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华明镇通过"宅基地换房"土地开发整理新模式在为中心城市提供了大量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又提供了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资金。利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华明镇宅基地换房背景分析,分析了华明镇模式在农用土地流转、征地补偿、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城镇规划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研究认为华明镇模式是目前解决大城市地区农村城市化面临的土地和资金问题可供选择的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规定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总结各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经验,无数事实表明,节约集约用地一是确有可能,二是大有可为。城市建设用地应当尽量立足于建设区改造挖潜,这样既可以使旧城更新,又可以使城市增容扩能,还可以节约土地和保护耕地。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最高定额,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标准是100平方米,首都和特区城市最高120平方米。但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664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用地已…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是当前土地管理的热点,也是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妥善解决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在对当前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实现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同时,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相挂钩的经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冯启芳 《经济论坛》2011,(10):118-119
本文在城市化背景下,从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关系、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演变驱动力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定量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关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界定,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模型,对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344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344个城市LUI平均值为0.69亿元/km2,方差为0.24。通过分析认为,人均用地标准是决定城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严格控制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对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核心区域长春市为例,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采用空间分析与数理分析方法,通过城镇扩展适宜性评价确定城镇建设可利用土地资源规模,并将其与区域城镇化发展进入到成熟阶段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规模进行对比,从城镇扩展适宜性角度对区域城镇化发展成熟阶段的城镇建设用地保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春市整体的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能够得到保障,但由于各县区城镇建设用地供需匹配度较低,导致部分县区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未能得到保障,使得长春市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呈整体保障有余、局部保障不足的状态。因此,城镇建设用地保障研究应同时注重整体和局部两方面,从不同尺度对城镇建设用地保障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地规模和利用方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建设用地供给的来源指标以及耕地资源的警戒安全。文章以农村居民点综合分类为基础,以农户集约用地意愿调查为数据来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的最佳标准,并提出环首都环省会平原带状集中等五种相应的集约用地模式。研究结果对河北省宏观调控农村建设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向,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按照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配置基尼系数分析,宅基地流转会加大农村家庭收入差距。但宅基地有偿流转可促使农民在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缓解建设用地和耕地压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洁 《当代经济》2014,(20):78-80
本文分析了山西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现状,提出了闲置、低效土地处置进展缓慢、开发区用地比例不平衡、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过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有待加强等问题,并从加强闲置土地处置、构建集约型开发区、强化村庄建设管理与整理力度、完善用地考核制度、加强经济手段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强调的是土地投入产出的关系,同等的土地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说明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开发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现代工业的集聚中心,在用地类型上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其他用地为辅.与城市比较而言,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更加趋于集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水平的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一直是一对并存的矛盾。新农村规划设计,应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为核心目标,从土地集约利用角度综合思考和入手,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通过整理、复垦农村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区的耕地质量,改善农村、农民居住、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贵州省丹寨县各个乡镇的建设用地为评价单元,通过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建设用地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以客观反映和科学评价丹寨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现状水平,揭示丹寨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土地规划修编以及国土部门管理城镇建设用地工作以及制定土地节约集约规章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盘活存量、废弃和低效利用的土地,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首次建立了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运用Super Decision软件进行实证演算.研究得出:①影响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地均GDP、地均碳排放、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②1998-2009年南京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评价指数从0.41增加到0.55,年均增长速率为2.72%;③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低碳水平和可持续性制约了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发展,是未来改革方向.所构建模型和ANP方法有助于客观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拟于2009年8月22日在长沙市举行,会议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包括4个子题:(1)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与新农村建设;(2)土地整理与节约集约用地;(3)土地开发利用与城乡一体化发展;(4)城镇建设中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人地关系、区域关系的和谐,以及生产要素的集约、低碳、高效,这对现有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文章系统梳理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城市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几个基本认知,并从经济效率方面的投入产出水平、人地关系的融洽性、区域关联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其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从分区、分类两个层面对中国大陆2012年所有地级市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展开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近年来,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加速,随之人口与土地矛盾也日益尖锐,城镇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亟需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一)城市用地发展虽快,但人均用地水平仍低。1981年以来,我国城市人口增长声速,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速度甚至略超过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1958年至1980年的23年时间内,城市用地的增长速度一直低  相似文献   

18.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镇化发展存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城镇等级规模不尽合理等问题。因此,辽宁沿海经济带应采取多元集约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即城镇空间集约布局、城镇人口集约增长、城镇产业集约发展、区域资源集约利用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中国国情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提高各级城市和城镇的承载能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为此,要引导城市和城镇集约发展,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可持续和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使用仍存在着深层次问题和制约因素。应推进城乡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着眼于城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合理构建空间布局、高效整合土地资源和优化配置各种要素,使"人"和"物"等要素资源实现同步转移和转换。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同时,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