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前,温州人到江西打工,如今江西人到温州打工,这种现象值得研究。今年5月,我到温州作过一次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令人惊讶不已,欣慰不已。以股份制合作企业、专业市场与小城镇建设为主要创新特色的温州模式,同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并称为中国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家称温州为“东方现代化的启动点”,“创造了一条中国农村能够最经济最有效地开始工业化的道路。”温州经济90%是非公有制经济。20年来,温州人以“五把刀”(理发刀、修鞋刀、螺丝刀、菜刀、剪刀)闯天下,…  相似文献   

2.
温州群落     
温州人多地少,因此决定了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地去寻找一个个新的生存空间。也因此,温州人可能是中国经商者之中最多的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一个经商群体,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最初,他们是以手工为其主要的谋生手段的,如理发,补鞋,裁缝,再后来,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的一个企业就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安古城涌现出一批批背井离乡的温州创业者,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有着吃苦耐劳的执著精神,他们有勇于创新、勇于冒险的勇气,成功地在西安市场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3.
经济制度不是与文化无关的“纯经济”的制度,任何经济制度都是在文化中存在与发展的。费孝通(1986)早已经认识到,温州模式不同于苏南模式缘于文化的不同。费孝通说,苏南的历史传统是农工相辅、男耕女织,可以说是“牛郎织女”;而温州地区的历史传统却是“八仙过海”,是石刻、竹编、弹花、箍桶、裁缝、理发、厨师等百工手艺人和挑担卖糖、卖小百货的生意郎周游各地,挣钱回乡,养家立业。这些飘泊异乡的手艺人和商贩同居家耕地的农家女相结合,是艺商与农业的结合。在这两种不同的老根基上,苏南长出来的是社队工业和后来兴起的乡镇工业,浙南冒出来的是家庭工业和加工专业市场。苏南是从农副业出工业,以工补农;浙南是从商贩业出工业,以工扩商。  相似文献   

4.
何流 《中国报道》2008,(9):67-68
出口创汇曾是一个让4200多万户中小企业引以为荣的词,但2008年,—场突如其来的“寒冬’让这些企业原本红红火火的出口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全球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再加上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在内外“夹击”下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5.
温州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温州人”,最大的财富是“温州人精神”,温州经济要靠温州人更好地“走出去”,“温州人经济”也离不开温州本地产业支撑,这是一种互补互融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二○○六年三月,中共宿州市委、市政府,选派十名市直机关后备干部和大中型企业老总赴浙江温州民营经济企业挂职学习锻炼。占主导地位的民营经济和产业聚集的温州市,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活力,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我们分别进入温州民企担任董事长助理、总经理助理等职,经过月余天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对温州民企超常的发展速度、惊人的发展规模、灵活的发展机制,心灵上受到强烈地震撼。市委、市政府派我们到沿海的民营企业挂职锻炼,“零”距离感受温州创造财富的精神,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为感谢宿州市委、市政府的厚爱,激励家乡同仁创造财富地斗志,抒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情,感悟温州、有感而写。[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1,(21):33-33
最近,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是对我国金融体制弊端敲响的一记警钟。毕竟,民间借贷危机不仅在温州,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或多或少存在。特别是前几年炒煤、炒矿、炒房等风气盛行,民间借贷利率普遍高达月息2—5个百分点,而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增速呈整体下行,加上房地产“双限”,煤矿实质上“国进民退”等大背景下,民间借贷所投资的这些项目,实际回报可能远低于预期,危机规模化爆发的可能性已经放大,温州可能仅是开端。为此,加强防范、积极应对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温州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学界的广泛注意。温州经济确实值得研究。这里谈一点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一、一个自发秩序   温州经济,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它是自发的,又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   过去,社会上有两种主张:一种认为可以设计一个改造社会的蓝图。未来社会生产和分配是什么样子,文化是什么样子,政治组织是什么样子,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是什么样子,在蓝图中都可以设计得非常具体。持这种主张并作过这样设计的,不少人是一些伟大的学者。另一种主张,认为对于社会发展指出大…  相似文献   

9.
温州随感     
袁瑞良 《江苏经济》2003,(10):78-79
温州,国内大名鼎鼎之改革先驱,民企生发展之乐土。二十余载,毁誉之音,未绝于耳,今往观之,始知其不凡也。仰望其高耸之摩天大厦,俯视其繁华之交易市场,倾听其年轻企业家雄心勃勃之规划,回首南通之发展轨迹,感触良多,思绪难抑。  相似文献   

