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际信用证欺诈的新特点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近年来信用证欺诈新特点概述 传统的国际间信用证欺诈无非是:第一,受益人伪造单据,骗取银行付款,使得开证申请人财货两空;第二,开证申请人开出假信用证,取得单据骗取货物;第三,开证申请人伙同受益人以虚假的交易作为开证理由,开立空信用证,伪造单据,共同骗取银行的打包放款;第四,开证申请人利用"软条款"信用证,使受益人难以做到单证相符,从而拖延付款甚至拒绝付款.笔者对近年来国际间信用证诈骗的众多案例研究发现当今信用证诈骗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法律实务存在着对欺诈例外的认定困惑和可能出现欺诈例外的豁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作用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发挥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回避风险,除了当事人的事前防范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仍需国际统一规定和其他辅佐机制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欺诈救济与我国立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独立性和单证一致两大基本原则为信用证交易的正常、迅速运行创造了条件,但也为信用证欺诈留下可乘之机:一方面,买方故意在信用证中列入繁冗的条款,或故意设置诸多"陷阱",使卖方提交的单据很难能符合其要求,待卖方发出货物后,却被买方及开证行拒付.另一方面,卖方无货或以假货冒充真货,他们却伪造了一套完全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只要单据表面与信用证相符,开证行就必须予以付款,并不受基础交易的制约,这样致使买方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5.
“独立抽象原则”是信用证制度的基础,其以贸易商的诚实守信为制度设计的前提,追求国际贸易的迅捷和低成本.但这一假设是一种理想化的完美状态,实践中资信不良的贸易商蓄意利用这一原则进行欺诈.信用证业务“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成为“独立抽象原则”的有效补充,力求在信用证欺诈发生时实现当事人利益的合理性分配,共同维护着信用证制度的高效、安全运行机制.但实践中“欺诈例外原则”滥用和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率也使我国相关银行和法院的信誉受损.本文结合案例,探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和排除. 相似文献
6.
风云变幻的贸易活动中,欺诈和陷阱总是如影随形。居心不良者不时出现,以各种手段牟取不义之财。为揭露这些骗子的惯用伎俩,我们选取了国际贸易欺诈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骗局,提出对策,希望以此借进出口企业一双慧眼,识别骗术,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7.
2012年1月11日,备受实务界关注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宁波宁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诉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诉被上诉人永联贸易有限公司(Forever Link Trading Limited)、宁波保税区盛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原审第三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信用证欺诈纠纷案二审民事判决书下达.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UCP500还是UCP600都体现了国际商会一贯秉承的信用证独立原则:信用证一旦开立,便独立于基础合同成为一份自足文件,在受益人交付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时,开证行必须履行其付款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称L/C),是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的请求或以自身的名义,向受益人开立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文件.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证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独立性原则是信用证的基本原则。从商业交易的一般原则来判断,固守独立性原则是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因此有必要建立欺诈例外原则。本文正是从通过对信用证独立原则和欺诈例外原则的定义、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处理方法等几方面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的衡平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用证本身特有的独立原则,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作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与基础合同,这样的制度设计导致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案件屡屡发生.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来进行救济.与此同时,欺诈例外原则滥用的问题也产生了.欺诈例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信用证的固有机制,损害了合法受益人及善意第三人在信用证项下的利益,因此对欺诈例外原则应予以法定化、明确化,以制约欺诈例外的滥用,从而发挥其最佳效用.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结算方式,然而,由于信用证的独立抽象原则和单证严格相符原则,使其在实际业务中经常为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诈骗活动。本文通过介绍信用证的特点,分析信用证欺诈的主要表现,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信用证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结算方式,跟单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占居重要地住。但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导频频出现的信用证欺诈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如何切实防范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以保障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引起进口贸易商的关注。本从信用证的定义、特点入手,详细地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申请人、受益人以及银行所可能遭受到的欺诈,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由英国商人创造的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支付工具.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银行总体使用信用证业务量已经位列全球前三位.信用证给贸易支付带来快捷便利,也因其固有的缺陷给不法分子实施信用证欺诈制造了机会.笔者从事外贸实务工作二十余载,遇到过一些信用证欺诈案例,从实践中深深感到,面对信用证欺诈应坚定寻求司法救济,运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维护我方利益,不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相似文献
15.
16.
信用证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中被大量使用,其巨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其所具有的"独立抽象原则",但正是这一原则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为其中的一些不法商人的欺诈行为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承认独立抽象原则时不能忽视信用证欺诈存在的实际情况,应允许欺诈例外情况的存在。本文在阐释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和适用基础上,针对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分析了适用这一原则的条件及所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司法实践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跟单信用证受益人的欺诈及救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跟单信用证自身的特点及相应的国际惯例中缺乏明确的规限,受益人利用跟单信用证实施欺诈时有发生。文中分析了被欺诈方按国际惯例可采取的主要救济措施,认为我国对于被欺诈人要求法院颁发止付令的救济尚无成文法的规定,应在民事法中增加“欺诈例外”原则,以弥补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会引发信用证欺诈风险。许多国家采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进行救济。我国在确立欺诈例外原则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其适用条件,设置银行拒付义务,同时注重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20.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支付方式对国际贸易的开展带来了便利,也为不法分子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熟悉国际惯例在国际商务中的应用,提高警觉,防范各式各样欺诈手段和方法,以确保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