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解析了苏轼流放黄州的几首词作,阐释了苏轼的人品:"绚烂之极,复归平淡",以儒家入世之精神,合佛道清旷达观之襟怀,超世而入世,执著人生,无论发达与穷困,都能在精神领域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黄州是他人生遭际的主要一站,其间的过程应该可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是他自己灵魂的挣扎和煎熬,正是这种由年少轻狂到老来复归平淡成就了...  相似文献   

2.
张丽红 《新西部(上)》2009,(11):117-117,119
本文分析研究了八大山人作品之中呈现的孤独精神。认为八大山人并不意味他只是因孤独、无依的生存状态而哀思,也不是突出自己是王孙。他是将个体"孤"的体验上升到对人的存在、命运的思考,由个体存在状态的感叹,引发为人类存在的玄思。八大山人艺术中所体现的孤独精神,具有深邃的智慧,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方艾琳 《魅力中国》2014,(14):80-81
在“作者电影”中,伯格曼的电影一直是典型而又卓越的代表。伯格曼创作了纪实性和奇幻性结合的故事,创造了令人难忘的影像。他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想着锤炼,完善或改变他的电影艺术的定义。伯格曼一直直白地在电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他内。的孤独和敏感多来自童年的记忆,伯格曼曾说“拍电影就是跃入自己童年的深渊”,他的童年成为创作时自己无意识的宝库。本文以《野草莓》为例,从他的成长分析他作品中关于家庭,宗教,梦境和死亡等主题。  相似文献   

4.
刘辉晶 《走向世界》2009,(15):37-38
她们是一群为自最而活的女子,被称为"写手"或者"自由撰稿人".她们自尊、自爱、自立、自负,有着年少时的轻狂,美好的愿望.她们终生与文字为伴,心中有爱却轻看世俗.她们生活在社会中,不肯与社会脱离是为了让自己感动、有动力写下去,却又与社会保持着距离.  相似文献   

5.
李文彬 《今日重庆》2013,(10):80-85
也许是生长在山城的缘故吧,睁眼闭眼之间,所见的部是山的坚毅和冷峻。年少轻狂的时候,更是以征服一座座高山为快乐。那时每遇假日,都会前往川西,一边膜拜着巍峨的雪山,一边放纵着自己的青春。  相似文献   

6.
李丽西 《中国西部》2013,(28):92-95
狼,是一种充满血性和野性的动物;狼,狠狠地盯住一个目标,锲而不舍,用心专一,不达目的、不罢休;狼性,代表一种团队精神、一种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以"狼"之名来定义运动员和动作演员邓长城的身份,再恰当不过.邓长城喜欢自称"山狼",这个称号是他的朋友送给他的,说他有一种不求退路、一心为梦的拼劲儿.现在开始做自己的影业公司,邓长城更喜欢称自己为"战狼",追梦的过程是一个战斗的过程,现在他不是一个孤独寻梦者,而是一个团队的领导,带领一群人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并实现梦想的总裁.从山狼到战狼,称呼的改变见证了邓长城一路的成长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为理想去奋斗的身影,也看到了他所勾勒的广阔鸿图.  相似文献   

7.
书房     
练习一个人--当我开始爱自己 独处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能力。孤独原本就是爱与人生的常态。无论单身与否,都不需等别人来成全自己。 在一段错误的关系中苦苦挣扎而不知自救,或者永远期望那个人能懂你,能为你安排好浪漫的周末,美妙的旅途。如果你不能卸除心中的枷锁与依赖,那只会在等待中错过与埋怨。而当你不执着对未来的控制,不依赖别人的照顾,孤独就不再是威胁,不再是心痛,也不再是惩罚了。所以,一个人学会独处,才能享受两个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李湖江 《中国西部》2014,(24):74-75
<正>行走在教育的大道上,教师应该果断地继续前行,把教育当成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让自己身上的优势与教育进行对接,在努力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尽情地享受教书育人这一过程,让自己的职业生命始终流淌着一种幸福的热流。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虽然外在力量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始终是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一个词。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实现四个"自我"。走上讲台,积极认可自我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选择了现在的这个职业,但是由于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等一系列的原因,有些教师并不是非常认可自己现在的职业。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教师既然已经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职业,就应该安  相似文献   

9.
说他的事,我深感困惑,不知从何说起;写他的事,我自知才疏学浅更是无从下笔。原因是我的成长历程和他密切相关,可以说他是我事业路上的一位智者。因他指教,我跨越无知,跨越自己;因他开示,我步入淡定,懂得享受境界。  相似文献   

