文献   

16.
8月24—25日,十年一次的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落实8月13日新鲜出台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又称"24号文")以及此前出台的"国八条"及"国六条"中住房保障措施为主要议题,决定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有学者预测,在对房改10年的反思之后,中国房地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宏观调控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在继续完善"市场房"的同时,将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也有学者和专家认为,房改新政并不"新",只不过是对"在执行中走了样"的1998年房改政策的重新"回归"。普通百姓对于房改新政似乎表现冷淡——"保障房"只是针对少数低收入人群,对于绝大多数城市人而言,更关心的是"市场房"的涨价问题。那么,房改新政是否涉及商品房房价问题?房价再涨是否会追究地方政府责任?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百姓等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17.
《住房保障》2005,(4):36-39
河南省房改取得明显成效,公有住房出售工作基本完成,租金改革进展良好,住房分配货币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存在的问题是货币化补贴工作缓慢,房政房发证问题突出、廉租住房工作困难较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问题较多等。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增强住房社会保障能力。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继续完善房改房配套政策,加快解决房政房遗留问题;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最近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会同志对“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释义顺带地进行了一些讨论,总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现将会上讨论的意见作简要整理,供研究这个问题的同志参考。一、“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产生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了一套“公家建房,行政分配,收取很低租金,由公家补贴维修费和北方地区供暖费”的制度,人们把它简称为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制度。从1987年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到1996年的10年时间里,我国的房改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每年仍有大量新建住房进入旧制度,甚至有些城市进入旧制度的新建住房比出售的公房还多。许多同志认识到,如果不果断地截断住房实物分配的旧制度,房改就难以深化。  相似文献   

19.
经济适用房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房改的23条.决定在我国实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对中低收入者供应经济适用住房。据当时预测.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划分为:高收入者占20%.中低收入者占70~72%,最低收入者占8~10%。可见.供应中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住房会拥有最大的覆盖面,必然处于新住房制度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1998年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位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房改的23条,决定在我国实行住房分类供应制度,对中低收入者供应经济适用住房。据当时预测,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划分为:高收入者占20%,中低收入者占70~72%,最低收入者占8—10%。可见,供应中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住房会拥有最大的覆盖面,必然处于新住房制度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