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十五”期间,土左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国民经济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99亿元增长N2005年的54.1亿元,年平均增长20.8%;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101元提高到2005年的15793元,年均增长21%。全旗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年1.54亿元,2005年达到36亿元,平均增长87.8%。农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46.02,2005年35.40,下降10.6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是35.2,2005年实现30.3,下降了4.9个百分点。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五年来,土左旗实现了跨越和腾飞,全旗干部和群众一道作了艰辛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23,(7):80-80
<正>以项目建设牵引有效投资,以有效投资保持经济稳定运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城市品质2022年,镇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4.3亿元,增长5.9%,增速位列宁波市第一、全省第七,总量全省排名进位2名至第16位;2023年上半年,全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4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位列宁波市第一,总量位列宁波市各县(市、区)第三;2023年6月,推进经济稳进提质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镇海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背后,是近年来重大项目的持续落地、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一直以来,镇海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  相似文献   

3.
邸力 《唐山经济》2006,(12):33-34
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唐山高新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已任。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与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并举,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对唐山市的科技进步、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工业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区初步形成。截止目前。高新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亿元,实现经济总收入50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25%以上。2005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亿元,同比增长23.05%;实现工业总产值58.48亿元,同比增长23.79%实现工业增加值19.15亿元,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09,(6):12-13
浙江省发改委制定的《浙江省重大项目建设(“三个千亿”工程)行动计划2009年度实施计划》目前已经省政府同意发布。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1510亿元,占五年总投资6460亿元的23%.其中,千亿基础网络工程投资861亿元,千亿惠民安康工程381亿元,千亿产业提升工程268亿元。  相似文献   

5.
《结构调整信息》2004,(2):F002-F00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两街六区”建设,2003年宣武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亿元,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8%,2003年达到19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宁波具有建设长三角南翼商贸中心的现实基础 (一)不断扩大的商品流通总量,为打造长三角南翼商贸中心奠定了规模基础 2004年宁波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63亿元,各类商品市场639个,年成交额912亿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128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20%,24%和7.8%。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例,宁波排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的第五位,在浙江省11个地市中排名第二,占全省3645.38亿元的1/6;在宁、绍、舟、台浙东四市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招标》2010,(37):48-48
截至8月底,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6亿元。其中:一号线完成投资64.5亿元,朝沙段年底可实现“轨通、电通”,沙大段车站及隧道完成45%;三号线完成投资83亿元,一期已实现贯通,二期年底将实现“轨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平原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大力实施“进位提升、三年倍增”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9月份,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3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3.9%、22.8%.  相似文献   

9.
谭静宇 《广西经济》2009,(11):54-54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兴业县把城镇设施改造、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聚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3季度,该县完成城镇固定投资32.5亿元,同比增长78.6%。今年,兴业县以实施“中心城镇辐射带动”战略,以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镇为目标,按照“石南葵阳一体化作为一极,向山心、城隍两翼拓展”的城镇建设格局,重点抓好兴业商业街、华辉凤凰城周边市政配套工程及县城城东、城南、城西等新城区规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从四川绵阳科技城管委会获悉,2009年,该科技城能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同比增长22%;财政总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40%;招商引资到位内资225亿元,同比增长55%;开工投资1000万以上项目134个,总投资200.01亿元,实际已完成投资66.20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68个,总投资145.15亿元,实际已完成投资47.41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5家。这些数据表明,绵阳科技城工业经济呈现“存量”良性增长,“增量”井喷增长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一、柳江县“十五”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柳江县按照“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6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4%,财政收入达到4.13亿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8%,城镇化水平达到30.2%,比2000年的18%增长12.2%,高于全区同期增长平均水平。拉堡镇、穿山镇列为全国小城镇重点镇,百朋镇列为自治区小城镇重点镇,洛满镇列为柳州市小城镇重点镇。  相似文献   

12.
以构建“温馨和谐海口”为目标的海口市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已经编制完成,“便捷海口”等八大工程共涉及重点项目83个,计划总投资102.8亿元。据介绍,这些重点项目既有政府投资项目,也有社会投资项目;既有城乡基础设施项目,也有产业发展项目。其投资额占2006年海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5%。其中政府直接投资40.2亿元,社会集资62.6亿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临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大项目、大开放、大环境“三大工程”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县上下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和谐、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大好局面,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截止2006年12月份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亿元,比上年的8.98亿元增加16.9%,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完成12048万元,比上年10006万元增加20.4%,总量少,但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元,达到1100元,比上年984元增加11.8%;粮食总产量40000吨,比上年31800吨增加25.6%,国民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玉田县坚持以建设经济强县为目标,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本县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全力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产业富县、环境立县“四大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4年,全县GDP达到106.5亿元,财政收入4.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25%和63.2%。今年1-7月份,全县GDP、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4.1%、26.7%和30.3%。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沂水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农工结合、工业带动”、“三大亮点”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9.2亿元,是“九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6.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748元,比“九五”末增加5807元,年均增长16.2%。实现财政总收入6.9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是“九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新城区依托区位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八大工程”,努力加快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2005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亿元,是2000年的4.5倍,年均增长34.6%;财政收入达到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228元,比上年增长23.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009元,是2000年的1.76倍。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区划调整以来,雨花区财政收入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发展,三年翻一番,四年大突破”的目标。今年增速更快,1~11月份,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2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可达1.45亿元,比区划调整时(1996年)净增近1亿元,这个成绩的取得得力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财源建设为重点,确定了“大开发带动大招商,大招商带动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全面繁荣第三产业、重点突破第二产业、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经济工作思路,采取了“四抓”等得力措施,为财源建设开辟了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工作》2001,(2):11-13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区纪检监察工作的成绩。进一步坚定搞好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 “九五”时期,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依靠各族干部群众,战胜了森林大火、特大洪水、强烈地震、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和前进中的各种困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从1996年到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从833亿元提高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从43.7亿元提高到110.4亿元,  相似文献   

19.
张建武 《当代陕西》2011,(2):F0004-F0004
榆阳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以“发展、稳定、和谐”为主线,按照“四个三”的工作思路,找准点子、创新模式、狠抓落实,提升了党建工作水平,促进了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30亿元,同比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增长46%;财政总收入觇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亿元,分别增长54%和429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增长础6和1796。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莱芜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绿色钢城”为目标,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把深化市场化改革作为活市之源,靠开放增强实力、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十五”末,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8亿元,是200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5%,人均GDP达到272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33.1%,年均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402.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238.4亿元,年均增长19.7%;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3.1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