10.
聚焦温州人     
温州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许多温州老板都中初中毕业生,十五、十六岁出门“闯海”,他们似乎是天生的生意人。总是屡屡得手,难道温洲人有什么发财绝窍? 温州人少小出门,足迹遍布祖国大地,在生意场上屡屡得手,不是因为资金雄厚,更非文化知识或智商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州人兼容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许多优点。依我和温州人交往的经验,可以总结出其在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四大特征:生、猛、海、鲜。生 说起来温州人就是有点“生”。首先是生地方敢去,生人敢打交道,生菜敢吃。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游徙,只要发现能发财的地方,就留下来,没…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的印象中,温州人对股市、期货等金融产品以及其衍生品从来比较冷淡。因为温州企业一半是从家庭工厂开始做起来的,一直做的是实业,这就形成了温州人的投资文化: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感兴趣。与投机性比较强的股市相比,他们更喜欢炒煤炒矿炒棉炒房地产。温州企业目前在境内只有4家上市公司,包括浙江东日、华峰氨纶、华仪电气、报喜鸟,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高速增长,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人们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总结,称之为“温州模式”。然而,随着外界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温州模式出现了较大的不适应,近年来温州经济增速出现下滑,温州模式面临着重构调整的考验。新温州模式是作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在变化了的环境下,对原温州模式自发进行一系列调整,并经过不断的去芜取精与综合加总而形成的新发展方式或经验的总结。其本质依然是“市场解决”,核心依然是“自发、内生”,而基本形式则发生了三点主要的变化,一是建立更为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二是追求更为科学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三是积极实施技术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温州SOS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自发先行者,以加工制造业起家的温州,在最近几年如此迅速地走上一条去实业化的泡沫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首届中国东西部县(市)长论坛上,一位从温州到四川南部县任副县长的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东部人到西部工作,想必会有许多独特的看法、观点吧。 去年9月.温州人陈建良,作为帮扶不发达地区.对口支援的交流干部,到四川南部县走马上任了。在他眼里,南部,包括西部地区.是有很多潜力可挖的.当然.也有很多的障碍要克服。 内地不是没有优势 其实。很多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比温州好很多。以南部县来说吧。温州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4亩.南部县人均上地面积比温州多一倍:温州基本是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且山高坡陡,开发难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15.
听温州的事多了,心中便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真正置身于温州时,才发现是一种陌生。位于老城区一个并不显眼的院落里,市委、市政府都挤在这里办公,这大概是温州“大社会、小政府”的体现吧?记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了市扶贫老区办。进门后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以乎让连日奔波的疲惫一扫而空。  相似文献   

16.
自从温州获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媒体上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铺天盖地。我们关注到,对于这一试验区在金融改革中起到的作用,各方观点的交锋不可谓不热烈。 本次改革方案,虽然从书面来看没有学界期待的"利率市场化”等内容,突破的意味不十分明显,但它毕竟是在民间资本走到岔路口的时间点下应运而生,设立试点目的也在于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王邦志 《浙江经济》2004,(15):42-43
20多年来,温州前进之路曲曲折折,历经风风雨雨,论争是是非非。而今温州模式虽未盖棺定论,但由温州模式创造出的温州经济奇迹、温州经济现象、温州经济活力,尤其是温州人所体现出的观念和精神,已被世人所认可所称道,则是不争的事实。20多年来,各界人士以热切的目光关注着温州——这块独特的经济热土。他们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8.
温州人的创新,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温州人似乎天生不保守,但人们都说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势,用当地百姓的话来形容,就是“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9.
温州老百姓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步战略目──基本上解决全体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战略目标──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世界中等国家水平。这三步战略目标,都是为着逐步解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逐步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温州19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是为着实现这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老百姓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前,温州经济发展缓慢、停滞。究其故,除长期以来受左倾错误的干扰和破坏外,尚有其特殊的客观原冈。群众概括为“四线”:五十年代是“前线”(温州临近台湾,地处前线),六十年代是“火线”(文革中…  相似文献   

20.
困兽温州     
温州,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奇迹。不过,种种迹象显示这个奇迹似乎即将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