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哈里·马科维茨由于在金融经济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而与默顿·米勒、成廉·夏普一起荣获199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马科维茨对金融经济学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有关预期收益和风险之间相互关系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马科威茨的著作为投资管理者进行金融管理指明了方向,使大多数投资管理者可以依据他所提出的均值——方差分析来估计证券风险、设计不同的投资管理结构。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与金融学之间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正如本文的作者所说,金融学最早是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随着上个世纪中叶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以及MM定理的推导,尤其是无套利思想的应用,使得跨时期资产配置成为金融研究的内容,无套利原理成为金融研究的基础工具,也使得金融学得以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从本文作者举出的简单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同时,二者应该相互借鉴,尤其是现在金融的很多问题无法用无套利等基本方法解决,而必须借助于经济学的方法论,事实上,理性预期等主要应用于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金融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简介 朱新蓉,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85年中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师从著名金融学家周骏教授攻读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副教授并成为硕士生导师,1997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成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机构与市场、区域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是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目前经济学科中最有活力且相互融合的两个研究领域。作为这两个领域的开创者,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分享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成为人们预  相似文献   

5.
法经济学的展望与未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顾历史,法经济学的许多研究都可追溯至芝加哥大学,尤其是阿伦·达雷克特(Aaron Di-rector)和爱德华·莱维(Edward Levi)当年令人称道的合作。阿伦·迪雷达克托和爱德华·莱维共同开设了反托拉斯课程,试图将传统的法律研究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开启了法经济学研究之先河。本文是五位著名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爱泼斯坦、贝克尔、米勒、科斯、波斯纳关于法经济学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经济经纬》2005,17(4):129-131
自2001年美国Clark奖授予行为金融学家Rabin教授和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DanielKahneman和VernonL.Smith以来,行为金融学吸引着来自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学者们的兴趣。何谓行为金融学?著名行为金融学家希勒(RobertJ.Shiller)所下的定义是:(1)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决策理论与经典经济学和金融学相结合的学科;(2)行为金融学试图解释金融市场中实际观察到的或是金融文献中论述的与标准金融理论相违背的反常现象;(3)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如何在决策时产生系统性偏差。这也就意味着,行为金融理论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理性决策,而…  相似文献   

7.
《致命的均衡》一书的作者马歇尔·杰文斯是笔名,一眼看去即知是两大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杰文斯的结合。前者于1890年发表划时代著作《经济学原理》,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后者则被称为“边际效用理论之父”。其实,本书真正的作者是威廉·俾烈特、E.M.史蒂芬(三一大学杰出经济学教授)、肯尼斯G.艾辛格(维珍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三人小组。《致命的均衡》是一本展现经济学思维和分析手段的小说。该小说题材和内容具有丰富性和交叉性,是一本创新的经济学读物。作为美国百所大学经济学系指定的课外必读书目,该书巧妙地把…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对现代投资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进行评介,探讨金融经济学所面临的困境、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不足及行为金融学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研究中国投资者行为理论的优化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与雇员行为的博弈模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博弈论 (GameTheory)是在 2 0世纪 5 0年代由美国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 (JohnVonNeumann)和经济学家奥摩根斯坦 (OscarMorgenstern)引入到经济学中的。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 ,虽然仅仅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但是博弈论已经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博弈论在经济学各个领域的渗透 ,必然导致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产生相应的影响。本文使用博弈论的有关模型 ,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与其雇员之间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金融学是是研究不确定性条件下货币和资产时间配置的学科,不确定性分析是整个金融理论的中心内容。凯恩斯创立的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进一步推动着金融经济学的发展,使得风险条件下的资产定价和市场效率理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不确定性条件下金融经济学的进展情况作一梳理,从而揭示其理论和应用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1.
普洛特与罗思对实验经济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实验经济学的当然代表和精神领袖是亚利桑那大学的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鉴于弗农·史密斯在国内已有系统介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另外两位实验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查尔斯·普洛特(Charles  相似文献   

12.
行为经济学对风险投资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松林 《当代财经》2005,(2):107-109
行为经济学已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并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金融学中,目前这一学说正是西方国家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热门领域。在此,本文通过借鉴行为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在对风险投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投资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认知偏差的角度出发,着重对行为经济学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色列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以分别表彰他们在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领域  相似文献   

14.
金融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常被认为是应用数学一个分支,是数学,经济学,金融学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其核心内容是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投资选择理论和资产的定价理论,时间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金融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并就若干前沿问题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金融经济学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前在国内经济学界常常和货币经济学(Monetary Economics)相混淆。在西方金融学的教学体系中,金融经济  相似文献   

16.
现在行为金融学越来越被主流经济学所承认。本文在简要介绍现代金融和行为金融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的方法论之争,作了金融学方面的剖析,并得出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3位美国教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是因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作出重要贡献而分享这一荣誉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这3名获奖者在20世纪70年代奠定了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对传统的农业市场的分析研究,也适用于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分析研究,同时还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的核心。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不对称理论”,是经济学研究出现理论复苏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研究》2012,(7):257
<正>第九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征文启事为了进一步增进中国金融学术界同仁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国金融理论研究和教育的发展,根据中国金融学年会第九届理事会的决定,第九届中国金融学年会将于2012年10月27日至28日在浙江工商大学召开。此次年会秉承中国金融学年会的一贯宗旨,为国内外经济学人提供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广泛讨论、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进展以及政策制定与实施。年会征文启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5月22日~23日·中国·北京)简介国际经济和金融学会中国(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ciety China)成立于2008年,其宗旨是支持国内国际经济学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和金融)的科学研究,促进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推进来自学术界、政界及实业界的经济学家们的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学会及《金融学期刊》的发展历程,对《金融学期刊》在1990-2011年间刊发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回顾了《金融学期刊》被引用排名前十位的经典文献和获得Breeden奖的研究成果,据此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经济学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