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国务院首批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到2015年,把甘肃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24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民族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所以,发展甘肃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对推进甘肃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旅游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保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持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应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亚芳 《发展》2002,(12):52-53
甘肃有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浸润着华夏七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大自然亘古的美秀神韵。千里陇原,处处都是旅游的文化胜地。如何发掘地区的文化精华,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同时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是西部开发、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保护、开发和利用好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兴文化旅游格局将锦上添花。笔者以为现阶段甘肃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政策策略应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树立旅游文化资源是开放性、发展型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理念甘肃有十分悠久的文明历史,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  相似文献   

4.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面对湖南湘西丰富的民俗旅游优势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状,探讨如何把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南宁地区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旅游设施为条件,为人们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人们称之为"无烟工业".南宁地区是个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成为当地人们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近年来该地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研究南宁地区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正是本文的旨意所在.  相似文献   

6.
南宇  李兰军 《发展》2004,(7):74-76
甘肃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甘肃地处西北高原,丝绸之路横贯全境长达1600多公里,占据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民族众多、风景各异。甘肃旅游资源中,目前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3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6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旅游资源呈正态金字塔型分布,品位极高。甘肃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品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甘…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自然环境秀美、历史沧桑悠久、文化资源独具特色。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民族地区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旅游业,本土旅游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规模和品牌影响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民族地区实现旅游收益增长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效加快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通过游客视角分析,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考察、数据对比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找出民族地区的旅游企业对旅游吸引力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通过总结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旅游业发展提升建议,为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独特,对国内外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历史、经济和区位等原因,其发展水平较低。面对这些地区旅游业的观念、交通、资金、基础设施、人才等问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合理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兴边富民步伐。  相似文献   

9.
召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与旅游价值,它作为一种兼容并包的旅游资源,自身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草原文化,区域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神秘的宗教文化,带着这些文化的光环,它又以建筑物的形式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在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它具有着其他内蒙古旅游资源难以比拟的厚重感和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论旅游对民俗的影响及其对策--以张家界土家族文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但也给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带来了巨大冲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张家界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让张家界以土家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淡化和失真,研究对策,保护民俗文化,突出民族特色,让民俗文化资源更好为旅游服务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包括4个市/县,是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有利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下,海南中部民族地区要结合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等,同时对旅游目标市场进行分析,调整营销目标,制定 “以乡村旅游为核心,以森林生态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和山地特色旅游为三极”的营销战略。为了保证战略实施,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当地居民层面分别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蕴藏丰富,自然、气候、人文、民族等极具特色。研究认为培育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物质基础,旅游人口的继续增长将成为必然趋势,少数民族、特色、人文景观富有强大吸引力,国际体育盛会的举办和国家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少数民族近80%的人口聚住在西部。在全国已建立的154个民族自治地方中,西部地区有115个,西部90%以上的面积是民族自治地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及民族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开发这些资源,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是行不通的,因此有效开发、利用西部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民族档案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共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民族资源数据库是汇集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资源数据的总和。应充分发挥民族档案在民族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问题的思考———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为例程弘赵俊贫困问题是困扰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消除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不仅对甘肃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根据省委统战部的部署,九三学社甘肃省...  相似文献   

16.
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甘肃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随后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前期,留下不少闻名全国甚至世界的文物古迹,在野外文物点1.33万处,石窟群达23处之多;这里生活着40余个民族,东乡,裕固,保安为甘肃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17.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面对湖南湘西丰富的民俗旅游优势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状,探讨如何把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化创意旅游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和新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而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发展的创意理念却不够成熟。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转化、旅游价值创造、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群化以及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云南及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增添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洁 《改革与战略》2010,26(6):130-133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是"驿道所经"之地,49个民族(其中有48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文章认为,贵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麦积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共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甘肃少数民族所处地域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除了临夏州在临夏市和永靖县有大型水电、化工和机械企业外,很大一部分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许多少数民族县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及所有制结构,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小城镇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