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入WTO后的银行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客户中心论”,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中只有客户这个中心,而没有其它的中心,其它的构建都是为客户这个中心服务的。确立客户中心论的营销理念,要以满足客户需要为优先考虑,满足客户需要优于银行产品推销,客户关系战略集中于银行的目标客户,银行要根据客户面临的难题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来调控自己的行动方案,调动全行各方面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l、为实现以满足客户为导向的银行经营目标,银行的机构设置应当体现出“客户中心化”。通过对客户需求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金融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整车物流企业强调“以顾客为中心”,这就必须树立“以客户满意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因而合理建立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整车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指数至关重要。借鉴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相关理论,从物流成本、企业能力、物流企业能力、服务质量、企业形象、与客户关系4个方面构造整车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最优指标法对5家企业的客户满意度进行量化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企业的经营策略已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对于企业而言,绝对忠实的客户已经不存在。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大多数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正在摒弃过去的低效率的企业经营哲学,采取一种创新的方式来维护顾客的忠诚度,并从中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自我更新、调整,诸如降低成本和简化操作流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企业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把客户的要求作为提高自身实力的动力,与客户建立密紧的合作关系,提升客户的价值,增强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从而形成“经营链”,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业主通过推行“客户关系管理”,来体会到选择“上海一建”的价值所在;而我们坚持以业主为中心,以业主提供的项目为载体,充分显示企业的管理优势,取得“双赢”。推行“客户关系管理”,在实践中坚持做到“四个服务”。  相似文献   

5.
客户关系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客户关系管理概述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简称CRM)是一种旨在改变企业与潜在和当前的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运作机制。它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获得并管理客户知识,建立和优化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创造客户价值,以增加企业利润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适应现代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转移。另一方面是适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如互联网技术、各种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等等,所以,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与先进信…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增强竞争力.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客户的服务.积极探索改善服务水平的方式。企业的经营也正逐步从“以产品为中心”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模式转移。  相似文献   

7.
整合营销传播的精髓是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方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式,即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朱莹 《集团经济研究》2006,(35):260-261
网络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将世界经济推进到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差异越来越小,客户更加挑剔,市场竞争更加剧烈,以生产为中心、销售为目的的市场战略逐渐被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为目的的市场战略所取代.谁能了解客户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有效管理和发掘客户资源,谁就能取得市场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完善的客户交互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9.
客户价值与柔性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杰 《企业研究》2006,(6):28-2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愈来愈显示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企业管理理念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市场为中心,再到目前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转变历程。客户就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能否获得、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客户,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由此.便产生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理念正是基于对客户的尊重.要求企业完整地认识整个客户生命期,使企业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更高效的服务,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而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思想是一套全新的柔性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大,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焦点就是客户的争夺,经营理念也逐步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本文基于这种转变,以全面树立“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新观念为目标,提出构建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顾客投诉及其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客投诉是每一个企业皆遇到的问题,它是顾客对企业管理和服务不满的表达方式,也是企业有价值的信息来源,它为企业创造了许多机会,因此正确看待顾客投诉,管理顾客投诉对企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顾客投诉对企业的意义、顾客投诉的行为及心理特点,以及管理顾客投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获得一席之地,必须给顾客提供高让渡价值,使顾客形成情感依赖达到忠诚。当然,不管是交易型价值还是关系型价值,都是顾客通过与自己预期值的比较而得到的一种感受,是交换中的顾客依据个人主观判断完成的,可见顾客价值和顾客心理契约是对应的。  相似文献   

13.
自从顾客满意的概念的提出之后,各方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见解,建立了不同的顾客满意度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只是从某些方面解释了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而且,有的模型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很多企业想通过这些模型来提高顾客满意度,最终的效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顾客的范围不断变化,而这些企业没有更深入地对顾客的概念进行发掘和认识。所以,文章通过对顾客这一概念的重新理解,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将顾客进行分类,并且对隐藏型顾客做出详细的阐述。在原有的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之上,文章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顾客满意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顾客是企业价值和利润的源泉,企业需要重视对顾客资源的管理,但现实中企业仅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忽视了从财务的角度去了解顾客资源。顾客资源既然是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价值的资源,就应该视为资产对其加以管理、测量和投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北京药品配送推新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药品配送商遴选工作方案重启,在确定最终入选名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璩涛  张燕 《价值工程》2006,25(10):57-59
顾客价值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构建基于顾客价值的竞争战略是房地产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新途径。经营模式的转变及传统竞争策略的痼疾,使我国房地产业需要采取基于顾客价值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新型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交换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是研究顾客心理契约、顾客满意与顾客公民行为关系的依据和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健身业的实证研究发现,顾客心理契约、顾客满意均对顾客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在心理契约与顾客公民行为关系上起中介作用。其中,顾客满意除了在交易心理契约与顾客反馈行为关系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外,在心理契约的两个维度与顾客公民行为三个维度的关系上均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研究结论首次验证了顾客心理契约与顾客公民行为的正相关关系,并对企业利用顾客心理契约促进顾客公民行为的营销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服务作为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目前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的现代服务范畴远远超过传统售后服务,还包括技术服务、渗透到顾客价值链的系统解决方案等。同时,明晰的服务愿景、技术创新能力和顾客导向是支持制造企业服务模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企业要生存就要不断创造利润,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提供者。本文从质量的含义、质量——市场竞争的焦点、质量——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利器等方面论述了质量对于利润的重要性,从战略的层面、营销的层面、设计的层面、采购的层面、生产的层面和顾客服务的层面探讨了企业通过质量来获取利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丁艳  孟秋菊 《企业活力》2010,(12):50-54
零售业的顾客服务是指帮助顾客解决问题为使其满意而开展的活动,它伴随于商品销售的全过程,是为促进商品销售而给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在现代零售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零售业的服务水平并不高,大多数的零售企业都存在着服务理念错误、服务标准不规范、服务执行不到位、服务形式陈旧等问题。零售企业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建立高效的服务标准、提高一线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不断创新服务体系等措施提高企业的零售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