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投资者而言,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更是其实现价值投资的重要保证。利用2010—2020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这一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内部控制质量和提高财务稳定性提升了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多元化经营、融资约束会削弱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应,而行业集中度提高则会强化这一积极影响,并且相较于非高新技术公司和中西部地区公司,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公司和东部地区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供应链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愈发重要。从审计师风险应对视角探讨客户关系变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费用。实证结果表明,客户关系变动显著增加了审计费用。机制检验发现,客户关系变动使审计师加大审计投入并感知到更高的审计风险,进而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探究客户关系变动的原因及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后发现,客户自身面临财务困境时引发客户关系变动,提高了审计费用;但当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却降低了客户关系变动,从而降低审计费用。基于事务所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异质性检验还发现,客户关系变动与审计费用的正向关系主要体现在高资质事务所、客户集中度较高和治理水平低的企业中。研究结论为探讨客户关系变动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对当下中国如何进行供应链风险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自身及其信息使用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年报文本分析的方式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越高,其审计费用也越多;进一步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只在非国际“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才存在,且增加审计成本的投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审计费用的路径之一。本文的研究结论扩展了审计费用的研究边界,也为会计师事务所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加强自身数字化建设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6.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7,(3):92-106
统计表明,2011-2015年,48.46%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缺陷的公司仅占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公司总数的3.8%。Dye(1991)认为,当企业披露审计费用时,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会提高。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是否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以2011-2015年我国A股实施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随着产权性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显著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瞬息万变。由于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企业结构的不稳定性和经营风险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作为依法独立审计单位内部财务收支、经营效益情况的内部审计工作,风险加剧。如何防范和规避内部审计风险,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已逐渐成为企业经营者、审计工作人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1、内审机构模式建立不合理,产生的审计风险。我国在推行内部审计的初期,其机构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的干预而建立起来的,组…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正在向现代企业迈进,同时对内部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不仅要开展传统的财务审计,还要从健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防止经济损失等方面,开拓新的审计领域。如对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经营目标的审计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经营审计,并逐渐成为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推动内部审计广泛开展。因此,如何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机制检验及异质性检验等方法 ,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与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其中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发挥中介作用;对不同所有权的企业而言,进行数字化转型均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在非国有企业中效果更强;相对于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成熟期企业中二者作用效果更强。因此,企业应加快数字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激发数字化转型积极效应;提升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实施有差异化的转型战略;政府应发挥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优化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以2007—2013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对外担保的情况,并分析了上市公司当年对外担保对其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对外担保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且对外担保的规模越大,审计费用也越高;存在高风险担保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国有时,其对外担保事项影响审计费用的程度较之非国有企业更大;东部沿海地区上市公司相对于其他地区上市公司,其对外担保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定位、内部审计机制等问题,普遍存在认识偏差和实际运作误区。企业管理层总是过多地关注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和技术方法的发展变化,而忽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其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得不到应有的 相似文献
14.
罗涛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1):142-144
数字化转型的兴起使得Z公司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从Z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的建设与信息化系统发展的联系非常密切,赋予了公司利用智能化技术和信息自动化创造企业价值的能力,也对企业在管理上起到降本增效的意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变革主要有两个方面,财务控制和管理控制。本文从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到内部制度的变革过程及成效做了深入研究,为其他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下游供应链视角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要素是破解当前数字化转型实践中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的新思路,本文围绕供应链关系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展开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负向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供应链集中程度的加大,一方面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动机容易因弱化的研发动力与简单的业务体系而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企业参与数字化建设的能力容易因密集的专用性资产与不良的信息透明度而受到损害。在动机与能力双重机制的作用下,集中的供应链形态不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提升,且这种影响效应受企业内外部要素的调节,在非国有、处于高度市场化水平环境的企业中更为突出。本文为企业从供应链关系管理维度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登上“胡润百富榜”这一外生事件,实证研究了上榜影响审计收费的两条路径:(1)盈余管理路径。公司上榜后,为规避政治成本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使得其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审计风险提高,最终导致审计收费增加。(2)媒体关注路径。公司上榜后,媒体关注度增加,公司风险增加,审计风险随之提高,审计收费增加。从登上富豪榜这一外部因素研究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为审计收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登上富豪榜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和外部发展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在市场上整体发展的风险不断加大,公司治理难度加大.本文系统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内部审计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选取2008—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审计成本角度出发,分析了职业经理人对审计费用的作用机制,检验家族企业聘用职业经理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聘用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支付的审计费用更高;在两者之间同时存在代理成本效应与声誉效应,但代理成本起主导作用,声誉效应可抑制审计费用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聘用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其代理问题更为严重,内部控制较差,但这与高管的任职年限有关,职业经理人任职年限更长,内部控制状况更好,但同时代理冲突也在增加。因此,家族企业在选任职业经理人作为继任者时,应多关注其带来的代理问题,进行利益权衡,同时应该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与治理。 相似文献
19.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国家审计署最近颁布的《市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方法》,详尽规范了从审计方案编制到审计档案归集的质量要求,为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提供了操作指南。目前油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倡导行业规范,加强审计基础业务环节质量控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都取得显著成效。笔者就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详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全面且强制实施背景下,选取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实施非整合审计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及其微观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PSM)解决样本选择偏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实施整合审计和非整合审计对于盈余质量的提升存在显著性差异,相较于整合审计,企业实施非整合审计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非整合审计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且随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企业执行非整合审计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也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