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从台湾“科技部”传出消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登场的所谓“国家型科技计划”[迄今共实施了13项,其中,防灾、农业生技、基因体医学、晶片系统、数字典藏及数字学习(此两项计划后来合并)等计划执行期满后已经退场,目前正在执行的尚有网络通信、生技医药、智慧电子、纳米、能源等5项],经过近20年的运行,终因产业成果效益不彰,受到岛内各界的恶评,迫使台当局决定全部“熄灯拔蜡”,从此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其中,原本定于2016年到期的“生技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提出《退场及转型规划报告书》,以尽快结束其使命。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制药研发与产业基础较弱,实施生技制药"国家型"科技计划,以生物技术对传统制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被寄予厚望。目前实施的生技制药计划的名称几经变动并已连续实施了四期,其间研究开发的重点从中药领域逐渐转移到心血管及癌症等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领域。生技制药计划各期执行期一般3-4年不等,第一、二两期重点是整合制药与生物技术的人才与资源,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体系,研发生物医药芯片进行医学检验等;第三、四期着重于五大类新药的研发,重点进行上、中、下游的整合以及产业化应用。生技制药计划目前基本还处于药物研发的基础应用研究阶段,成果偏重于相关研究基础能力建设、发表论文、人才培养和专利申请等,真正从应用研究到产业应用、吸引厂商投资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效果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3.
防灾科技计划是台湾首批推动的四项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计划的第一期以对台湾地区威胁性最高的台风、豪雨、地震等灾害为对象,推动防救灾相关的研发工作。第二期则延续并强化第一期计划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持续推动防灾科技的研发,另一方面促进研发结果与防救灾实务的结合,以加速台湾灾害防救水平的提升。台湾的防灾科技计划由多个行政部门共同推动,共计投入34亿元,主要成果为防灾减灾相关政策、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计划在执行两期后已于2007年终止执行。 相似文献
4.
台湾顺应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世界趋势,自1998年起已实施了十项国家型科技计划,希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长期投入,促进官产学研的创新合作,推动高技术的产业化和产业升级。在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领域,特别是在台湾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领域所开展的计划较多,但涉及民生类的计划近年来逐渐减少;早期开展的计划普遍投入经费较少,近期开展的计划预算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且在台湾产业基础较强的领域,其计划的预算相对较高。台湾实施国家型科技计划的重点领域有一定的特点,从计划管理、预算分配、执行过程以及投入产出公布都基本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和办法,但也存在领域选择不均衡、多数计划的执行结果大都集中在学术论文和专利产出方面,实现技术成果转让和成果产业化的结果不太理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3年起,台湾当局开始推行纳米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该计划已经推出两期,目前正处于第二期阶段。第一期计划在2003—2008年实施,重点是整合产学研力量,培育台湾纳米科技发展所需人才,建立台湾发展学术卓越和相关应用产业所需要的纳米平台技术;第二期在2009—2014年期间实施,重点是推动纳米技术在电子/光电、仪器、生物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使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在计划的执行期内,计划项目的专利和论文的产出比较丰富,但目前仍面临成果转化的难题和产业化困境。 相似文献
6.
台湾电信的"国家型"科技计划于1998年启动至2008年结束,共分为两期执行。第一期计划的重点是开展以3G为主的无线通讯技术研发,以宽带网络基础建设、提高宽带网络服务和宽带应用为主,建设试验网络,成为宽带网络重点技术的综合测试平台,为后续台湾电信设备产业的技术研发提供了条件。第二期计划以无线通讯、宽带网络、应用服务三大领域技术为重点开展研究,在前期计划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中,大约一半的专利获得了应用,也较成功地吸引厂商投资。通过电信科技计划的实施、财力人力的大举投入,台湾电信设备产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但电信科技计划及其后续的网络通讯科技计划的推动是否真的能够为台湾通讯产业"根留台湾"发挥更大的作用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在2002-2010年的九年期间,台湾推动了系统芯片国家型科技计划,前后共执行两期。第一期计划在2002-2005年间执行,计划的重点在于建立技术平台,将系统封装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并整合产学研力量;第二期计划于2006-2010年期间执行,重点在于丰富知识产权,整合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加速由系统封装向系统芯片制造转变。系统芯片计划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推动,总计投入近180亿元,其主要成果为芯片产品、学术论文、专利成果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计划在执行两期后结束,其部分研发内容由台湾新推出的智慧电子国家型科技计划接替。 相似文献
8.
1998—2008年的10年间,台湾地区政府推行了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该计划共执行了三期并于2008年结束,各期计划执行期限3-4年不等,其中第一、二期研究的重点是疫苗开发、经济作物培育及转基因技术,关注的是基础领域研究;第三期的重点放在推进植物、动物和转基因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在计划的执行期内,各期投入经费逐渐增多,计划项目的专利和论文的产出比较丰富,但总体的成果转化率并不算高。 相似文献
9.
10.
台湾基因组医学国家型科技计划于2002年启动,至2010年结束,共分为两期执行。第一期计划的重点是以基因组相关基础研究为主,围绕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特别针对台湾常见病,结合基础研究、动物模型与测试、临床实验等开展研发,完成基因药物开发,促进产业技术应用。第二期计划以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和传染病相关研究为主轴,整合基因药物研发资源,开发具有产业化潜力的技术,促进上游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及运营相关核心设施,辅助生物制药业者投入基因组相关研发应用。同时,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重点考虑了核心研究设施的建立及产学合作。 相似文献
11.
12.
<正>生技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贡献从1998年由中研院、农委会与国科会等部门率先联合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1998~2008年)开始,当年担任国科会生物科学发展处处长的陈建仁亲身经历了其发展的全过程。该计划最初目的是提升台湾优质的生物育种与种植技术的附加值,推动岛内生物技术的发展,让科技成为带领台湾经济成长的动力。但执行初期,却由于对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不周,配套措施不足,造成农业技术外流,甚至引发业界骂声连连。自此之后,台当局投入科技研发时,除学术性研究,相关部会也更加重视让业界有感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