10.
李月辉 《魅力中国》2010,(9X):189-190
蒋兆和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大师,他的伟大作品《流民图》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作的最富震撼力的艺术作品之一,是自近现代倡导写实主义绘画以来,在人物画领域所获得的巨大成果。他以水墨作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以"为人生而艺术"为信念,坚持"为民写真"的艺术道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艺术感觉感受生活,关怀人情,为人们留下了一幅幅真实耐人寻味的作品以及他崇高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朱郑汇 《中国西部》2014,(16):124-125
<正>宁波市仁爱中学的刘波老师可谓是阅读达人,一直以来光顾他的博客,得知最新教育动态,推出的新书及时购买,汲取正能量时刻伴随左右。当从博客中得知他的最新力作《教师阅读力》已上市,便立即购得,此书从"教师要成为真正的阅读者""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推进教师阅读的路线"和"读写结合加快成长步伐"四个方面,探寻教师阅读之道。"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曾是对教师普遍的描述,但是,如果仅仅燃烧了自己,却没有新能量的持续注入,必然会导致自身的"本领恐慌"。闫学老师也曾指出:"教师拥有的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能到达的高度,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  相似文献   

12.
关丽 《黑河学刊》2008,(3):48-49
《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全部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毕生观察和思考与自己同时代人的不幸遭遇而写成的一部艺术总结,他的创作反映了30年代俄国先进人士的孤独、忧郁和叛逆精神。在他的创作中,痛苦的悲观绝望始终与烈火一般的叛逆激情融合在一起。而主人公毕巧林可以作为作者现实生活在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影射,正因如此,他的形象与性格一直备受文学评论家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采访盛军博士是一种精神享受. 他的思维有点怪,当人都不看好国企的时候,他却觉得国企正是发挥个人才能的最好天地.当记者与他探讨他从事的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时,他却大谈"生物中药".当记者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时,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领路人,他却出语不凡:"我的理想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真正搞出点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在一次中央媒体组织的关于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座谈中,他又出语惊人:"冥冥之中,我就觉得东北肯定要有所作为.二十年前看南方,二十年后看东北……"  相似文献   

14.
正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六十载风雨,南大六十载无言奉献。"青山碧水,渊远流长,江陵灵秀哺育栋梁",若无恩师,何来栋梁?有这样一位院士,扎根南大,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执着教育,用三尺讲堂铸就辉煌!他将自己交给了科研,交给了分析化学,交给了教育、交给了南大学子。他如今已经八十高龄,却仍然心系分析化学的发展、心系年轻教师的成长、心系化学学子的未来。他,虽无雷锋之名,却有雷锋之心;他,  相似文献   

15.
“邪……呼……”尖锐的叫嚣声搅乱了夜的宁静。 凌晨一二点,在安静而宽敞的马路上,忽闻一阵刺耳的马达声,紧接着“呜”的一声轰鸣,一辆辆车手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身后都载着一位衣着清凉的少女的摩托赛车从眼前闪过。他们喊,他们叫,他们用近乎失速的狂飙宣扬自己的年少轻狂。待你定睛一看,赛车的车灯已闪烁在百米开外…… “飚车”是一个“贵族化”的爱好,要有钱才能玩上档次——一个意大利Arai的头盔卖价8000多元;一套全皮的赛车服少  相似文献   

16.
<正>2000年,美的集团首次实现了"百亿"跨越,而对于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来说,这才是美的大跨越的开始,他开始带领美的向千亿征程迈进。他给美的制定的成长路径是——以并购完成家电产业相关多元化,进行纵向整合,使美的成为全家电企业,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整体利润增长。  相似文献   

17.
李宁与耐克的较量,其实是从李宁这个品牌一诞生就开始了,而15年间也就是近5年,彼此双方才开始真正感觉到对手带来的强劲压力。当成熟的耐克全面登陆中国市场,计划一如在自己家门口一样"横扫千军"时,却发现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李宁品牌,自己曾不认为能够成为对手的李宁公司,似乎依然保持着从创立开始时就有的那股强劲的生命力,在各个领域开始频频与自己短兵相见。而对于李宁来讲,要成为全球性品牌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在本土市场成功阻击"洋品牌",否则一个连本土市场都守不住的品牌,去奢谈什么国际化无疑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8.
<正>"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君子自强不息。"他朴其中而文于外,他仪态儒雅却执着刚强,他就是曾从令人羡慕的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曾经联合成同一所学校)自愿转学天津美院,最终成为一代名家的艺术大家李智纲。李智纲说,艺术是情感的产  相似文献   

19.
爱自由、爱享受——这是自由行游客最大的共同点。跟团旅行看似省事省钱又省力,但永远没有自由行来得自在和享受——旅途中,总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带来惊喜!因此,对于热爱自由行的人来说,为自己量身制定一个旅游行程攻略本身也是一件快乐得不得了的事情。如果你想来市南旅行,却还是在百度上苦苦搜索"青岛市南旅游攻略"的话,那么你已经OUT了——现在,  相似文献   

20.
正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却有着与普通农民巨大的思想差异;他文化不高,却能通过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见闻,提高自己的知识;他出生于苹果之乡,却和一般的果农不同,懂得用科技、用学识让苹果与众不同;他胸怀博大,廉洁秉公,用十余年的时间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让家乡不负"苹果之乡"之名。他就是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授于"中国苹果王"称号的冯农民先生。小小苹果,蕴含无穷智慧苹果,是我们日常水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